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862
|
很簡單啊
以前P4 3.2EG 對比現在I7或I5 單是轉個簡單4分鐘的音檔 I7或I5輕鬆2~3秒瞬間解決 老P4要花上1小時以上 過程電腦整台都快卡死成當機狀態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9
|
引用:
我也不能理解教授說他們當年用打孔機寫程式....... 引用:
傳統硬碟有其瓶頸在,人家CPU運算幾年就成長一倍,硬碟頂多幾成, 而且也是成長在循序存取,隨機存取受限轉速幾乎沒辦法成長 引用:
說到這就有點好奇,時脈甚至核心數一樣,效能卻天差地遠,那時脈的意義是? 差異在於指令集?演算法?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33
|
以前十年進步一倍
現在一年進步十倍 時代真的越來越快了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388
|
10年前的P4裝win98就狂電15年前的P-200?了
![]() 記憶模糊了 此文章於 2015-12-16 02:57 PM 被 solosbye 編輯.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82
|
引用:
那得看市場接受程度 近年cpu有進步那麼快嗎? 六年前我買i3 4g ram 64g ssd +1t hd, 原則上上述配備i3也還沒被淘汰. 還可以勝任不少工作. 了不起加條RAM, 無升級慾望. 但你看手機日新月異, 尤其安卓2年前的機種現在跑起來就吃力, 就算是阿婆做的愛瘋了不起也撐3年. 因為市場大, 所以cpu也好 ,軟體也好, 規格也好, 進步的就非常快. 回頭去看當年PC起飛的486年代, 是不是隔沒一年甚致更短, 就很想把電腦升級? 譬如啦, 假設電動機車來個破壞性價格. 廠商亦能賺大錢, 消費者騎乘起來皆無問題, 甚致比汽油車經驗更好. 我敢未來五年內, 電動車就會有很大的突破及進步.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424
|
電腦的速度成長越來越慢,
十年前大概是多核心開始, 二十年前大概是win95, 25年前大概是windows3.1. 30年前大概是dos3.1. 以上只是大約,不記得了。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14
|
Window 3.1 從dos到win 10
我唯一想砸爛的排名第一 第二是 ME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16
|
486和Win31那種上古的就別提了.486 120MHz大約相當於Pentium 60MHz. 20年前Pentium 100,133是主流cpu,4000多元.,16MB Ram 大槪8000元. 1GB或1.2GB硬碟,四倍速光碟機.作業系統Windows 95.
Pentium 4 2.0GHz,就大約是前者20倍的效能. 80GB 硬碟,容量大了將近80倍.1GB Ram,就成長了64倍.DVD 16倍或52倍速CD-RW光碟機,最多也快了18倍. Core 2 架構,算是大躍進,i3 530,Sandy Bridge 的單核心,大約又快了20-30%.我用G1610 2.6G,就大約相當於E8400 超到3.3G 或者是Pentium 4 超到快6GHz.這就比古代的Pentium 100快大約60倍了.也比486 DX-2 66快100倍以上. 以前硬碟,顯示卡和匯流排是三個瓶頸.機械硬碟的速度,尤其是隨機存取還是很難提升,不像SSD那麼快.光碟機也應該是極限了.成長趨緩是可預期的,畢竟多數人的需求是夠用就好.價格接受度也是原因之一.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206
|
引用:
AMD K8 939 DDR400若是換上一顆SSD,速度仍然很快,跑Win7仍然可以跑得很愉快。 作事情就不一定了。 以上的架構我曾經換上SSD玩過。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16
|
我還有一顆 K8 單核心 AMD Sempron 2600 @1.6GHz,跑不動 720P影片,又很難超頻,很不穩.不幸的是,主機板在三年前就掛了.
現在大都撿一些別人淘汰的硬體.只要能看1080P影片,偶爾看4K,玩一些老游戲就行了.機殼大都還是P4 時代的Acer 機殼,又厚又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