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332
|
別賣垃圾食物給小朋友吃比勸人捐款積的福報還大吧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3
|
社會中慈善捐助途徑百百條 . 不缺 + 慈善資源貧乏而競爭激烈
為什麼要捐這一種的 ?? 前些日子慈濟事件在社會中炒得鬧烘烘 本應產生事件邊緣效應 = 群眾之於如何慈善的認識 可惜 . 在此討論串仍可見慈善目的至上 . 而無條件的論述 盡量回歸純粹的慈善吧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324
|
引用:
說別人不懂時,其實可以先想想角度是不是有所不同 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就大不同 就我角度看,他就是主辦單位,他分點多人潮多,募款起來事半功倍,我並不期待說我投下零錢的同時,他也要捐出多少才公平,我是認同他執行目的才投下的 這不找零櫃台又沒人強迫你去買,你認同目的但不想買只想捐就直接去投箱子啊 或是想買不想捐也有正常櫃台都隨個人意願,本來就是認同的再捐就好 我也說過我之前也沒在注意那箱子,也是看到實際 得到幫助的人分享的心得我才了解也認同這種幫助方式 但不管認不認同,網路上也都有資料可看,批評前也許可以先看看再來批 至少就我看起來沒有一些我認為不合理的行政成本或人事費用 目前募款來源看起來絕大部分是來自於消費者捐款箱,但是如果往前看也能看到在某一些年度時,該主辦曾企業也捐出千萬金額出來過 當然我不是員工我也不會為這些它們網站上的資料背書說真的沒濫用 但就我上篇提到的我看到的情況就是,至少在人家的主辦下,有不少家庭受到了幫助 而且這樣服務也沒因為募款成效不佳時,主辦單位就讓服務有所打折或終止。 我回文的目的只是不希望一些無謂的批評與潑冷水,害得以後企業主辦這些活動 意願受阻,而使這些需要幫助的家庭求助無門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你的意思是說因為人家做好事,所以做法就不要太在意是吧?所以不能認同的人,就不要再批判了? 但我就是在批判他們的作法,不因為他們做的是好事,如果因為做好事就可以少一點批判,那慈濟做了甚麼我看我們也不要太在意了 而且我不覺得因為不認同,所以不能說幾句話 不好意思,我真的覺得你的看法就類似這樣 ... 有弱勢在大馬路上賣玉蘭花,因為人家可憐,所以請不要再講他們違規了,多買一點吧! 畢竟這樣也有幫到人家,要是不買,人家會沒辦法受到幫助 但對不起,我沒有辦法對這樣的事情感到認同,儘管,我也覺得很可憐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既然講開了,我就再說一個最近我看到的事情 就是最近聽說慈濟技術學院要升格為科技大學 我在某一個新聞底下看到有網友回應,一堆師兄師姐馬上就在那邊阿彌陀佛、上人真是慈悲 ... bala bala 就有網友很不識相地懷疑慈濟技術學院要升格科技大學的目的是甚麼? 還有網友說,明年大學就會少掉 2.5 萬個大學生,請問上人,學生要去哪找? 馬上就有一堆師兄師姐就在回應,這是在做好事、這是在幫助東部學生就學、請去多了解平常慈濟做了多少好事 ... etc. 反正結論就是:慈濟在做好事,請你閉嘴不要批評,對我來說,這些師兄師姐的態度就是這樣 所以我覺得,我還是不要覺得因為是做好事就不去說三道四,比較好 此文章於 2015-11-07 12:08 AM 被 micall.lee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3
|
引用:
網兄道的是爭議其一 ..... 我有另一爭議 . 別於一般普遍爭議 . 是麥當勞不找零櫃台創造了群眾心理運動 事業做這麼大 . 遍及國際深入民間 . 大企業不會不懂社會群眾為何物 . 遠比我們的政府更懂哩 ...... 麥當勞主要賣的不是漢堡薯條可樂 .... 這些可見商品 . 便可見其對群眾心理著墨之深 搞個不找零慈善櫃台 . 只是小小技術 . 無法與其創造流行與快樂形象用以販賣相比 人家可厲害了 . 值得學習之處許多 . 卻是那些官沒一個願意去麥當勞學習考察的 我認為 .... 不找零櫃台 與 一般櫃台 . 共存所以分別於同一場域中 . 通過場域型式 . 人為選擇動因超越純粹道德無條件的詮釋 表現在消費者身上有兩種現象的先後堆疊 ...... 1. 在消費行為初始時 . 群眾對慈善的想法將置於消費目的之後 ~ 這與人類無法同時專注思考兩件事物有關 簡單說 ~ 人去麥當勞是要買東西吃或人際交涉 ; 不是為了慈善去麥當勞 消費者對於不找零櫃台設置是否恰當 <= 不受思考第一位置的抬舉 . 就不會被嚴謹對待 或者說 ~ 慈善被置於消費觀念的附屬思考 (買東西順手做慈善 . 慈善為消費的附屬) 消費者不將該慈善模式合理與否做完整檢視 .... 2. 續1的觀點 ~ 消費者之於不找零櫃台的選擇觀念 . 將是非主要的 . 傾向模糊的 . 待選擇的 .... 而人類模糊的觀念勢必樂於被引導而走向明確 (光明天性) . 方可做出選擇 該引導作為除了根據慈善符合人心善美(內在索引) 與 社會默契外(外部索引) .... 另一個便是不找零櫃台與一般櫃台共存分別性 <= 所創造的演員心理環境 所有此中的消費者都將會是慈善的表演者與觀賞者 ......... 這麼多人看著我有無愛心 . 所以我不得不去不找零櫃台表演我的善良 我喜愛展示我的愛心 . 所以我去不找零櫃台 我看見一個人身上掛滿名牌 . 好似家裡很有錢 . 卻不去不找零櫃台消費捐一點 ~ 真摳 大家都在不找零櫃台消費 . 大家都真有愛心 ?? 大家都在一般櫃台消費 . 台灣人都很狠 . 絲毫不肯捐點小錢幫助它人 ?? 既然大家都這麼狠 . 要狠一起狠 . 我去不找零櫃台會被視為異類 (更糟的是社會常態慈善之心被群性消滅 . 謂之沉淪 <= 不過不會普遍發生 . 因善美道德有更多更強的社會事物支撐 . 我不耽心) 表演心理在此居中 . 到底樂不樂捐 ?? (也可以引用同儕心理 . 儀式心理 . 反正都是群眾心理) (在此不論不耐排隊壅塞的選擇) 引用群眾心理技術的作為 . 是慈善抑或厚黑 . 在一線之間 ...... 如同政治手段 . 是福澤助民 ; 還是愚民殺雞取卵 ?? 人是群居的物種 ..... 不怕人在做 . 天在看 ; 只怕人在做 . 人在看 + 人在做 . 沒人看 以上不是啥艱深的社會心理概念 ........... 約個妹野外放一發大龍砲 或 河邊打個水鴛鴦 . 就知道一半了啦 或者自問 ~ 為何與老婆只在房內伊伊ㄚㄚ . 馬路邊不好嘛 ?? 那些把論壇當FB的 . 或真誠踴躍討論者 . 找機會酸言嘴砲者 . 皆有它人眼光的因素 (它人肯定 ; 自我肯定 ; 刷存在感 ; 殺寂寞 ; 恐懼遭人群遺忘 .... 隨便 . 都一樣) 看此文並還在上班的網兄們 . 請小心您身後的老闆主管 當主管老闆在注意您的時候 . 請積極表演 . 裝模作樣一下啦 !! 大家參考 . 請勿盡吃我這一套 . 因為我也可以反對我以上的觀點 不過是 . 以上長篇是我願意認同的傾向 ~ 在與目的論交手之後 我願意不與結果論交手 . 因邏輯無關結果 . 亦不信任政治與商業 ..... 因為科學 自己有自己的見解才是重要的 ...... 此文章於 2015-11-07 01:07 AM 被 xx123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803
|
小麥每年賺那麼多
捐個錢還要從民眾口袋挖 大企業這樣搞不會太摳了嗎? 旁邊放捐獻箱就好 有必要分類有捐跟沒捐的櫃檯 愛面子的顧客這下子不捐不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
良興卡號:13214833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
引用:
用另一個角度去看事情 原則上, 對消費者來說, 你可以理解這叫付出額外的錢來買服務 而麥噹噹則將他多收的錢捐出來做善事而已, 消費者其實並沒有在做善事, 做善事的是麥噹噹 ![]() 假設麥噹噹在以往有兩個櫃台收錢, 而現在將其中一個改為「愛不找零櫃台」, 而很正常的, 一般人都會偏向排在普通櫃位, 而由於櫃台只有兩個(除非麥噹噹因應這行動而增加人手, 但我看不到有這情況), 以前平均分配在兩個櫃台的人流, 現在大部份都變相的擠在一個普通的櫃台, 結果買東西的時間加倍了, 而如果你肯付出更多的費用, 則可以排到那個比較少人的櫃台(應該比平常櫃台的人更少), 因而得到更快的服務 ![]() 最後麥噹噹因怕收了那些錢會給人指罵, 所以被迫將多收的捐出做喜事, 以封眾人之口 ![]() 所以為什麼那些消費者會以為自己做了善事? 這和你到政府機構申請文件, 你將申請費用和紅包交給櫃台的公務員, 然後公務員將你的申請排在別人前面, 但因為他不敢收你的紅包, 所以最終將紅包捐了出來給慈善機構一樣 ![]() 這是值得鼓勵的嗎?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324
|
反正不認同的人想挑毛病永遠會有得挑的,也沒什麼好再討論的
只放捐款箱就說誰知錢跑哪?為什麼要用消費者捐款? 拜託這只是一種方便的管道,上官網用自己名義捐也是一種管道啊 用個不找零櫃台就說排擠正常消費者的服務品質或是不在那櫃台買好像會顯得沒愛心或是企業耍噱頭 個人是視為這是一種引起大家注意的手法,畢竟也不是每間店都有這種櫃台,不認同的人我也不認為會因上面理由去買 其他什麼賺那麼多錢還要消費者捐跟什麼請參考慈濟之類還有什麼回歸純粹的慈善等等的就不用說了,你確定人家去年賺大錢?你確定人家沒捐?這跟慈濟用途有共同點?有非專款專用?有拿去投資? 純粹慈善? 慈善本身就是源自於感同深受所衍生出來的行為 社會上需要幫助關心的百百種,一些對於沒親身經歷或是見証過的人引不起共鳴是正常的也沒所謂對錯,所以也沒必要討論了 只是照某些人的標準,大企業根本不能出來主辦或號召,利用通路優勢募款就怎樣怎樣,不用大家拿錢出來也會說那還不是從消費者賺的,拿從消費者錢來做自己形象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5
文章: 3
|
就跟忠孝東路的乞丐可能比這邊很多網友都有錢的道理一樣
反正怎樣都有人吃這套,被濫用的愛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