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一般而言,是為了使用NCQ, NCQ是一種提高硬碟效率的功能, 不過技術上似乎還不是很成熟, 有些是開了反而有變慢的感覺。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一般來說
主機板都會提供趨動 只要在安裝到提示需要該趨動時,把主機板提供的趨動放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2
|
引用:
意思是還是要用到軟碟機喔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38
|
照上面大大說的看來
IDE跟Sata的速度差不多 用了sata也是選模擬ide的模式 那用sata 不知道有什麼好處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1,762
|
![]() 很遺憾,儲存媒體的驅動在安裝前就需要準備好。
安裝XP前不會有自動偵測要求提供驅動程式的情況。 沒有驅動程式配合儲存裝置(模式)、就是無法安裝。 所以需要在安裝前就先將儲存裝置的驅動程式先處理好。 不必然需要軟碟、會整合光碟也成(前面的都白說了 ~~") SATA有哪些好處?撇開效能不談,排線縮減為PATA原本1/6、有助機殼內散熱循環也便於整線安裝 (別說散熱排線--那一條價格可以買3~4條SATA排線。 不過SATA也有不耐拉拔鬆動的可能--但「一般」使用者誰會三天兩頭去拉拔排線?)。 連接座面積也縮減至1/3,同樣空間可以容納更多SATA連接座、提升可安裝裝置數量; 減少主機板佈線、原本PATA要30多pin一下減少至1/5,相對減低面積與成本。 由於接頭複雜性減低、序列傳輸可傳輸距離增加也更適於發展外接裝置, 省去外接透過橋接可能的效能損耗與相容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對手的貪腐與無能、不是因循苟且原地踏步的藉口!!∼ ∼這年頭充斥各討論區的假用戶真業代置入性行銷文真令人噁心與無奈∼ 歹年冬啊歹年冬、妄自對號簽名忌、非請入座聲勢雄、橫霸凌人小民憂 ![]() 此文章於 2007-10-15 10:48 PM 被 LordVader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引用:
用IDE模式就不必。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