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37
					
				 | 我只能說,周董的粉絲都長大了,包括我自己(CD國中買到大學吧),而現在的年輕人也不買帳他的曲風,所以現在剩下一些死忠粉絲在擁護囉 林俊傑我覺得還蠻厲害的,曲風雖然也是有他自己的流派但還是有明顯的變化,我從當初完全沒聽他的歌,到現在好幾年過去就算沒聽他的歌有些歌還真的能朗朗上口,我認為他的歌一直有抓到這十幾年來市場主流 | |||||||
|  2016-06-03, 04:50 PM
			
			
	#21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5
					
				 | 充滿中國古味的那幾首~滿耐聽的! 東風破 青花瓷 菊花台 煙花意冷 周杰倫確實有一些不錯聽~ 創作差不多到瓶頸了~ | ||
|  2016-06-03, 05:05 PM
			
			
	#22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0 
					文章: 89
					
				 | 耍猴能年賺七億台幣,其實不簡單!! | 
|  2016-06-03, 05:14 PM
			
			
	#2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講到周董,那個出神入化二的電影廣 告很搞笑 搞得他好像是主角之一,可是鏡頭帶到的時候不到一秒吧,連臉都沒拍到 這是幹嘛?    | 
|  2016-06-03, 05:16 PM
			
			
	#24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您的住址: 晚上黑壓壓一片的那區 
					文章: 99
					
				 | 哪天周杰倫比現在朱立倫年紀還大的時候還在唱這些, 那就很奇怪了 要不要轉風格是一回事 但是 我覺得如果不轉變創作的風格, 那就幫忙寫詞曲 不用自己來唱吧 起碼找個年輕的來唱 比較對味 | 
|  2016-06-03, 05:50 PM
			
			
	#25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865
					
				 | 引用: 
 有人知道羅大佑怎麼了嘛? 是他的筆被老天爺收走了, 還是進化到凡人聽不懂的境界了呢.. | |
|  2016-06-03, 06:02 PM
			
			
	#26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341
					
				 | 好像一些創作型天王....結婚後幾乎靈感枯竭 像張宇也是,結婚後一首「月亮惹的禍」感覺2夫妻不太情願  | 
|  2016-06-03, 06:05 PM
			
			
	#27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109
					
				 | 周杰倫從99年出道,出道前其實也就有寫蠻多歌了(像吳宗憲的三暝三日),到現在已過了15年,現在他的歌迷也還是非常非常多,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了。他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不然以為只會耍帥能撐這麼久?這十幾年寫了多少好歌,連 megadeth 的前吉他手都說非常喜歡他的歌曲。當然絕對不是每個人都覺得他的歌好聽,他寫的歌也不是每一首都好聽,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說他不求進步什麼的,實在難以認同。 此文章於 2016-06-03 06:46 PM 被 oiqmlf 編輯. | 
|  2016-06-03, 06:44 PM
			
			
	#28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K 
					文章: 1,504
					
				 | 這位大哥您別鬧了,這兩位歌手純屬不同類型, 論歌喉,周不可能跟鄧比。 鄧也不可能跟周比創作實力。 但以曲風調性來說,鄧的曲風在當時是多變的, 還紅到日本連拿大獎, 周就那個調調,加上歌喉還是那個樣, 孰高孰低明顯可見,連想都不用想。 引用: 
 此文章於 2016-06-03 07:04 PM 被 substar999 編輯. | |
|  2016-06-03, 07:03 PM
			
			
	#29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425
					
				 | 引用: 
 當然不是這二位比,而是曲風就將歌手定型了...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ZDwIi-HofHY[/YOUTUBE]   | |
|  2016-06-03, 07:23 PM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