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5
|
剛去神山的信箱檢舉了
![]() ![]() ![]() 以跟法務部門打過交道的經驗,有沒有用可不是網路上臭嘴砲的說了算 ![]()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3
文章: 1
|
我記得智慧財產權允許賣出去的產品可以逆向工程阿,只要不用到該產品的專利和仿冒,有哪個法律人可以說明一下,惡蟲或Hermit Crab?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2
|
引用:
不是允許逆向工程 而是無法阻止 不說晶片這麼小的 有人買一整台車回去秘密偷拆、分析 誰知道? 新加坡以前同性戀有性行為是非法的 結果幾十年來沒用過 後來廢除了 兩個人關在房間裡愛幹嘛幹嘛 怎麼阻止? 怎麼舉證? 互相舉報,雙雙獲罪? 有些事情 可以立法 但毫無用處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25-06-22 10:39 A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引用:
他的意思是說FIB跟SEM現在有美國的制裁清單。 問題是,就算是這樣: 1.他不能確定這個技術是不是源自美國。 2.所以使用FIB及SEM會違法。 3.這意思是說其實華為麒麟被切也會被制裁。 我是覺得沒可能。 因為這個過程中: 1.被切的對象是中國的東西,美國不在乎。 2.小米跟台積電都已經不在制裁清單內,不然玄戒O1不會投產,也不會上市。 3.這個人本身並沒有拿去商業化且僅用於技術報導。 此文章於 2025-06-22 10:51 AM 被 沒問題 編輯.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5
|
反向本來就無法禁止,何況對岸上海那家專門在出反向報告
如果在中國b站當然也管不到,反正那邊本來都是盜版影片大本營 但你反向工程還在老美的水管發表結果,那就是自投羅網 ![]() ![]() chatgpt: 許多產品(尤其是軟體、電子設計圖等)可能還涉及到著作權。即便是硬體產品,如果其中涉及到特定的軟體或設計方案,也可能會受到著作權的保護。對於這些產品的逆向工程,若直接複製了保護的程式碼或設計,便會侵犯著作權。 商標與仿冒 商標則是用來保護品牌名稱和標識,不涉及技術層面。如果你進行的逆向工程並不涉及該品牌的商標或名稱,也不製造假冒品,那麼就不會構成商標侵權。 以OOO的晶片為例,如果你進行逆向工程,並且僅僅是針對晶片的結構進行分析,而不涉及該晶片的專利技術或設計(例如,使用專利中的製程、材料或獨特的功能),則理論上不會觸犯專利法。然而,OOO的產品通常涉及高度的專利保護、商業機密、設計圖紙等,進行逆向工程會有相當大的風險。 如果你將逆向工程的成果製作為公開的分析報告並揭露,這不僅可能引發專利權的問題,還可能觸及商業機密法或保密協議的違規行為。 影片有沒有提到是誰的晶片?甚麼特殊結構做法... ![]() ![]() ![]()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25-06-22 12:00 PM 被 istanbul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
引用:
1.已公開上市的產品不受此規範管轄。 2.小米的晶片啊。 3.這個問題卡在是不是在台積電受美國管制清單的技術內容。 4.當事人是誰? 5.這是技術分析報導。 6.台積電製程並不是FIB/SEM的管制範圍,是小米的設計才是。 7.小米的設計跟誰有關?是跟美國的IC大廠有關,而不是中國。 所以,我認為這仍然不會有問題。 此文章於 2025-06-22 12:24 PM 被 沒問題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反正等著看, 要是有問題會上新聞... 蟾蜍宇宙厲害的地方在於贏學, 怎麼樣都是蟾蜍贏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只要是正式發售, 而測試方使用的是市場上取得的, 基本上並沒有涉及不法取得營業秘密 同時, 如果測試與發佈方並沒有直接購買手機, 那甚至連手機廠商的非逆向工程都觸碰不到(即便是實際購買也低機率會觸發這條件) 而營業秘密基本上是個P, 只能防家賊; 如果某個技術透過合理合法的分析手段就能夠還原, 本質上秘密性根本就不存在 結論是你家的法律顧問應該好好給你上幾課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2
|
就算真的是秘密好了
一個沒簽保密協議的人 有保密的義務及責任嗎? ![]() 即使無利害關係的第三方沒有義務及責任 秘密持有人也能從其他地方反擊 ![]() 此文章於 2025-06-22 02:33 P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28
|
引用:
這個要看說揭露到甚麼程度 如果連詳細的製程要如何進行野揭露了可能會造成營業秘密的侵犯, 但實質上, 這位的揭露範圍大概就是個半導體元件物理專業的大學或碩班學生就能理解的... 要是這樣就侵犯營業秘密, 那應該也沒有甚麼是不能不侵犯營業秘密的了 當台積電法務說: SEM FIB很貴, 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取得的, 而對岸要是提出切SEM/FIB/EDX不需要身分證查驗, 而且幾萬台幣就能開工, 其實台積電的訴求很快就沖掉了 (不具備隱密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