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引用:
作者P&W
日本為何能夠扶養許多與民生無關的事業,就是因為薪水夠高,所以民眾願意花錢在這些與民生無關的藝術等等領域,許多事情我知道我說的不容易,所以我不會去淌這趟渾水,但是至少我會努力幫助相關企業做到~~


刺激廣大中產階級的消費來增加內需...不啻為一個好方法!

但現在廣大中產階級所得縮水, 貧富差距過大...
得靠政府大刀闊斧的方式經營了...
     
      
舊 2006-08-21, 12:20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taris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11
Cool

引用:
作者P&W
日本為何能夠扶養許多與民生無關的事業,就是因為薪水夠高,所以民眾願意花錢在這些與民生無關的藝術等等領域,許多事情我知道我說的不容易,所以我不會去淌這趟渾水,但是至少我會努力幫助相關企業做到~~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吧,如果這邏輯能通,那政府多印鈔票,軍公教月薪百萬起跳,然後shopping政府幫忙出,這樣內需不就超級強勁,每個人不就賺大錢.....
日本強大的內需也是來自已對外的出口貿易的支撐,看看日本對外貿易的數字就知道了,沒有國外市場哪有今天的日本....日本經濟蕭條很長一段時間,也靠著外需和出口擴大,新市場的開發,才又回復景氣......
台灣每個人所能分配的土地資源太少了,經濟之城只要是依靠出口貿易,而且經濟的如果只依靠"虛"的東西會造成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因此要支撐國內經濟成長的力道,還是要靠實質的外銷...
所以如果擴大內需有效,這是上就沒有窮的國家了,中國古代就是喜歡發行紙鈔的方式來應付白銀的銅的不足,無節制的用虛的紙鈔代替實質的礦物,造成嚴重通貨膨脹,人民生活更痛苦,所謂的一昧創造內需,個人認為跟多印紙鈔是差不多的~
 

此文章於 2006-08-21 12:48 PM 被 taris 編輯.
舊 2006-08-21, 12:43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aris離線中  
arna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桃園VS台北
文章: 421
熊熊發現P&W復活了!!!
不知道另一位g先生何時回來啊...T^T

不過...
日本是人多內需夠
台灣的條件沒辦法跟日本比
大部份的工廠靠的是外銷,沒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價格一定是操在別人手裡
另外台灣人也沒有像日本那樣對各行各業都很尊重
民族性跟人口數讓我們的產業沒辦法用日本一樣的發展方式
舊 2006-08-21, 12:48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nan離線中  
ElvisTu
*停權中*
 
ElvisT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226
薪資調配比例需再調整…
舊 2006-08-21, 12:48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lvisTu離線中  
shtse
Golden Member
 
shts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nan Taiwan
文章: 3,701
Cool

前陣子 , 交易所有公佈 董監事領薪獎超誇張的公司名單 ,

不知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
字卡美, 號鳥, 請多指教

音響也可省省玩 , 一萬塊買七零年代 Rotel Marantz Luxman 三美聲
我的 Canon 中三元 , Bronica Mamyia Pentax 中片福鏡頭
舊 2006-08-21, 12:52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tse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taris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吧,如果這邏輯能通,那政府多印鈔票,軍公教月薪百萬起跳,然後shopping政府幫忙出,這樣內需不就超級強勁,每個人不就賺大錢.....
日本強大的內需也是來自已對外的出口貿易的支撐,看看日本對外貿易的數字就知道了,沒有國外市場哪有今天的日本....日本經濟蕭條很長一段時間,也靠著外需和出口擴大,新市場的開發,才又回復景氣......
台灣每個人所能分配的土地資源太少了,經濟之城只要是依靠出口貿易,而且經濟的如果只依靠"虛"的東西會造成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因此要支撐國內經濟成長的力道,還是要靠實質的外銷...
所以如果擴大內需有效,這是上就沒有窮的國家了,中國古代就是喜歡發行紙鈔的方式來應付白銀的銅的不足,無節制的用虛的紙鈔代替實質的礦物,造成嚴重通貨膨脹,人民生活更痛苦,所謂的一昧創造內需,個人認為跟多印紙鈔是差不多的~


你說的沒錯,不過跟我所說的沒太大關係,頂多只能說增加外銷量可以增加國內的工作機會,但是與國內薪水的高低卻無直接關係只有間接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06-08-21, 01:00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hid
訪客
 
文章: n/a
貧富差據越大 國家越動蕩不安 在台灣是普遍的現象 在大陸指的是貧農
四川前一段時間發生農民暴動~務農是很辛苦的 但是做到最後 不但是存不了幾個錢 還窮到要去啃樹皮
台灣還沒走到那一步
我覺得台灣問題太多~多數是文化問題
當老版的人都習慣給行情價 就算公司比同業賺錢 也還是給行情價 多的也要自己收起來
很多人窮~也窮得理所當然
老版給你兩萬多 他覺得你只值兩萬多 那是他的想法 很多人卻久而久之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這是壓榨 並不是多數人都這樣就是對的
兩萬多 ~房租 吃穿 交通 有多的可以存嗎??????
我也是領兩萬多~但是我從不覺得這是合理的 認為兩萬多合理的~那真是窮得活該
再來~結婚基金
結婚在台灣是一項奢侈的事 月薪沒有五萬 不用想
結婚要住那?~~~男生會準備
結婚基金~~~~~~~男生會準備
希望以後要有車~~男生會準備
希望男生賺得比較多~~~~~~~~多數女人的心聲
男生生來有多兩隻手還是兩隻腳 還是活得比較久???
男女平等~~~在台灣是一項笑話
舊 2006-08-21, 01:02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dess-urd
Master Member
 
goddess-ur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黑洞
文章: 1,995
引用:
作者arnan
熊熊發現P&W復活了!!!
不知道另一位g先生何時回來啊...T^T

不過...
日本是人多內需夠
台灣的條件沒辦法跟日本比
大部份的工廠靠的是外銷,沒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價格一定是操在別人手裡
另外台灣人也沒有像日本那樣對各行各業都很尊重
民族性跟人口數讓我們的產業沒辦法用日本一樣的發展方式

gstyle嗎?

據之前在msn了解的原因是

g兄已經復活過一次了 站長說不能再打密技復活了
__________________
Lenovo ThinkPad W540 + DS413 + U2415
舊 2006-08-21, 01:07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oddess-urd離線中  
king01827
*停權中*
 
king01827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桃園八德
文章: 1,067
引用:
作者nomad
世界真有這麼美好?

你要不要結婚、成家、生小孩?
要不要準備將來的房屋基金?
要不要準備一筆緊急基金預防緊急發生的事故?
從你的計算來看,我看不到未來.....
除非你是女人,在台灣女人可以不必考慮這些東西


都說了是新鮮人.....
你工作做久了薪水是不是增加嗎?
講句老實話,我退伍剛工作薪水也才21000而已
退伍到現在已經3年快第4年了,講難聽點
21000→24000→27000→28000→30000→.........
薪水也是一直在增加的,現在我也有一台汽車了
雖然是30萬的中古車,但你敢說我沒存到錢?
我不是要筆戰什麼的.....

但新鮮人剛起薪3萬你說不夠用那表示你太會花了
說句難聽點的,你剛工作就要交女友、玩樂?
我只能說你才是把世界想得太美好,雖然我現在薪水離4萬5還有一段距離
但我能肯定的說,我薪水是有在增加的,我現在也才25歲
有什麼是努力不能達到的?
舊 2006-08-21, 01:08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ng01827離線中  
ccc123456
*停權中*
 
ccc12345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ASUS AOOP爆肝團
文章: 282
引用:
作者shtse
有錢的越有錢 , 沒錢的更沒錢 ,

貧富越來越懸殊 , 又沒啥可翻身之路 ,

最後結果會如何



最後都會變成藍波.....
舊 2006-08-21, 01:10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cc123456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