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472
|
光電業應該是不太會倒@.@
參考CRT的狀況得出的結果 液晶電視需求這兩年會爬起來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472
|
引用:
1.沒在賠,不看一季兩季...韓商也沒贏多少,硬拼只會兩敗俱傷 2.我們沒有比較多...只是相較韓國慢慢投資,我們短期內砸很多錢,實際上,韓國明年又贏我們,不過後年我們又贏.... 3.研發的話,最近一堆大學生愛跑光電業,看看在人才過剩的情況下,會不會搞出點好東西來 4.對岸的問題倒是可以很放心,這不是晶圓代工,LCD也就台韓在做,技術在日韓台手上,日中關係不是很好,中國會一直落後我們 因為韓國現在國民所的跟台灣差不多...中國對韓國製造業的吸引力不比對台灣小 韓台任何一方跑到中國設廠只會把對方也拖下水,造成雙方都不得不到中國設廠降低成本,最後雙方本土光電製造都活不下去 (實際上這樣就變成流血競爭....因為當初預計附帶的經濟效益會大幅減少..) 然後一堆自己國家的人失業,賺的只有中國人.... 這種情況也會抑制殺價競爭,因為搞到對方在本土製造活不下去,跑到中國去,大家一起倒楣... 掌握LCD技術的國家太少了,廠商有默契的話,完全可以掌控價格 台灣也就這種東西值得製造,不怕中國的人力成本.... 此文章於 2005-08-03 01:39 AM 被 teszd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引用:
沒錯 硬拼本來就是兩敗俱傷 但是人家有政府全力扶持 我們勒? (就算不比政府扶持 我們面版廠的資本額 有比人家的大嗎? 能忍受燒錢的幅度有比人家高嗎?) 現在台灣的LCD面版廠不但高階產品搶不過日、韓 連帶的低階產品也慢慢被對岸侵蝕 (在以後市場有可能被人家吃的越來越小的狀況 我們還是只會低價競爭 這真的是明智之舉嗎?) 講技術 抱歉我們的技術都是付權利金買來的 人家可以賣給你 也同樣的可以賣給別人 人家三星每年可以投資8%以上的營業額作為研究發展用 (請注意是營業額而不是盈餘) 而我們勒? 有3%應該就很了不起了吧... (最算市場賠錢 人家至少還可以靠權利金賺一點回來 ) 更何況技術發展不是光看你人夠不夠多 就可以發展出來的 過去也有許多人才投入晶圓代工 結果勒? 還不是一堆核心技術要靠德儀轉移...... 此文章於 2005-08-03 01:40 AM 被 Elros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472
|
引用:
就跟你說了...對岸了LCD發展不起來啦..... 是要吃甚麼市場??7.5代廠要開出來了對面還在5.5代而且沒聽說要往6代跑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唯一有可能找中國廠商技術合作的日本只要不出問題 韓台是不可能到中國設LCD廠的啦.... 了不起技術密集的幾樣東西到中國去 面板還聽說要漲,哪來的低價競爭,市面上台灣的LCD很便宜嗎?? 引用:
唯一可能賣給中國的日本,剛好最近日中關係不太好 純以經濟來說也不符日本利益,為甚麼自己想,我要睡覺了 韓台只要廠商別腦昏昏,是不可能的 技術發展方面 其實最錯的是一堆人往光電業跑.... 投資多少錢研發反倒不是重點, 如果台灣技術真的起來,日本必定另尋對象合作 如果是中國...那光電業又要面臨外流的壓力 (當然研發還是要的,情況參照CRT) 今天先這樣 睡覺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引用:
中國面版廠發展不起來?! 先看看這則新聞吧... 還有大大似乎忘了目前LCD的面版價格幾乎都是由韓方在主導.... 平時我們能只能喊跌 然後再看情況跟在人家屁股後面漲... 京東方打入戴爾供應鏈 臺韓供應商不敢漲價 (2005-5-31 14:55:25) 據台灣媒體消息,京東方將從第三季開始交貨給戴爾,產品為17英寸面板,由於Dell過去17英寸面板主要採購對象為三星電子、台灣友達、台灣華映等廠商,業內人士稱京東方加入供貨行列是否排擠現有17英寸面板供貨商,有待觀察。 消息稱,京東方可望從第三季開始交貨給Dell,不過由於目前京東方一個月出貨量僅二十萬片左右,規模太小,因此對台灣、韓國廠商的威脅並不大,但如果後續出貨規模放大,對台灣廠商的訂單勢必產生排擠作用。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京東方將開始出貨,儘管17英寸面板供應吃緊,二線面板廠也不敢漲價。 http://cn.fpdisplay.com:7751/inform...31145525807.htm 此文章於 2005-08-03 02:21 AM 被 Elros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TFT產業:無法證實彩晶將合併傳聞
本資料由 鉅亨網 提供。第 71268 期 ◆無法證實彩晶將合併傳聞,但二線TFT 廠股價明顯低估,維持TFT 產業短中長期逢低買進,彩晶短期買進的投資建議。 週五市場傳言彩晶可能將與奇美電子或新進廠商群創合併,使得股價大漲回到淨值,綜研處認為雖然難以證實是否彩晶即將與其他廠商合併,但目前二線TFT廠商股價確實為市場所低估,加上景氣持續回升,未來漲勢可望持續。 目前二線TFT 廠商的PBR 約在1 倍附近,從歷史來看,均處於長期PBR 的低點,綜研處認為雖然各家TFT 廠商的設備大同小異,加上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難度不高,進入障礙不大,但彩晶、華映、廣輝等有多年經驗的廠商其價值在於有富有生產經驗的人才,台灣光電人才有限,而有經驗的廠商與新進廠商的最大差別就在團隊是否具有經驗,因此目前二線TFT廠商股價只在淨值附近,僅反應了設備價值,並未反應人才價值的狀況屬於超跌。 透過購併取得具有經驗的人才團隊使得新進廠商能更快速進入TFT 市場並不乏其例,例如2004 年底正式加入TFT 市場的京東方及上廣電NEC,京東方透過購併韓國的Hydis,得到Hydis 富有經驗的完整團隊及專利技術,因此五代廠量產狀況遠優於上廣電NEC,近期公司宣布良率已達80%以上,月投片量已超過3 萬片,且順利得到Dell 認證成為Dell 的合格供應商,上廣電NEC 雖然有合資伙伴NEC 的技術團隊支援,但畢竟派遣協助的日籍工程師相對有限,大部分工程師經驗不足,目前主力產品還停留在15吋為主,良率狀況也不佳。 另外,近期國內一線TFT 廠商轉向將五代廠當作是未來最適的投資世代的態度也有利於合併的發生,國內二線TFT 廠的產能以五代線為主,對於有意持續投資五代線的一線TFT 廠,與其重新投資TFT 設備,再花費資源重新訓練毫無經驗的線上人才或高薪挖角友廠的人員,倒不如趁二線TFT 廠股價仍在淨值附近,合併二線TFT 廠,除了快速取得產能外,可一併取得具有經驗的人才及客戶,在擴產的同時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增加客戶基礎及達到消滅競爭對手的多重目的。 另外,從大股東的心態也可一窺二線TFT 廠商股價低估的狀況,群創五月份辦理增資,大股東鴻海、鴻準等都以相當於1.4X PBR 的價格認購群創增資股,以群創目前不論是產能、良率、經驗、專利等各項條件均不如華映、彩晶或廣輝的狀況,大股東尚且願意以1.4X PBR 認購,而市場目前只願給予二線廠1XPBR 的評價顯然過於嚴苛。 因為TFT 景氣持續復甦,綜研處維持TFT 產業短中長期逢低買進的投資建議,其中彩晶因為1Q05、2Q05 成長動能遠高於其他廠商,基本面轉機明顯,加上股價相對落後,上週五股價才回到目前淨值附近,綜研處重申彩晶短期買進的投資建議。(余文耀)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
刪, 講過很多次了, 有人還是不懂現在我們沒有多少優勢可以浪費了
![]() 此文章於 2005-08-03 02:42 AM 被 RogerShih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板橋
文章: 4,241
|
就好像中芯挖了一堆台積電跟聯電的工程師喔,加上它們也偷了台積電不少技術,
不然你以為它為什麼會爬的那麼快世界第三大,你知道為什麼聯電偷跑去大陸嗎 ............一切都是人材跟市場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
引用:
話說強者我朋友曾經在中芯內部看到應該是屬於TSMC內部的文件....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板橋
文章: 4,241
|
聽過商人無祖國論吧,只是它們剛好回到祖國懷抱而已...............Elros你真閒說,還在玩EQ2嗎,在那個主機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