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totorochen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2,010
後面加了一個X看起來就很強
接下來應該是 TK-DX TK-EX TK-GX..........
     
      
舊 2008-02-15, 07:32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torochen離線中  
arizona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鄉民看熱鬧的地方
文章: 319
整台車表面幾乎都被反應裝甲包滿了
 
舊 2008-02-15, 09:20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izona離線中  
dighole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27
最可笑的是台灣陸軍某些參謀居然擔心「新型坦克的自動填彈機若發生故障將導致坦克無法作戰」,所以堅持要買M1A1系列等人工填彈的舊型坦克。那依照此邏輯,目前海軍艦艇均採用全自動進彈的艦砲是否也要換成二次大戰人工填彈的貨色?
舊 2008-02-16, 08:15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ighole2離線中  
dighole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27
引用:
作者totorochen
後面加了一個X看起來就很強
接下來應該是 TK-DX TK-EX TK-GX..........



"X"表示實驗(試作)型,未來量產型可能會有所變動(其實TK-X砲塔頂上的昂貴觀測玩意在實際戰場上究竟能存活多久,頗令人懷疑....)
舊 2008-02-16, 08:20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ighole2離線中  
onoken
Amateur Member
 
onok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33
引用:
作者dighole2
最可笑的是台灣陸軍某些參謀居然擔心「新型坦克的自動填彈機若發生故障將導致坦克無法作戰」,所以堅持要買M1A1系列等人工填彈的舊型坦克。那依照此邏輯,目前海軍艦艇均採用全自動進彈的艦砲是否也要換成二次大戰人工填彈的貨色?

多餘的擔心~
就算自動裝填故障還是可以手動裝彈的
那些參謀不知道在想什麼
舊 2008-02-16, 08:28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noken離線中  
nzcym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引用:
作者dighole2
最可笑的是台灣陸軍某些參謀居然擔心「新型坦克的自動填彈機若發生故障將導致坦克無法作戰」,所以堅持要買M1A1系列等人工填彈的舊型坦克。那依照此邏輯,目前海軍艦艇均採用全自動進彈的艦砲是否也要換成二次大戰人工填彈的貨色?

他們的意思是單發手動裝填的坦克會比自動進彈的坦克可靠, 機槍又比坦克可靠, 單發手動裝填的三零步槍會比機槍可靠, 單刀棍棒又比三零步槍可靠, 嘴炮又比單刀棍棒可靠.

所以坦克不用買, 打嘴炮最可靠!
舊 2008-02-16, 09:02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zcym離線中  
paulchu
*停權中*
 
paulch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18
坦克自動裝彈好像是俄國人搞的玩意兒,西方國家主戰坦克似乎不來這一套。
自動裝彈機能減少一名乘員(裝填手),對車身減小和減重有很大幫助,但問題是沒經過實戰考驗。Discovery在介紹T-80時,說它的自動裝彈機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把裝彈槽裡任何東西都往砲膛裡推,就算是有人把手不小心伸進去,也會被塞進砲膛。
再說坦克裡面至少有脫殼穿甲彈、人員殺傷高爆彈和空心裝藥裝甲彈三種;要換彈種時,自動裝填機不知道是靠什麼機制來選彈?
從二次大戰以來,德國坦克都像工藝精品,花不少時間造得美美的,被敲掉了卻來不及生產新的補充。俄國T-34可以大量生產,讓人打不勝打,造就了它二戰最佳坦克的威名。只可惜俄國軍工採三頭馬車制,雖有T-34這種名車,也不乏鴉鴉烏的爛貨。
日本人這次結合德國豹二(或法國雷克勒)的精緻、俄國自動裝彈的「新」機制,希望不要搞個兼具兩者弊端的坦克出來。
台灣要買坦克,恐怕主要是大官想撈錢。莫不成還真會有與敵人在灘頭決戰的場景?古寧頭的金門之熊是神話,可別當真了!當年就算沒戰車,只要在灘頭建起交叉火網的機槍陣地,還是會打得八路哇哇叫。
更何況,光憑國防部裡那群廢物,讓人很難相信萬一空軍、海軍完蛋後,台灣的「大陸軍」還會有膽子據隅頑抗!而空軍海軍不滅,又那有需要打陸戰哩?
舊 2008-02-16, 10:11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ulchu離線中  
airbea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94
引用:
作者paulchu
坦克自動裝彈好像是俄國人搞的玩意兒,西方國家主戰坦克似乎不來這一套。
自動裝彈機能減少一名乘員(裝填手),對車身減小和減重有很大幫助,但問題是沒經過實戰考驗。Discovery在介紹T-80時,說它的自動裝彈機會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把裝彈槽裡任何東西都往砲膛裡推,就算是有人把手不小心伸進去,也會被塞進砲膛。
再說坦克裡面至少有脫殼穿甲彈、人員殺傷高爆彈和空心裝藥裝甲彈三種;要換彈種時,自動裝填機不知道是靠什麼機制來選彈?
從二次大戰以來,德國坦克都像工藝精品,花不少時間造得美美的,被敲掉了卻來不及生產新的補充。俄國T-34可以大量生產,讓人打不勝打,造就了它二戰最佳坦克的威名。只可惜俄國軍工採三頭馬車制,雖有T-34這種名車,也不乏鴉鴉烏的爛貨。
日本人這次結合德國豹二(或法國雷克勒)的精緻、俄國自動裝彈的「新」機制,希望不要搞個兼具兩者弊端的坦克出來。
台灣要買坦克,...


法國的雷克勒就是採用自動裝彈設計
未來西方國家若真的採用140mm這種口徑的話
不採用自動裝彈也不行了
西方國家不用並不表示自動裝彈機沒有意義
因為砲彈口徑大, 一枚120公釐砲彈對西方裝填手來說不是太大問題
但對體型相對矮小的東方人來說, 就是一個問題
西方國家主流不用, 是因為120口徑不會造成使用上的困難
美國就發現有些裝填手裝彈速度比自動裝彈機速度快很多
故用自動裝填的需求並不迫切, 況且多一名戰車成員
等於就多一名備用人力, 平時運作的很多後勤雜務工作也多一人分擔
作戰時期更不可能有完善的後勤支援, 常常得靠戰車組員自己解決
故在對自動裝填需求不大的情況下
維持4人的戰車組編制,對西方多數國家而言是合算且合理的選擇

東方國家, 在戰車成員體型不如西方, 還要兼顧戰力維持的情形下操作120公釐主砲
採用自動裝彈機取代裝填手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另外俄製戰車, 從T64/72開始大量使用自動裝彈機
除了大口徑的125公厘砲彈外, 另一個因素就是車體與砲塔狹小的戰車
對戰車成員身高體型要求頗高, 太高的戰車組員基本上擠不進去這些俄製戰車
車室內部戰鬥艙空間小, 成員也普遍矮小的情形下
再要去裝填大口徑戰車砲彈, 基本上就是極困難的
也因此,只有使用自動裝彈機來取代裝填手一途了.

現代化的自動裝彈機設計其實已經夠可靠了
發生故障也能用人工裝彈應急.
舊 2008-02-16, 10:56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irbear離線中  
dighole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27

此文章於 2008-02-17 02:01 AM 被 dighole2 編輯.
舊 2008-02-17, 01:54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ighole2離線中  
Basara
Golden Member
 
Basar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北中南走透透
文章: 2,900
多一個裝填手,在戰車行進間可以多一個人在砲塔頂端警戒,但砲塔就得多出空間和重量,

多一個裝填手,在野地休息時可以多一個人站哨,

多一個裝填手,維修補保時就多一個苦力。

---------------------------------------------------------------------------------------------------

少一個裝填手,可以減輕所需的裝甲重量,

少一個裝填手,自動裝填機故障時還真不知道誰能去手工裝填,

少一個裝填手,站哨少一個、苦工少一個。

-----------------------------------------------------------------------------------------------------

訓練精良的裝填手速度真的不慢,連我這種受射手訓,都能練到6秒裝填一發105mm砲彈,

降砲閂 > 左手抓住砲彈頂端 > 右手托住底火 > 進砲尾、砲閂關上 > 開保險報好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幸福公式:H=f^4,食物、樂趣、朋友及家人

舊 2008-02-17, 02:43 A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asar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