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文章: 702
|
引用:
應該是不會 門檻高還要遊戲支援 一旦玩vive的人一多,遊戲也跟著變多 有點像家用主機一樣,現在就分幾邊在站
__________________
電 車 男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6
|
引用:
vive最大的問題就是價位∼799美金的價位加上跑得動的電腦只有發燒友才會買下去...我預估它最多就賣幾萬台左右...連一半的研發費用可能都沒法收回 ![]() Vive的科技雖然最好,但是當年Beta還不也是比VHS清晰...Sony跟Samsung也不是沒有資金跟技術去做比Vive好的VR,但是他們卻只推低價位的產品,因為他們知道大部分消費者目前對於這種科技的預算最多就在200∼500美金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
當你眼前有一個紅色按鈕,按鈕旁邊寫著『別按,危險』時,你是不是像我一樣,會有一股想按下去的衝動? 此文章於 2016-02-27 07:33 AM 被 droganfly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37
|
反正第一代產品就是不要碰,肯定是貴且應用少,愛抓蟲的再買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
一堆媒體在炒作2016是VR起飛的一年,
在我看來去年的是Alpha/Closed Beta, 今年拿出來賣的也只是Open Beta, 離技術跟市場成熟還早得很. ![]() Google Cardboard大概會是建構成本最低的方案, 不過看起來就完全沒質感可言. HTC Vive光是眼鏡系統就要$799, 還需要花一堆錢升級硬體. 我還是認為PS4版的會是今年相對來說較成熟的方案. 此文章於 2016-02-27 08:33 AM 被 Stone Crab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Alantic Ocean
文章: 81
|
一切以遊戲為導向啦,
測試了我現在的電腦…根本不及格, 等個半年…然後升級電腦再入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89
|
老闆有錢沒關係
做事業積陰德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10
|
想衝的說,但覺得解析度有點低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這種頭戴式裝置,
對於使用者而言, 長時間舒適度將是一大考驗, 嚐嚐鮮可也, 一時興起願意花大錢買單的,畢竟是少數 ![]() 目前還想不出有何殺手級應用!??? 其他穿戴裝置也發展得很辛苦,例如:手環、GPS/智慧手錶 一直到當前結合運動健身APP, 才逐漸放量普及 ....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此文章於 2016-02-27 10:19 AM 被 strong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
引用:
我看到一堆線就知道不會多舒服... ![]() ![]() 不過任何行業似乎都是差不多的, 一開始先坑幾個冤大頭賺研發費, COSTDOWN之後才能變通路貨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2,590
|
引用:
你覺得一堆3A大作光是不跑VR不用970就達不到30張時 680接上VR跑同一款game要怎麼生出90張呢 nvidia自己都說了, VR要7倍的效能
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用擋簽名檔帳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