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hxh167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211
Red face

引用:
作者B.Fox
大錯特錯...

你拿我自己舉的連結來說我大錯特錯是怎樣?抄別人也要有品一些,地點也許是錯的(很久以前的事了,會記錯),但是合作是沒錯的,因為歐洲人(德國人)有拿石墨磚給我們(美國)要做一些測試,美國人出頭腦也沒錯,因為我老闆就是Sandia National Lab核融合team的manager.不要看到一些連結就看圖說故事,你是認識多少普林斯頓tokamak出身的人?我老闆因為國際合作,住過德國跟日本.聽他們說故事,也很有趣.
     
      
舊 2010-03-31, 01:32 A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xh167離線中  
moninca09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890
引用:
作者sutl
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戰,我想低溫核融合技術會成熟...


都打仗了...用高溫融合(核子彈)就好啦
不需用低溫融合啊,況且低溫融合真的有存在嗎?
之前找到的反應跡象後來應該都被推翻了
不如實際一點尋求高溫融合的控制之道
瞬間反應需要的溫度是兩億度
目前其實已經有非常多觸發成功的實驗了
 
舊 2010-03-31, 01:45 A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ninca09離線中  
hxh167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211
Cool

貼幾個連結大家聞香一下
http://www.toshiba.co.jp/nuclearene...u/smes/smes.htm
http://www.toshiba.co.jp/nuclearenergy/
日文資料比較多,但是我只會認英文跟漢字,抱歉無法多解說.
舊 2010-03-31, 01:55 A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xh167離線中  
APPLEKID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319
引用:
作者moninca09
都打仗了...用高溫融合(核子彈)就好啦
不需用低溫融合啊,況且低溫融合真的有存在嗎?
之前找到的反應跡象後來應該都被推翻了
不如實際一點尋求高溫融合的控制之道
瞬間反應需要的溫度是兩億度
目前其實已經有非常多觸發成功的實驗了


我的感覺啦...

就算低溫融合目前並不能證明存在,如果那些號稱是低溫融合的實驗是可以repeat並具商業效應,或許也是不錯的新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
新機MINOLTA alpha-7 + 24-105/3.5-4.5在2005/07/27正式入荷!!!
見鬼了... Minolta 24-105/3.5-4.5 (D)這隻變焦鏡竟然是西平英生2005鏡頭總測個人給5顆星啊...
Nikon COOLSCAN V ED底片掃描機已於2006/7/21入手...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交個朋友也不錯...
MACRO APO-LANTHAR 125mm F2.5 SL已於2007/03/15上午10:30入手... minolta鏡頭群之野望第一階段結束...
lenovo L220x 22' 1920x1200 LCD於2008/06/27正式到手!
tc electronic konnekt 8在2009/03/14正式入手,搭配AKG k271 MK2真是好聽啊...
Bessa R2A + Cral Zeiss Biogon 2/35於2009/07/01入手... RF元年開始...
beyerdynamic dt990於2010/04/06入手了... 真是重金屬的好朋友啊...

我的相本 , 若傷了大家的眼球和視網膜, 敬請見諒
新的blog 上線了... 晚上睡不著or無聊就來看看吧...

我的BOINC stat
舊 2010-03-31, 02:14 A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KID離線中  
B.Fox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08
引用:
作者hxh167
你拿我自己舉的連結來說我大錯特錯是怎樣?抄別人也要有品一些,地點也許是錯的(很久以前的事了,會記錯),但是合作是沒錯的,因為歐洲人(德國人)有拿石墨磚給我們(美國)要做一些測試,美國人出頭腦也沒錯,因為我老闆就是Sandia National Lab核融合team的manager.不要看到一些連結就看圖說故事,你是認識多少普林斯頓tokamak出身的人?我老闆因為國際合作,住過德國跟日本.聽他們說故事,也很有趣.


丟臉轉生氣囉

我貼你的連結不就證明你自己貼的東西你根本看都沒看過嗎

美國出腦袋,蓋在德國,日本建造 這句話可是你自己說的

ITER的合作模式是這樣嗎? 你自己去查查看吧

強者你老闆這麼威你就直接問他吧

不過顯然從你說話就看得出來你老闆多威真是跟你一點關係也沒有

多跟你老闆學一點東西吧
舊 2010-03-31, 06:38 A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Fox離線中  
evens
Power Member
 
even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44
引用:
作者bluelake
這不是改良後的核能發電嗎?不知那些反核人士能同意嗎?

人類會越來越感覺當初反核帶來的更多不好的後果!
現在不就正在發生!!!
舊 2010-03-31, 07:02 A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vens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hxh167
您這講法跟做核融合的人講法如出一轍,哪一件事不是說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只是這東風還要幾年才會吹來?lip service老美最會,不然哪有辦法跟國會要到錢).我不知道你的核能知識是紙上知識,還是你真認識老美,老俄,老德,老日,還是老中做這行的人.如果真是做技術的人,講話大概不是您這種口氣.就像台灣做鋁合金焊接的人,100個有101個在我同事眼中是不及格的,但是他們都稱自己會鋁合金焊接,連老日想做我們生意的都在看過我們實驗室後閉嘴回家,真正做技術的,太少了,這是題外話了.


你不會是做腳踏車的吧?朋友之前帶老德去某腳踏車廠,看到他們使用實驗室專用的焊接機器人,量產焊接車架真的是嘖嘖稱奇∼∼

你問我是不是做這行,其實我還真的沒做過,不過這裡連核工所跟台電核電廠出身的人,都沒玩過快滋生,台灣也從來沒有快滋生反應爐,請問你這要求會不會太嚴苛?大家討論一下聊聊天,不曉得你在認真什麼....∼∼

法國跟日本都曾經有實際商業運轉過,不過後來都因為液態輕金屬洩漏的關係,而前後將反應爐給關閉了,所以你說是不是指欠東風?不過我可沒說核融合只欠東風∼∼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0-03-31, 07:29 A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evens
人類會越來越感覺當初反核帶來的更多不好的後果!
現在不就正在發生!!!


那些綠色和平組織現在已經閉嘴了,轉而去反對傳統發電廠,這些人讓人覺得根本是環保笨蛋∼∼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0-03-31, 07:40 A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Jake2003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12
引用:
作者P&W
那些綠色和平組織現在已經閉嘴了,轉而去反對傳統發電廠,這些人讓人覺得根本是環保笨蛋∼∼


還好 他們還知道什麼比較實際

到現在還有人 要減碳也要反核... 不能用核能的話 在臺灣是要用什麼能源取代火力發電為主流?
舊 2010-03-31, 07:59 A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ke2003離線中  
namie345kimo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15
核能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蓋茲當然不會放過
百年不用換燃料的話,這樣子節省很多人力成本
希望台灣能推動核能,不要反核~
舊 2010-03-31, 08:05 A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mie345kimo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