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DT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30
引用:
作者pinguking
回頭來仔細分析一下AUO Q2的財報
可以看到跟去年同期相比
營業額的增加比例,與應收帳款增加的比例

我猜測channel stuffing的狀況應該挺嚴重的

托你的福,新學一個商業用語
channel stuffingby google)
A deceptive business practice used by a company to inflate its sales and earnings figures by deliberately sending retailers along its distribution channel more products than they are able to sell to the public.


By channel stuffing, distributors temporarily beef up their accounts receivables. However, unable to sell the excess products, retailers will send the excess items instead of cash back to the distributor, who must readjust its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ultimately its bottom line. In other words, stuffing always catches up with the company, because it cannot maintain sales at the rate it is stuffing.

This is usually done fraudulently to raise the value of the stock. Channel stuffing is illegal.
最後那一句真是驚悚
     
      
舊 2005-08-07, 01:01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R離線中  
hsuehchili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3
引用:
作者pinguking
回頭來仔細分析一下AUO Q2的財報
可以看到跟去年同期相比
營業額的增加比例,與應收帳款增加的比例

我猜測channel stuffing的狀況應該挺嚴重的


從哪裡看得出來?
只看revenue跟AR就看得出來有channel stuffing,那要查帳會計師幹嘛?
如果在AU在第二季的時候因LCD需求量增加而出貨量也跟著增加,
但O/A的時間是90天,你說會不會有你說的那樣的情形呢?
我只能說,看得懂財報是不錯,但是不要斷章取義,
要看就把所有資訊都看清楚一點。

channel stuffing的指控可是相當嚴重的,
就算KPMG的兩位會計師不要命,
外資及法人的那些分析師應該也不是吃飽沒事幹的。
就算法人的分析師吃飽了不做事,那NYSE那些看AU I-20審ADR的人也不會是都是白痴吧???
 

此文章於 2005-08-07 01:59 PM 被 hsuehchili 編輯.
舊 2005-08-07, 01:33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suehchili離線中  
DT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30
引用:
作者hsuehchili
從哪裡看得出來?
只看revenue跟AR就看得出來有channel stuffing,那要查帳會計師幹嘛?
如果在AU在第二季的時候因LCD需求量增加而出貨量也跟著增加,
但O/A的時間是90天,你說會不會有你說的那樣的情形呢?
我只能說,看得懂財報是不錯,但是不要斷章取義,
要看就把所有資訊都看清楚一點。

channel stuffing的指控可是相當嚴重的,
就算KPMG的兩位會計師不要命,
外資及法人的那些分析師應該也不是吃飽沒事幹的。
就算法人的分析師吃飽了不做事,那NYSE那些看AU I-20審ADR的人也不會是都是白痴吧???

這位大哥講話很深奧,但是又不難懂
舊 2005-08-07, 02:12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R離線中  
hsuehchili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3
Talking

引用:
作者DTR
這位大哥講話很深奧,但是又不難懂


其實 channel stuffing 並不難懂,
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公司把產品強迫送到下游(如銷售商或代理銷售人),
送出的數量當然遠大於下遊一般可消化的數量,
如此可造成銷售量大(營收當然也大增),藉以美化該年度之財務報表。
但因為只是暫時把產品放在下遊,所以當然不是真的銷售,
也當然不可能去把cash收回來,只能在帳上掛A/R(應收帳款),
待會計年度過後,再讓下遊把產品退回,把A/R沖掉回到本來帳上應該有的數字,
也因此有channel stuffing發生時,會有A/R異常膨脹的現象發生。
這也是前面的網友為什麼會認為有channel stuffing舞弊發生。

問題在於,當有A/R膨脹的時候,不能反推回去說,就是有channel stuffing。
因為整個財務的查核,並不能只由financial ratio(財務比例)來看,
financial ratio只是去檢驗"舞弊可能性"的方法之一,
在發現異常之後,還必需有發函證或是詢問等的步驟,這些是在財報上看不到的,
面版的景氣循環並不像一般的製造業是以大約以一個會計年度為一個循環,
因此以去年的ratio來做比較,意義比較不大,以同產業的financial ratio來比較,
應該比較有意義。
再者,AU的下遊客戶有哪一家肯也吃得下那麼大量的stuffing?
AU對下游大客戶(如DELL)來說其實是相對弱勢,那些客戶根本不會幫AU做這樣的事,
如果是stuff到AU熟悉的小客戶,絕對會引起查帳人員的注意,
因為會計師查帳的時候,一定會對客戶的前十大AR客戶做更詳細的查核,
AU真的做的話,會笨到做得那麼明顯嗎?除非……

對channel stuffing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借本審計學(auditing)來看,幾乎所有的審計學課本都會提到對channel stuffing的詳細查核方法。
舊 2005-08-07, 09:50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suehchili離線中  
hyl1234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448
我認為台製面板在品質上要超越韓製面板才有意義

試想日系LCD TV都採用台製面板的話

那是不是台製面板廠的榮耀?

比獲利沒意思(數據可以造假)
舊 2005-08-07, 10:18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yl1234離線中  
DT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30
引用:
作者hsuehchili
其實 channel stuffing 並不難懂,
簡單來說,就是一家公司把產品強迫送到下游(如銷售商或代理銷售人),
送出的數量當然遠大於下遊一般可消化的數量,
如此可造成銷售量大(營收當然也大增),藉以美化該年度之財務報表。
但因為只是暫時把產品放在下遊,所以當然不是真的銷售,
也當然不可能去把cash收回來,只能在帳上掛A/R(應收帳款),
待會計年度過後,再讓下遊把產品退回,把A/R沖掉回到本來帳上應該有的數字,
也因此有channel stuffing發生時,會有A/R異常膨脹的現象發生。
這也是前面的網友為什麼會認為有channel stuffing舞弊發生。

問題在於,當有A/R膨脹的時候,不能反推回去說,就是有channel stuffing。
因為整個財務的查核,並不能只由financial ratio(財務比例)來看,
financial ratio只是去檢驗"舞弊可能性"的方法之一,
在發現異常之後,還必需有發函證或是詢問等的...



講的真詳細,雖然我對專有名詞一竅不通,不過大概意思可以抓到
謝謝指導
舊 2005-08-08, 12:48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R離線中  
[email protected]
*停權中*
 
cph0516@yahoo.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板橋
文章: 4,241
讓我想起多年前的CTX就是來這套

此文章於 2005-08-08 02:51 AM[email protected] 編輯.
舊 2005-08-08, 02:40 A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ph0516@yahoo.c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