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21
文章: 0
|
引用:
同意你的觀點, 傳統汽車引擎科技必須深厚的重工業底子,不可能全部自己來, 只有重工業底子深厚, 日本, 歐美, 才做得好, 台灣汽車做不好, 不是汽車廠的問題 台灣就是重工業底子不行, 罵裕隆不長進的同時, 也可能在罵在座的垃圾, 或是罵到自己 特斯拉原本就做太空船的, 金屬技術強, 取消引擎, 其餘可以自己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發展頂級鋼鐵等材料只有大國才有條件
好像有人說全世界才5~6國 很多原料都禁止輸出,台灣根本拿不到 而傳統車廠強的是燃油引擎跟變速箱 但電動車可以避開這種技術門檻 所以特斯拉才能崛起這麼快 至於韓國是國家扶持模式,跟現在中國一樣 這種只要國家大就能打贏 所以老美現在也要針對這種作法有所因應 關於軍用鋼可以看這篇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2q5vxzz.html 為滿足潛艇類武器裝備大潛深作戰的需求,潛艇用鋼要在500∼600米深度保證主船體的抗壓抗毀抗腐等三大要求,俄、美、日等國已採用了屈服強度為900MPa~1080MPa級超高強度潛艇耐壓殼體用鋼。美國研製的HY80鋼、HY100鋼、HY130鋼、HSLA100鋼等應用於艦艇製造的高強度低合金鋼,最高強度達到900MPa,被美國政府作為戰略物資,不允許擅自出口。日本90年代開發的NS110鋼屈服強度已達到了1080MPa級,俄羅斯研發的⑴⑵系列鋼最高強度甚至達到1175MPa級。 鋼鐵製造還要繼續提升科技含量,光會做汽車冷軋鋼板遠遠不夠,比如大唐山的這類鋼廠就過剩了 以往,中國造船所用s136、nak80、2344、8407、H13等鋼材要從日、德、國、瑞典等本文工業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進口,限制了艦艇的大發展躍進。現在,我國的艦用特種鋼研製也達到了相當的技術水平,某型艇用耐壓殼體用鋼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合金設計和生產工藝,不僅強度高,還具有高韌性和耐海水腐蝕性能。 --- 簡單說就是燒錢再燒錢 SpaceX造太空用的技術也是燒錢燒到NASA承受不住 以美國之力都讓NASA承受不住,這東西能有幾個國家能玩? 能下水餃般一次建十艘最先進航母的美國,也經不住無止盡的燒錢太空計畫 台灣只能尋求單一領域的研發與合作,沒必要通包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10 您的住址: 東郊皇陵
文章: 1,012
|
引用:
下面留言... 「當然要買特斯拉,買特斯拉可以享受國家維權,買國產車會享受社會主義鐵拳。」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正確圖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5
|
引用:
Google開始搞的時候 還沒把車算進去 光一套LiDAR就要200多萬台幣 現在大陸也進來做之後 成本又更低了 TESLA一開始決定從純攝影鏡頭開始 經過手機這幾年的發展 鏡頭都已經降到很便宜了 Waymo的第二個問題是依靠高精度地圖 地圖精度不夠高就不用玩 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 這東西是要搶計程車飯碗的 看看全世界各國怎麼對待Uber Waymo會遇到更大的政治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21-04-27 07:55 A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60
|
引用:
自駕車的極致,自然是走向交通工具公有化。不用個人負擔保養費、停車費和肇事賠償。 就像筋斗雲一樣,叫一下就來。 私人小客車會越來越少。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結果Honda要賣L3車了,Tesla還堅持在L2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86
|
特斯拉值錢的是他的自駕系統,
軟體值錢, 跟蘋果手機的iOS值錢差不多.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5
|
引用:
我記得有人統計過 汽車平均有80%時間是閒置的 我是贊成自駕車讓路上至少50%的車消失 問題這不是卡科技問題 是卡某些人生計跟政治問題 ![]() 此文章於 2021-04-27 09:47 A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
引用:
全球氣候問題越來越嚴重 已經容不得某些人生計跟政治去浪費資源 美國拜登主導下的全球多國定下減碳目標 讓各國官員都大喊辦不到 但辦不到就等著更大的氣候問題造成這些官員更解決不了的問題 屆時不是車不車的問題,而是國民吃不飽、活不了的問題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6
文章: 13
|
引用:
回我自己的文,自從昨天被發現維權的女人跟中國車企的關係之後,特斯拉負面新聞攻勢就突然暫停了 繼續觀察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