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548
|
外行人我覺得最好的結局就是走流感模式,你我各位人類應該是這輩子沒機會擺脫流感跟COVID-19了
1. 毒性降低(但傳染力更強?超煩...) 2. 疫苗 3. 藥物:重點中的重點,不能治療不能減少重症,前兩項幾乎等於無用,現在問題不是多少人染疫多少人死亡,問題是醫療炸裂 現在1,3尚無苗頭,2才剛開始,要恢復正常生活我看還要1-2年至少
__________________
測試中...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730
|
引用:
其實最擔心的是,新冠跟流感不同,前者似乎沒有季節性 如果現在施打,有效期平均六個月左右,豈非到七,八月就有人失效? 如果國內還沒歸零,肺炎還在流竄,或是仍有國外傳入 不再接著施打仍有感染風險 表示人類以後除了與新冠共存,打疫苗變成每年要打兩次?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不至於, 多感染幾次就開始有抵抗力, 這是生物過程; 日本很坦白說有驗出來超過2種類似抗體.
意思就是同類型病毒的經驗, 已經有過, 所以亞洲人才會災情比歐美輕微. 此外, 德國說最近的爆發中發現, 小孩子受感染的其實很多但徵狀輕微, 都是等其父母有異常, 去檢驗, 結果發現小孩子先有. (據說小孩子受感染比預期中高6倍, 反過來說就是情況輕微6倍) 所以, 至少年輕一代的, 我們可以很欣慰地說他們能比較好的抵抗這類病毒. 最後, 很多嚴重的都是有慢性病, 有年齡, 以及併發症. 年齡無法逆轉, 慢性病大家要可以改善, 併發症這也很難說, 所以挑能做的做. ... 很久以前我寫過亞州人可能得過這看法居然被證實, 挺訝異的. (其實我寫台灣人) === === === 這種模式的病毒類, 最終要靠藥物, 你看打疫苗的那麼多, 最終還是靠克流感這個藥.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2,327
|
引用:
但是日本那邊發現,反而因為這病毒,引發小孩得川崎症,這在台灣是定義為重症 好發於日韓台的病例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505
|
去年歐美不少國家對拿台灣護照是開放的,只要附檢疫證明免隔離,問題是台灣沒開放,入境得14天隔離,現在限制則更嚴了.
所以.....我覺得不怕被感染,又想出國去玩,那你要等待的是台灣政府的開放,而不是期待國外. ![]() 至於未來機票變貴否,這我就不知了,目前國籍航空機票是很貴,但外國則不貴也很便宜.這一年多無法出國玩,也是覺得很郁悶,希望今年有機會能出國玩.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引用:
這就要看比例以及人種原本的差異, 其實證實東西方不同的也正是日本自己做的研究. 所謂的比例是有病毒或已經有抗體者, 多少有併發症問題. 只不過不論東西方, 此病毒都已經是惡名昭彰於引發或搭配原本併發/慢性病等加重的特性. 換言之, 此病毒是證實人, 生而不平等的最佳照妖鏡, 因為很考驗載體本身的調節能力. 也是要看多少人關聯人裡面併發了川崎症. (似乎又是自體防禦過度啟動的類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