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9 
					文章: 15
					
				 | 引用: 
 多少人因為考量日後升級而自組桌電 但說真的1~2年後是升級部分硬體的人有多少... 再加上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東西出來個半年效能價格就有一段差距了 是你會全�**椄O換一半.. 自己組的電腦保固也是個問題 總言之就是麻煩啦@@ | ||||||||
|  2011-08-24, 09:27 PM
			
			
	#21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9 
					文章: 11
					
				 | ACER的Z5801我家也有一台 .. 說真的這種套裝電腦就是方便阿 一台搬回家電源、網路一插就能用 而且有保固就算出了問題整台送回 又不用自己來檢查.. 另外空間省在加上intel第2代core i7 的處理器 說效能不好這還很難說吧XDDDDD | ||
|  2011-08-24, 09:45 PM
			
			
	#22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嘉義...時尚.的沙漠... 
					文章: 2,140
					
				 | 真的有空間需求 我覺得應該考慮ITX,AIO還是算了 一堆東西都客製化,一但需要維修就是筆不小的花費 還更別提AIO保固很多都只有一年(這是耗材才這樣子賣的吧  ) 如果可以有完整的2年保固,甚至給到3年… 這可以考慮看看 ITX體積也不大,雖然無法上什麼高效能顯卡 但是起碼後續維修簡單多了,所有的零件都有通用規格 
				__________________ ---------------------------------------- 配備 i5-2400 華碩P8H67 撼訊R7-265 創見DDR3 1333-4G(美光顆粒) Seagate 320G16M(新加坡製.梭魚10.PATA) Seagate 160G8M(MIC梭魚10.SATA) WD 1001FALS power:ZIPPY G1 400W BANQ S200 螢幕:AOC E2351FH 滑鼠:zippy zms3510z 鍵盤:現在是羅技快意手100 (上一把旋風手.字掉一大半了=.=) 機殼︰聯酷PC-K60   | 
|  2011-08-24, 11:40 PM
			
			
	#23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4
					
				 | 空間不足當然會囉 之前也是有在想要買aio還是筆電 後來是買acer Z1801... | 
|  2011-08-31, 11:25 PM
			
			
	#24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4
					
				 | AIO的優點其實不外乎  就是外型大小 以及原廠保固維修方便 要是不懂電腦的人用 或者是家裡空間小的人 我覺得到還OK 況且現在也有出高效能的AIO阿 用到intel第2代core i CPU的 很多品牌都有出 | 
|  2011-09-01, 12:08 AM
			
			
	#25 |   | 
|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092
					
				 | 想玩PC GAME  AIO 就算塞I7也是不行的 AIO的整體的感覺也是不可忽略的優點 (尤其是MAC系列 除了閃到不行的鏡面之外) 對我而言 家裡沒一台傳統型桌機是不行的  | 
|  2011-09-01, 12:31 PM
			
			
	#26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AIO設計邏輯真的很奇怪... 要就直接開頂規的, i7配5870M或者560M 讓User擴充I/O就來個ExpressCard介面吧! 搞什麼Mini PCIe阿! mini的大宗除了工業控制在用,消費型的周邊超少的 低階的配藍光拉高價錢, 搞啥... 藍光拿掉還可以再省個3K 廉價要碼就用廉價省電的Atom+ION/APU, 再上去13 35W的還可以接受 用775+G41那種要幹嘛! 廢熱又很難處理 用Atom+HM10那種沒有豐富輸出的還不如拿庫存的Centrino+ION 性能不是重點,I/O豐富最重要 單點觸控還不如不要觸控, 拿掉可以再省1K+ 顯示輸入一定是必要的, 起碼還可以當顯示器用 AMD E350 這顆當AIO最好...但沒幾間在用,就算用I/O也不給豐富, 搞得很豐富的賣跟i3一樣的價 砍USB3.0要不就不給HDMI輸入,把APU閹成跟ATOM+HM10一樣 只有D-SUB輸出,都用這種等級的AIO還會想外接顯示器? 接投影機!! 入門的18.5"已經比notebook的12"以下的小螢幕大多了 RD在耍白癡喔!! 此文章於 2011-09-01 07:49 PM 被 everspiral 編輯. | 
|  2011-09-01, 07:47 PM
			
			
	#27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48
					
				 | 引用: 
 1.不走高階路線主要是因為成本, 畢竟這塊市場需求不算大... 用高階零件不但本身成本高, 設計較為困難(散熱問題最嚴重)... 不容易分攤成本... 台灣的遊戲筆電市場就是前例... 2. 入門款的AIO倒真的很詭異, 基本性能不太上道, 又偏要加一堆不算實用的東西.. 可想見這類產品主要是"****性""話題性"的新鮮產物.. 就像小筆電市場一樣, 不是很重視使用上的實用性.... 畢竟很多人大概USB及螢幕輸出外, 很少會去用到其他功能... | |
|  2011-09-02, 03:45 PM
			
			
	#28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我個人是不會, 從很久以前就開始NB外接了, 當然還是有連接線外掛. 現在更進一步的把NB當便當盒架一樣掛在大螢幕上, 拿工業風扇(電氣箱用)對流. 螢幕與電源連接線用束帶整理一下, 固定時間拿吸塵器清一下就OK了. 不過我NB電源線是買兩條, 外出跟家用, 所以束帶固定後從不拆線. 如果不追求遊戲, AIO跟筆電沒啥差別(對我而言), 然而NB的便利性無法取代. PS. 工業風扇沒想像中吵.. 外型看起來跟普通電腦風扇也差不多. (反正放螢幕後面跟本就沒差別) | 
|  2011-09-03, 03:09 PM
			
			
	#29 |   | 
|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不要因為空間不足而選擇 AIO 要根據需求/設計來選擇才是對的 很多 AIO 產品只是廠商事先幫你拼裝好的電腦 設計不良, 價格高昂佊彼皆是, 真的不容易選.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2011-09-03, 04:48 PM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