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2,267
|
引用:
+1 一小捆(連續長度)的販賣, 需要的就自己剪一片DIY一下 甚至可能有便利的口罩布料替換夾,只要把新的布料夾上就是片新的口罩了… 引用:
產量可能差別不大, 但是運送過程的成本/資源可能可以省下不少… ![]()
__________________
超準的星座分析!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63
|
引用:
如果要做材料包,定位和壓合應該不會省,因為省掉這道工序,原料要切三刀(三種材料),而定位和壓合工序維持,則只要一刀 所以能省下來就只有折疊和黏帶這二道工序吧 引用:
現在需要的應該是產量而不是節省運送成本吧 更不用提機器就那幾台... 無法有效提升產量,卻把成品變成材料包.... 此文章於 2020-02-07 12:01 PM 被 跳海人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1,552
|
引用:
如果疫情7月真能結束 疫結束後,工廠己沒有存貨了 2000萬人(醫療用先不算),要2千萬盒 ![]() 我可不布望那些平常沒在戴的還來搶 讓我們這些平常都有在戴的還買不到 100天是生產日數 實際上各銷售平台每次進貨有限 第二批進貨需要幾天時間 再加上醫院得備有安全褲存,會等更久 此文章於 2020-02-07 12:58 PM 被 dragoncat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615
|
引用:
不只鴻海 陸多家汽車廠、國營石化廠緊急動員生產口罩 一罩難求!中國企業改行生產口罩 我要修正我的想法 愈來愈多廠要自製口罩 等疫情結束, 很快發生產量過剩 不過台灣政府一開始就先投入兩億是對的 沒人會知道疫情會燒多久?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光之幻境
文章: 1,303
|
引用:
沒人能知道疫情還會燒多久, 也沒人能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再三度上演這種大型傳染病, 之後人們對口罩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高, 一國能增加自己的預備產能不會錯。
__________________
節儉持家散假狼的歷代CPU小兵--- Pentium 2-300oc450 (Deschutes) --> Pentium 4-540J (Prescott) --> i7-920 (Bloomfield) --> Xeon x5675 (Westmere-EP) --> i7-14700k (Raptor Lake) 時隔多年的大更新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這一次花兩億元增加口罩產線真的是非常聰明的計畫 政府先花兩億元買機器,放到合作的口罩廠商工廠中 生產出等值的口罩免費給政府運用後,機器就規口罩廠商所有 之後疫情減緩後,廠商可以選擇把舊機器淘汰,或者是把舊機器封存 未來會像這次需要火力全開的機會恐怕還會繼續出現 但是這麼好的計畫還是有無腦在酸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6
文章: 0
|
引用:
其實計畫也沒有什麼好不好, 站在商人的角度看,他們不一定是賺錢的, 淨利要比原料成本+設備成本多才是賺錢。 如果是要生產500萬片口罩,其中380萬片政府收購, 收購價以一塊來算的話, 380萬的收入約剛好抵設備的成本, 原料成本還是沒有回收。 不知道口罩的獲利率是多少?!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704
|
引用:
就阿呆在反啊 一個口罩成本1塊多的 現在有些國家已經炒到50塊一個 假設進口口罩一個花40元買 2億也只能買500萬個 但是自己做口罩 2億扣掉運輸等等成本 至少可以產出4000-5000萬個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560
|
為什麼人民那麼容易被政府糊弄?
沙士時期台灣口罩生產是日産一千萬 現在反而下降到號稱日産4百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