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6
|
引用:
潘先生你可以被我們辭退嗎!! 我們想用領 22K的取代你的位置...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釐清一下, 追求更高薪水, 這是員工需求還是職場需求?
上面有人排 工作機會排行 薪資排行 (姑且假設是正確的) 是 職場現象 也不是職場需求. 員工自顧自的追求 薪資較高者具有的外在條件, 以為這樣便可以獲得同等待遇, 根本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但更可悲的是, 還振振有詞認為自己是對的, 錯的都是政府 都是公司 都是環境 都是官員 都是老闆.....都是別人錯錯錯, 只能令人搖頭. 先撇開 靠爸黨 富N代這類先天異於常人的, 看看一般人 看到某個有證照的碩士工程師月薪七萬, 這是一件事實的敘述 去讀碩士去考那個證照就想獲得月薪七萬, 這是一個考照者的幻想 碩士學歷 專業證照, 這是該工程師可以被一般人看到的外在條件 專業深厚 思慮縝密 經驗豐富 效率高人際好貢獻多 這是該工程師不被外人所見的特質 而這些特質, 才是他被資本市場認為有價的原因, 而遠多於他的外在條件. 很多人沒有看到事情的真相, 而執著於表相, 以為鍍金拉皮整型一下, 看起來 像 就行! 但沒去準備到內裡需要的核心價值. 這就是一種不知道職場需求的現象, 卻還常認為: 我有滿足職場需求! 但是職場剝削我不給我回報 (那其他的人又只是因為運氣好 八字重 有貴人?... come on! Stop thinking this way!) 其他例子還很多, 上面拋轉引玉 並不是說職場沒有亂象,沒有慣老闆 昏老闆 蠢老闆, 每個員工都受到重用 環境一片美好, 但給各位一個思考方向, 忠言逆耳, 是不是忠言還在 其次, 但直接聽不順耳就反就酸, 沒有先靜心思索反求諸己, 其實是錯過許多進步的良機.
__________________
<伸出援手加入亞洲超強隊從今天開始! 加入BOINC@Taiwan的World Community Grid團隊與 Folding@Home 台灣聯盟隊,分享你的電腦運算力,協助解決複雜的能源,糧食,與疾病等重大難題.> ![]() ![]() ![]() ![]() ![]() ![]() ![]() ![]() ![]() ![]() ![]() ![]() ![]() 此文章於 2013-09-29 08:00 AM 被 Raziel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引用:
在加拿大是企業來學校的課堂上招生, 高中還不明顯, 大學就有分類. 譬如一堂講銀行利率問題的, 某間銀行的管理職就會過來給大家上1~2堂課. 同時順便打招牌. 簡單說, 這些東西是企業主動來跟學校談, 主動提供教學...etc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05
|
有沒有"台灣官員不知市場需求"的報導?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446
|
引用:
台灣官員常常滿口嘴炮,不會下鄉巡訪,完成不懂物價走勢
__________________
ゆコクゲサ期待ウサ.. ゆコパ勘違ゆウサ... ゆコろヘろ希望メ持コソゾビバギ... クろヘ..ゆコネザパ... 優ウゆ女ソ子ゾ嫌ゆ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Hsin-Chu / Chung-Li
文章: 3,543
|
引用:
仍是廢文一篇 那他在演講中有以自己為例, 把求學過程與時下職場需求的分析拿出來分享嗎? 還是從小就立志當官, 用PLP的哲學走到現在這個位子?
__________________
指揮所:陣地準備好報告! ![]() 此文章於 2013-09-29 08:13 AM 被 滄桑悠無愁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R大您似乎有點搞錯方向, 勞動參與率: 該年齡層的人口中有在工作的比例是多少.
該潘X認為台灣人被教育成要薪水一定要追求學歷與證照而晚就業是錯誤的行為. 我不曉得他是想說提早就業看清楚市場工作需求或單純想引導人民注重"勞動性質工作." 以精密機械業來舉例, 台灣產業是偏重於勞動人口(設計通常不過20%)屬於後者. 編修: 研發加管理行政人員不過20% 最大的差異在於R大您講的是工作態度.. 這完全離題. 不論後來的工作態度如何, 一開始基本的門票也是要有, 這就跟學歷證照脫不了關係. 潘X的發言很厲害, 讓人不能很快區分是真的了解市場需求還是投入偏勞動性質工作. 前者是正確的觀點, 後者是OOXX(真要這樣請達官貴族的小孩第一個去賣勞力為主). 所以看實際內容精密機械等來說, 他是想把台灣打造回傳產等大量勞力集中的模式. 很不好意思, 我是精密機械產業的.. 那個潘X如果真要改革, 重點放錯地方. 工安, 環境, 勞工法的執行才是最大的問題. 教育訓練是雇主要提供而不是學校. 的確會樂見員工一進來就知道車床跟一些看圖的基本知識, 但這些不難. 實際上要大量接觸熟悉, 學校是沒辦法的, 頂多是開開眼界的程度. 講多了.. 此文章於 2013-09-29 08:19 AM 被 Earstorm-2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田中央
文章: 203
|
可憐的逢甲學生,連丟鞋的工夫都不會,任人侮辱還得乖乖聽話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我的看法:
台灣的老闆以及高階管理人員想要回到以前的產業模式. 因為他們沒辦法跟上現在快速調整著重管理能力以及新型產業模式. 太複雜, 變化也太多太快太大. 台灣的精密機械產業有多少雖然是股份有限公司, 但老闆家族管理? 幾乎100%的過程是多人投資但最大股東變老闆後開始專權. 問題是第一代很幸運在簡單機構的時代用生產鏈的方式開創企業. 在第一代無法提升的情況下, 第二代往往無法管理也非專科. 因此... 該產業頂層的想要走回頭路, 在剩餘的時光內用壓低成本的方式賺錢. 不升級終究會黃昏, 但現在是壓低勞動力成本來榨取最後一滴汁. 辨識方法很簡單, 降低公司營運花費最簡單兩個做法: 流程與成本. 有哪間公司在管理上做調整來降低花費的? 還是乾脆就.. (人力與採購).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296
|
勞委會主委不懂得勞工的需求,直接換個懂得人話的吧!
引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