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eddy3366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175
引用:
作者Stone Crab
你現在才知道嗎?


美國人可能更多。。。。。。。。。。
     
      
舊 2016-05-01, 11:41 A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ddy3366離線中  
五十隻馬
*停權中*
 
五十隻馬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39
引用:
作者eddy3366
所以殺10個人的兇手才值得上新聞,殺1個人就省了。


你又引喻失義了
你在廁所拉一噸屎出來當然值得上新聞, 只拉一坨屎不就省了嗎?
 
舊 2016-05-01, 03:42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五十隻馬離線中  
cp0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320
造假到處都有這就不用講了.
但是要能造成向中國這樣不要臉的程度當然值得一說阿!
這在中國已經是一種文化了.
舊 2016-05-01, 11:11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p03離線中  
ing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479
引用:
作者Stone Crab
我也是有認識的女生說她看了五次以上.
後來出DVD跟藍光也都有收.
原聲帶跟Celine Dion演唱會DVD也有.
難得看到女人一整個阿宅化的片子.

我也是聽班上女生都說看好幾次
自己看完是覺得還好...
我的記憶中我算是很晚才去看這部的可是當時電影院的人還算不少
放映時間超久的算是~電影院外牆的大型鐵打尼廣 告布幕都放到髒了
不知道這方面的記憶有沒有錯就是了
現在聽到說賠錢的說法~不知從何而來
舊 2016-05-02, 05:10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ng離線中  
Ivanshan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5
引用:
作者eddy3366
美國人可能更多。。。。。。。。。。

我個人的看法,應該是逢中必反、逢美必降的人更多,他們對於好萊塢大製作爽片的抵抗力很低。而由於逢中必反,所以只要與中國有關的話題,就會膝蓋式反應的酸言以對或乾脆無視。

Cinema Con於4月中旬在拉斯維加斯舉行4天,在這個屬於戲院業者的年會中,半官方的美國電影協會(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MPAA)發佈了2015年度票房相關統計數據。從MPAA每年都會發佈的相關數字中其實可以發現,北美的購票觀眾其實一直是呈現持續減少的趨勢,好萊塢大片的全球行銷費用連年來大幅飆漲,但反應在票房的成長其實不成正比。2014年僅有一部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去年則高達5部,影史目前為止也僅有24部,但北美去年整體票房收入111億美元,僅比2014年成長6.7%(total box office spending in North America by 6.7% last year to $11.1 billion)。

同樣來自MPAA的資料,海外市場去年票房收入272億美元,比2014年也僅成長4.6%(International spending was up 4.6% to $27.2 billion.),其中,亞太地區141億美元、成長13.7%,拉丁美洲34億美元、成長13.3%,歐洲、中東加上非洲則是負成長8.5%、97億美元(A 13.7% lift in the Asia Pacific (to $14.1 billion) and 13.3% increase in Latin America (to $3.4 billion) outweighed the 8.5% drop in Europe,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to $9.7 billion).)。另外,中國去年的年度票房收入68億美元,比2014年大幅成長49%(China accounted for $6.8 billion in sales, up 49%.)。從MPAA發佈的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是全球電影市場成長最快的地區,也難怪近年來好萊塢對於中國市場趨之若鶩,只有逢中必反的朋友無視。

雖然好萊塢大製作的全球行銷費用近年來快速飆升,最近兩年已經漲到2億美元,但其中就有一億美元是花在北美市場,因為光是花在北美的電視****費用就至少佔了三分之一、甚至接近一半。但舖天蓋地的行銷並沒有吸引更多北美觀眾買票進場,對於年輕世代的吸引力其實與行銷金額成反比趨勢。先看整體北美觀眾的人數,去年度北美仍有31%的民眾是根本不進電影院的,雖然比2014年的33%好一些,但是有10%的民眾去年一整年只有買票進電影院看一次電影,所以,可以說去年差不多有41%北美民眾其實是完全不進電影院,對好萊塢砸了大錢拍的大片完全無感(詳見附註)。(THR的報導角度是More than two-thirds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U.S. and Canada and over the age of 2 went to the movies at least once in 2015, a 2 percent jump.,Deadline的角度則是反過來:About 31% of the population in North America did not attend a movie last year, and another 10% only saw one. Close to half attend less than once a month.)

關於MPAA以年齡統計的數據,雖然The Hollywood Reporter(THR)報導標題是CinemaCon: Who Says Teenagers Don't Go to the Movies?,但內文也提到In 2015, 12- to 17-year-olds went to the movies more than any other age group on a per capita basi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released Tuesday by 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This age group also saw the biggest year-over-year increase in terms of movie attendance, or nearly 1 percent.也就是12到17歲的北美青少年族群買票進場人數成長率僅有接近1%而已,而這已經是近年來最高的年成長率。而The one age group showing a decline in terms of per capita attendance was 18-24.,18到24歲的族群是所有年齡層中唯一呈現負成長的族群,充分反映出年輕世代使用手機、平板...等屬於個人的裝置觀賞影片的趨勢,或者說是因為電影票愈來愈貴,網路、串流...等其他娛樂方式大幅分散年輕世代的注意,而12到17歲族群也將在最近幾年陸續邁入這個階段,這樣的趨勢應該仍會持續。

而實際上,MPAA定義的經常看電影觀眾(Frequent moviegoers,當然指的是實際買票進場的觀眾,a frequent moviegoer is considered someone who attends the cinema once a month or more,意思是這些人每個月至少買票看一次電影,而他們的花費佔了去年整體票房的49%,但人數只有北美人口的10%(Frequent moviegoers continue to drive admissions, making up 49 percent of all tickets sold in North America even though they only represent 1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所以,我過去才會提到好萊塢的拍片方向在現階段已經被宅男粉絲(fanboys)把持,但他們的人數不一定可以撐起大製作的票房,如果他們只買票看一次,而且這10%人口沒有全數購票的話。However, the number of frequent moviegoers fell by 3.7 million people, even as the number of tickets bought by this sector increased by 2.9 million,然而這些經常看電影的人數,其實比2014年減少370萬人,雖然這10%的觀眾購買票數比2014年多出290萬張。

所以,基本上北美的電影人口持續減少,好萊塢基本上主要依靠北美10%的人民在支撐,而且這10%人口中願意多花錢看高票價IMAX、4DX或3D的比例相對較高,這也是北美票房成長的主因之一。前面提到好萊塢大片全球行銷費用已經超過2億美元,其中的一半是花在北美地區,一億美元行銷費用至少要在北美賣出超過2億美元的票房才可以cover(戲院業者要拿走一半),行銷費用攤平後還有鉅額製作成本等著攤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Box Office Mojo查一下最近幾年有多少大片在北美票房超過2億美元。而砸了那麼多鈔票行銷,北美民眾買票進場的意願愈來愈低,除了那10%人口之外。這些因素加上中國地區票房的高度成長,都促使好萊塢近年來爭先恐後搶進中國,酸民可以繼續酸或者無視。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以及Deadline的相關報導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ers-dont-883240

http://deadline.com/2016/04/mpaa-20...ort-1201736096/

註:從Box Office Mojo網站下面的分類票房資訊可以看出,以基督教(Christian)徒為訴求對象的電影,最近幾年開始增加,因為在教徒捧場下票房明顯成長。從下面這個歷年統計中可以看出,歷年相關電影的票房前20名中,2014年就有5部,去年也有2部,那10%去年只看一部電影的觀眾應該就是在這兩片中選擇一部購票進場,而這些虔誠信徒平常是根本不進電影院的,這些基督教電影也不是用傳統模式行銷。(在前20名中的War Room、Courageous以及Fireproof等片,兼任導演、製片、編劇、男主角的,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牧師)

http://www.boxofficemojo.com/genres/chart/?
舊 2016-05-03, 12:26 A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vanshan離線中  
五十隻馬
*停權中*
 
五十隻馬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39
引用:
作者Ivanshan
我個人的看法,應該是逢中必反、逢美必降的人更多,他們對於好萊塢大製作爽片的抵抗力很低。而由於逢中必反,所以只要與中國有關的話題,就會膝蓋式反應的酸言以對或乾脆無視。

Cinema Con於4月中旬在拉斯維加斯舉行4天,在這個屬於戲院業者的年會中,半官方的美國電影協會(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MPAA)發佈了2015年度票房相關統計數據。從MPAA每年都會發佈的相關數字中其實可以發現,北美的購票觀眾其實一直是呈現持續減少的趨勢,好萊塢大片的全球行銷費用連年來大幅飆漲,但反應在票房的成長其實不成正比。2014年僅有一部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去年則高達5部,影史目前為止也僅有24部,但北美去年整體票房收入111億美元,僅比2014年成長6.7%(total box office spending in North America by 6.7% last year to $11.1 billion)。

同樣來自MPAA的資料,海外市場去年票房收...


人家在談對岸大陸的假票房, 這種東西連對岸的中央台也承認了, 你牽扯什麼的逢中必反, 是想模糊焦點, 還是對岸溝渠油吃多了, 腦袋大便化了?
有人說過對岸的票房對好萊塢不重要嗎? 寫一堆的垃圾資料要解套, 卻文不對題
你在對岸的主人要清算對手, 而且又沒有下達河蟹指令, 你急什麼?
舊 2016-05-03, 02:41 A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五十隻馬離線中  
Stone Crab
*停權中*
 
Stone Crab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引用:
作者五十隻馬
人家在談對岸大陸的假票房, 這種東西連對岸的中央台也承認了, 你牽扯什麼的逢中必反, 是想模糊焦點, 還是對岸溝渠油吃多了, 腦袋大便化了?
有人說過對岸的票房對好萊塢不重要嗎? 寫一堆的垃圾資料要解套, 卻文不對題
你在對岸的主人要清算對手, 而且又沒有下達河蟹指令, 你急什麼?


對啊,我看了那一大串之後發現文不對題.
1. 邏輯不通噢,好萊塢重視中國市場跟中國院線票房有沒有造假本身並無直接關係.
因為中國的文化產品保護性政策,不跟中國廠商合作就什麼都分不到,
什麼都分不到跟分多少的問題,對商人而言選哪個應該不用問吧.

2. 我看到整個影片區最喜歡談數字的人出現了本來以為他是來幫紅色老蜜蜂的鐵達尼號虧損論解圍的,
結果看了半天都沒提到,真的是很失望很沒意思.

3. 中共也很重視好萊塢的影響力,
最喜歡買美國影業的萬達王董最近被揭底原來是代表三朝核心的紅資大買辦,
消息揭發美國媒體也蠻意外的.
舊 2016-05-03, 08:50 A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one Crab離線中  
QWER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7
引用:
作者Ivanshan
我個人的看法,應該是逢中必反、逢美必降的人更多,他們對於好萊塢大製作爽片的抵抗力很低。而由於逢中必反,所以只要與中國有關的話題,就會膝蓋式反應的酸言以對或乾脆無視。

Cinema Con於4月中旬在拉斯維加斯舉行4天,在這個屬於戲院業者的年會中,半官方的美國電影協會(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MPAA)發佈了2015年度票房相關統計數據。從MPAA每年都會發佈的相關數字中其實可以發現,北美的購票觀眾其實一直是呈現持續減少的趨勢,好萊塢大片的全球行銷費用連年來大幅飆漲,但反應在票房的成長其實不成正比。2014年僅有一部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去年則高達5部,影史目前為止也僅有24部,但北美去年整體票房收入111億美元,僅比2014年成長6.7%(total box office spending in North America by 6.7% last year to $11.1 billion)。

同樣來自MPAA的資料,海外市場去年票房收...

回的也有點離題....
這篇裡又沒人低估中國的電影票房發展
看到好萊塢一堆電影要硬塞個角色進去,當然知道中國票房大家都想分
而討論的是中國有些國產片會買票房,除了宣傳外也有些利用來炒作金融利益
至少到目前為止的討論還沒有從逢中必酸的角度
大家在討論也是基於他們自家中央電視台的新聞報導
倒是看到一些人拚命想拉其他的下水
一下子拉台灣也有造假票房
一下子拉美國的鐵達尼號賠慘了
看的我好亂啊
舊 2016-05-03, 04:15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WER離線中  
MOSWU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33
引用:
作者Ivanshan
而砸了那麼多鈔票行銷,北美民眾買票進場的意願愈來愈低,除了那10%人口之外。這些因素加上中國地區票房的高度成長,都促使好萊塢近年來爭先恐後搶進中國,酸民可以繼續酸或者無視。

I大平常言之有物,但這次實在有失水準,為了要反駁酸民弄的文不對題到了一個離譜的地步。
可惜。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6-05-03, 11:51 P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SWU離線中  
Stone Crab
*停權中*
 
Stone Crab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剛剛看到的上海東方電視台午間新聞,
葉問3票房號稱30億,經廣電總局正式清查之後最終數字只剩7億.
虛報票房的片商及院線已經受到懲處.
舊 2016-05-04, 01:18 P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one Crab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