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13 您的住址: 全台林道
文章: 169
|
引用:
敬老的本意裡只有智慧跟經驗是好的,但你活到那麼老怎麼會甘心只是被利用剩餘價值而已, 以現代社會來看把智慧跟經驗拿來賣錢都是剛好而已,所以其他都是延伸出來的私心罷了, 只是那個私心如果有相對應你的奉獻還合理,可是大多數情況下只會看到因為私心,把權力跟福利搞到無限上綱的,甚至要寫成寶典、法條,來確保自己可以繼續無限上綱下去 其實這種私心也反映在階級尊卑關係上面,愈往上爬你愈想確保自己受到的威脅愈小、收穫愈多、甚至愈容易不勞而獲, 這都偏離了所謂敬老、階級的初衷是奉獻,你愈往上爬,應該是為更多人服務、照顧更多人的觀念才對 此文章於 2015-12-30 05:08 PM 被 d61s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終南山
文章: 437
|
就自己一路以來的體會,真的不需想的太僵化絕對
畢竟古人說的不止「敬老尊賢」,還有「別同異,明是非」 現代一些脫盲的看法,像是"利用儒家思想做為統治工具"那篇文章 雖然有其道理,但在我看來均只是片面真相,比較適合當成提醒,而非圭臬 因為世事均為一體多面 若不慎誤將其奉為真相,認為那些古聖先賢的言論就是為統治壓迫青年而存在 過於簡化的後果 很可能只是誤入對立的另一種迷思而不自知,形成另一種極端風氣 又如現在網路盛行所謂的爆料文化吧 很多人用的態度是「我要勇敢大聲說出真相,我跟那些不敢說話的小孬孬不一樣」 缺少分寸的結果,也不過是假正義之名行霸凌之實而已 而這個分寸,正是我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傳統價值觀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終南山
文章: 437
|
引用:
只能說敬老之類的道理是用來輔助判斷 並不適合未經大腦思考的盲目服從 雖然我還是認為多數情況沒有還以顏色的必要啦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我個人是覺得,如果說把古人的智慧當成不可批判的聖經,是一種缺乏理性思維的態度 但同樣動不動把古人智慧批判至一無是處,基本上跟前者沒有甚麼兩樣 人生本來就不是幾句話就能判斷行為的準則應該為何?但也不等於那些話語不值得用來當成指引的參考 為了四個字在那邊鑽牛角尖,實在是浪費時間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092
|
引用:
可惜現在的各種角度和價值觀看來 多數有把年紀的都沒[賢]到一定合理可讓人尊敬的 (至少 OVER 65歲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1,017
|
引用:
「敬老」跟「尊賢」要拆開看 沒有說「老」就是「賢」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310
|
引用:
除非對"敬"有特殊定義(如敬而遠之的敬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33
|
引用:
其實也不用講到私刑 一般社會中常見的道德規範莫不如此 對或不對好或不好姑且不論 都是用同樣的模式在運作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您的住址: 晚上黑壓壓一片的那區
文章: 99
|
以小弟的生活經驗
敬銠尊閒比較貼近台灣 社會上受尊重的: 1.有錢的老人 2.不太需要工作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33
|
引用:
我的想法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老人並不因其年齡而特別可敬 應該只因為他們的智慧賢能獲得尊敬 就和有錢有地位的人也不等同於值得敬佩的人一樣 通常是因為人們別有所求或者出於迷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