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412
|
互連免費之後
其他兩家就願意建設了嗎? 如果願意建設,當然是很贊成啊 如果只是拿來提高eps.那怎麼不去吃屎比較快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114
|
國際上都是以訊務量對等為原則來決定雙方是否可以免費互連,但中華電和台固、速博的訊務量相差將近十倍,如果NCC認為其他ISP業者的用戶數短期內難以和中華電信抗衡,想要扶植其他業者成長和合理競爭,應該協調雙方調整可以接受的互連價格,對雙方比較公平,但強制互連免費就變得只圖利其他固網業者了
其實HiNet在IP Peering費用上的營收只有2.3-2.4億元,台固、速博同樣也收其他小型ISP的IP Peering費用,省下這筆支出後,其他固網業者真的會用來投入建設嗎?不太敢樂觀期待 ![]() 此文章於 2012-09-10 04:02 PM 被 gossiping6454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夾縫
文章: 133
|
引用:
![]()
__________________
再苦,也不能苦軍公教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32
|
我總覺得...
還不如解除中華電信對於集縮比的限制 , 應該要求中華電信不得有集縮比的限制 頻寬應該公開給客戶來搶頻寬... ![]() ![]() ![]() 如此,中華電信才會加強骨幹頻寬升級到10G 介面 , 而且是全面升級10G 網路設備... ![]() ![]() ![]()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
這個案子去看早期的GIGA
後面的天空等等 就知道CHT搞多扯 真的流量大就不給妳連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台灣的官員真的很有才, 連IP peering 也可以出來喊說 喂! 你要免費提供喔~
我可以說髒話嗎?! 不行喔?....那我沒什麼要說的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358
|
引用:
中華電信吸血肉的話,那另外兩家不就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而且還會打個飽嗝說:吃不夠,叫NCC威脅中華再吐幾塊肉給他們吃。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18層
文章: 3,252
|
張說,當年他錯誤的規畫導致一些互連的問題
當時他在節目上就有暗示有來搞互連這東西了 這部分,台灣用戶真的很可憐 那些滿口要非HINET的ISP提高用量的人 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人腦袋在想什麼 無名小站當年怎麼被hinet婊的,相信大家記憶猶新
__________________
徵你不要的AM4 CPU 徵你不要的SATA接頭斷裂SSD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要討論這類問題得先對ISP的成本結構有點概念,簡單說就是短途電路比長途電路便宜,國內電路又比國際電路便宜,自家勢力範圍內的traffic又會比和其他業者對接便宜,另外在同一機房內的traffic成本基本上趨近於0(電費除外
![]() ![]() ![]() ![]() ![]() ![]() ![]() 未完,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其實 集縮比 是一個觀察到的現象, 在尖峰與離峰的時間, 長期統計出來的一個結果. ISP為符合自己營運效益, 而對多租戶(multi tenancy )分享相同基礎建設估量出使用情境, 這絕對是必要的, 也可以用此來調節未來將要擴增的計劃.畢竟客戶事實上就不會同時 上線, 上線也不太會同時跑尖峰流量, 只要規劃得宜,一條線路有多人分享在用是合理的. 當然, 線路超賣比例太離譜, 大家都塞車是會影響用戶權益沒錯, 但關鍵不在 集縮比 上, 真正影響用戶的是traffic management policy. 一人單獨佔一條100Mbps實體線沒跟人分享, 集縮比爽到翻, 但中央一樣可以管到只讓你用1Mpbs. 是看買到什麼等級的服務. 公開搶頻寬又要讓客戶滿意, 只有趨近無限大頻寬能辦得到, 但是這種營業成本不可能 有任何業者辦得到, 有限的頻寬內, 讓客戶自己去搶, 反而是最糟糕的管理方式,濫用資源 的問題會讓少數人用到爽過頭, 大多數人吃悶虧, 升到10G也是枉然. 骨幹頻寬到10G....其實中華早已做完了, Juniper T系列的六座大冰箱就是具備援的核心, 其他各區中心骨幹也至少都支援10G介面, 邊際則許多沒有10G需要, oc-48都已經用不完, 對外海纜頻寬沒那麼大之前, 盲升設備去到40G也是沒意義. Device interface 或是 throughput capacity 向來還不會是ISP的死穴, 管理政策還關鍵得多. 很多談到後面都是錢錢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