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疑難雜症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n_akemi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16
引用:
作者藍魚
小包不願意接是正常的,因為這跟領"日薪"臨時工沒啥兩樣,
問問週遭朋友有沒有認識這方面工作的朋友,目前是在家找不到工作的,
可以找來領日薪給付當臨時工,可以多給點甜頭要他幫忙注意一些你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這也是一個方式,就怕身旁找不到這樣的朋友,小弟的周遭到是有幾個....不過小弟在高雄!

屋頂用H鋼也太大材小用了!
小弟除了沒認識這樣的人,家住台北而房屋卻在彰化...



請問藍魚以及kib28242兩位網兄,除了加強磚造、C型鋼、H型鋼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搭建方式?
因為,H型鋼很佔空間,而且價錢不菲...而C型鋼家母擔心不夠穩固,認為與工廠搭建方式差不多;或者...C型鋼是否有其他比較穩固安全的方法?
     
      
舊 2005-06-23, 12:38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_akemi離線中  
moonshadow129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3
嗯,昨天看完後,我下班去問我家那作裝璜業的父母…
小包真的有人在接…現在經濟可不景氣啊…
另外呢…我也把你想跟工人去買材料的事告訴我父母…
結果他們聽完,就覺得我形容的人很"澳客"…
沒人會歡迎這種客戶…接了也會被挑到不想作…
因為他們以前的經驗…
以上如有得罪你,希望你多多包涵,
希望你早日開工喔…
 
舊 2005-06-23, 01:51 P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onshadow129離線中  
kentseng
Regular Member
 
kentse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77
引用:
作者n_akemi
小弟除了沒認識這樣的人,家住台北而房屋卻在彰化...



請問藍魚以及kib28242兩位網兄,除了加強磚造、C型鋼、H型鋼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搭建方式?
因為,H型鋼很佔空間,而且價錢不菲...而C型鋼家母擔心不夠穩固,認為與工廠搭建方式差不多;或者...C型鋼是否有其他比較穩固安全的方法?


這種小坪數的樓房,C Channel其實就很夠了,覺得單支在視覺上不牢靠的話,可以用背靠背的方式把C Channel兩兩放置即可。或者柱子用小支的H型鋼(about 150*150),桁樑再用C Channel。

以同樣尺寸的鋼材而言,在價格上 C型鋼 < H Beam < 鋼方管,美觀程度亦同,可以考慮看看。

此文章於 2005-06-23 03:05 PM 被 kentseng 編輯.
舊 2005-06-23, 02:11 P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seng離線中  
kentseng
Regular Member
 
kentse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77
我是設計師,手上也一堆整修案(室內、建築、景觀都有)

以樓主的狀況,圖不清楚又不想花錢的前提就是,樓主您自己要有統籌發包的能力,您自己要清楚有哪些工項要作,以及先後順序(例如不要泥作已經粉刷完了才發現電線沒牽)。

至於小包在這種糊里糊塗的狀況下,應該沒有人能報明細給你們,硬要報也一定抓得很高(要不然可能會虧阿),我的建議是工錢跟材料分開算,作多少算多少,利潤另外給,當然,你們自己的預算要有個底。不過我也同意樓上某兄說法,自行發包不見得一定便宜。

裝修,尤其是舊屋整修這玩意兒,工程經費肯定比新屋要高出很多,這點無庸置疑,再者,依裝修的細緻度與工料的不同也影響整體經費甚鉅,您可能得考慮一下。

另外屋頂的材料我再補充一下,如果只是嫌C Channel難看,其實天花板搭起來後就眼不見為淨了,也可以順道作隔熱隔音工程。
舊 2005-06-23, 02:29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seng離線中  
kentseng
Regular Member
 
kentse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77
引用:
作者marinese
點工點料不一定划算..... 我自己是有投資室內設計公司 在竹北
點工的話 一般人也不清楚 泥工 木工 半工 大小工 的算法與價錢
料的價錢也是
不過最難的是 什麼工 要花幾工 幾天能作完
工頭也不是 開善心事業的 人都有墮性
純點工點料 業主不在場
大多是喝阿比 打牌 (工愈久 領 越多) 慢慢拖


M兄說的一針見血,我也是建議樓主若沒有豐富現場經驗,最好還是委託統包處理,畢竟統包能在報價內(當然還得依實作數量加減帳)負責做到好,工人怠慢損失的是統包的錢。

您如果不清楚哪些工項確實需要多少工時,極度有可能被雇工們耍的團團轉(通常他們一開始就會試探監工的底細)。
舊 2005-06-23, 02:36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seng離線中  
kentseng
Regular Member
 
kentse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77
引用:
作者n_akemi
新圖變更:
1F平面圖 (http://n-akemi.hp.infoseek.co.jp/Gallery/1F.bmp)

2F平面圖 (http://n-akemi.hp.infoseek.co.jp/Gallery/2F.bmp)

小弟努力將舊手繪竣工圖上的東西搬到電子圖上,不過欠缺資訊太多,加上影本不清楚,小弟只好想到應該有什麼再補上什麼...
關於結構...舊有圖上看不出來,小弟是依"加強磚造"來推測大部分應該是1B磚,至於10cm的廁所牆面...小弟猜是RC的。

有前輩告訴小弟加強磚造的牆面大概都是承重牆,除了有窗有門的位置上,垂直方向可以打,其他的最好不要敲掉~~~
這樣走向的格局是否可以稱為街屋了?空間上很難隔成房間咧...


1B磚厚應該不會是承重牆系統吧?承重牆系統跟加強磚造根本是兩碼子事,是誰說的?太恐怖了!

若是加強磚造,樑柱千萬不能打,牆面部分理論上是沒問題的。

有鑑於你們是要加蓋,兩件事還是要提醒你們,第一:這種行為算增改建,理論上要請建照,小心被檢舉違建。第二:當初設計時結構計算並未納入三層樓設計,建議增改建主要建材以輕量化材料如鋼構或輕隔間為主,少用泥作隔間。
舊 2005-06-23, 02:44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seng離線中  
n_akemi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16
引用:
作者kentseng
1B磚厚應該不會是承重牆系統吧?承重牆系統跟加強磚造根本是兩碼子事,是誰說的?太恐怖了!

若是加強磚造,樑柱千萬不能打,牆面部分理論上是沒問題的。

有鑑於你們是要加蓋,兩件事還是要提醒你們,第一:這種行為算增改建,理論上要請建照,小心被檢舉違建。第二:當初設計時結構計算並未納入三層樓設計,建議增改建主要建材以輕量化材料如鋼構或輕隔間為主,少用泥作隔間。
嚴格上來說不論增建、改建通通都要請建照,完工後再請領使用執照,問題是...建照的申請程序以及所需文件,再加上稅金相信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至於三樓的部分目前已經放棄,增建部分只計劃向後推1.5m,樓頂舊有的隔熱屋頂與樓地板防水隔熱重新整修一番。

加強磚造是使用加強樑與加強柱增強結構,是連同加強樑柱一起澆置混凝土,或許您可以參閱一下建築技術規則構造篇,磚構造那章...;另外,告知小弟的是教結構的建築師。
而不管什麼結構,只要有樑柱應該都不能打吧?能爭取的最多只有牆面...

引用:
作者kentseng
裝修,尤其是舊屋整修這玩意兒,工程經費肯定比新屋要高出很多,這點無庸置疑,再者,依裝修的細緻度與工料的不同也影響整體經費甚鉅,您可能得考慮一下。

另外屋頂的材料我再補充一下,如果只是嫌C Channel難看,其實天花板搭起來後就眼不見為淨了,也可以順道作隔熱隔音工程。
因為有可能不另行搭建天花板美化,所以這部分小弟還得再研究研究...
原本小弟是想一併作隔音隔熱的部分,不過礙於"金主"的預算,很多工程能不施作就暫不列入計劃中。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用鋼構來搭建不搭天花板還真是不能看呀~~~
舊 2005-06-23, 06:40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_akemi離線中  
kentseng
Regular Member
 
kentse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77
引用:
作者n_akemi
嚴格上來說不論增建、改建通通都要請建照,完工後再請領使用執照,問題是...建照的申請程序以及所需文件,再加上稅金相信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至於三樓的部分目前已經放棄,增建部分只計劃向後推1.5m,樓頂舊有的隔熱屋頂與樓地板防水隔熱重新整修一番。

加強磚造是使用加強樑與加強柱增強結構,是連同加強樑柱一起澆置混凝土,或許您可以參閱一下建築技術規則構造篇,磚構造那章...;另外,告知小弟的是教結構的建築師。
而不管什麼結構,只要有樑柱應該都不能打吧?能爭取的最多只有牆面...

因為有可能不另行搭建天花板美化,所以這部分小弟還得再研究研究...
原本小弟是想一併作隔音隔熱的部分,不過礙於"金主"的預算,很多工程能不施作就暫不列入計劃中。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用鋼構來搭建不搭天花板還真是不能看呀~~~


樓地板面積改變就算改建了,否則也應該要申請室內裝修審查(總而言之依您的case不申請就是違建啦!不過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只是稍微提醒一下而已)

我也是同樣背景,當然知道什麼是加強磚造,技術規則也沒寫錯,我的意思是加強磚造的牆面不能說他是承重牆,因為在結構計算時磚牆並不列入承重元件內,所以在牆面開孔還可以。承重牆牆系統完全是另一回事,承重牆連牆面都不能動,不能混為一談。

您用鋼構八成會搭斜屋頂,除非裡面不隔間否則不加天花板介面上會很難處理。
舊 2005-06-23, 06:52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seng離線中  
n_akemi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16
引用:
作者kentseng
樓地板面積改變就算改建了,否則也應該要申請室內裝修審查(總而言之依您的case不申請就是違建啦!不過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只是稍微提醒一下而已)

我也是同樣背景,當然知道什麼是加強磚造,技術規則也沒寫錯,我的意思是加強磚造的牆面不能說他是承重牆,因為在結構計算時磚牆並不列入承重元件內,所以在牆面開孔還可以。承重牆牆系統完全是另一回事,承重牆連牆面都不能動,不能混為一談。

您用鋼構八成會搭斜屋頂,除非裡面不隔間否則不加天花板介面上會很難處理。
小弟知道是違建呀!所以只能儘量要求施工貼近法規,以免以後出問題想補件都很困難...
畢竟,出錢的人不想多花那些費用。

另外,小弟有一事不明,既然加強磚造的外牆並非承重系統,為何要限制最小牆厚?要搭三層樓居然要限制地面層牆厚不得小於35cm...
如果不是承重牆,純粹只有隔間效果,那材質、厚度除了防火、隔音外,小弟無法理解35cm的磚牆是要作什麼用的,因為厚度在7cm以上的磚牆已具備一小時防火時效,而2小時的規定裡沒有磚構造。
再說,加強樑柱的尺寸反而沒有因增高樓層而要求重新計算結構,而是規定短邊不得小於牆厚,如果純粹為了樑柱尺寸來限制牆厚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是的,會是斜屋頂,家母表示後面沒天花板也無所謂...
不過由於家母想搭建2層樓,而後方的隔間幾乎維持舊狀況,頂多一層樓會有一小部分圍成廁所隔間,而廁所內又一定會做天花板與排風管,剩下的部分大概會裸空吧...

另外,想請教您若搭建鋼構,那外牆部分有幾種選擇?若要兼顧安全與法規您的建議會是哪一種?
舊 2005-06-23, 11:55 P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_akemi離線中  
kentseng
Regular Member
 
kentse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77
引用:
作者n_akemi
小弟知道是違建呀!所以只能儘量要求施工貼近法規,以免以後出問題想補件都很困難...
畢竟,出錢的人不想多花那些費用。

另外,小弟有一事不明,既然加強磚造的外牆並非承重系統,為何要限制最小牆厚?要搭三層樓居然要限制地面層牆厚不得小於35cm...
如果不是承重牆,純粹只有隔間效果,那材質、厚度除了防火、隔音外,小弟無法理解35cm的磚牆是要作什麼用的,因為厚度在7cm以上的磚牆已具備一小時防火時效,而2小時的規定裡沒有磚構造。
再說,加強樑柱的尺寸反而沒有因增高樓層而要求重新計算結構,而是規定短邊不得小於牆厚,如果純粹為了樑柱尺寸來限制牆厚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是的,會是斜屋頂,家母表示後面沒天花板也無所謂...
不過由於家母想搭建2層樓,而後方的隔間幾乎維持舊狀況,頂多一層樓會有一小部分圍成廁所隔間,而廁所內又一定會做天花板與排風管,剩下的部分大概會裸空吧...
...


技術規則不是結構計算教科書,純粹只是法規規定,增加牆厚規定有可能是為了要確保垂直元件的抗剪能力,是不是承重元件端看最初的結構設計,而不是看著法規倒推回去。

樓層數不同原本結構計算的柱樑斷面就會不同,一樣要看結構計算而不是法規,法規規範的只是最低要求,不代表增加樓層可以不增加材料斷面積。

如果要搭廁所最好是搭在一樓,依您的描述這樣的作法會相當難看,不過可以留待以後再補作,問題不算嚴重。

鋼構搭建外牆材質以一般違建戶最常用的就是磚造外牆吧?用RC的人也是很少。一般我都會建議客戶用鋁板烤漆外牆(醜一點用浪版外牆)裡面塞岩棉加內封板,好處是鐵工跟木工就可以搞定,不過造價較高。
舊 2005-06-24, 02:33 A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tseng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