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oversky.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61
今天看到新聞說發明紅光 LED 在抱不平。
我還以為這早已拿了過說。
     
      
舊 2014-10-09, 11:17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sky.離線中  
sibake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引用:
作者Adsmt
事實就是三個日本人拿了諾貝爾獎,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無需吹捧。
不然請問中國人拿了什麼鳥蛋獎?


你這個物理神童又生氣啦,回去問問學校老師,看我講的對不對,

至於中國人呀你自己去查,免得待會兒你又不高興…
 
舊 2014-10-09, 11:24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baken離線中  
小書僮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6
底下有點嘴砲, 勿怪
我一直以為諾貝爾物理獎都是頒給一些對人類先進科技有重大貢獻的東西
然後是一般人無法看懂的項目(就是因為領先人類科技好幾年嘛!)

倒不是說LED不重要,只是覺得它其實也已經普及好幾年了,也太過民生了
有點像是發明了拉鍊的人,然後頒給他諾貝爾獎那樣
舊 2014-10-09, 11:31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書僮離線中  
sibake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00
引用:
作者weirock
田中耕一


據說公司在得獎後不知該把他放那兒,因為他也不在乎。

只好弄了一個抬頭送他,他一樣是上班下班回家睡覺,

更精彩的是公布名單後,還有一堆學者出來哭泣…

話說Noyori也被電視來講話,這老兄當年受邀來台演講,

一堆大頭講完都去跑去黑皮觀光,只有他老兄堅持要去業界參觀,

來到敝單位根本沒大頭在,只有我高中同學接待。
舊 2014-10-09, 11:33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baken離線中  
Andy84 v.2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821
法蘭西實驗室:大學生該不該讀原文書?

http://blog.yam.com/fasligand/article/13620220

我記得,那時候在BBS上面,有人舉例說,日本人就是因為所有的東西都翻譯成日文,因此英文很差。這樣的說法,完全忽略了,日本的科學,不但在亞洲,在全世界都是居於領先地位的事實。日本人的科學之所以發達,很有可能正是因為他們的科學全面日文化。所以,即使是技術人才都有最新的資訊可以取得,不需要受限於語文能力。

不只是日本,德國法國的科學幾乎也是全面德文化或者法文化。所有的新版英文教科書都有相當優秀的德法翻譯本。在臨床醫學界,所有的名詞也都有德文法文對照,醫生與病人不需要雞同鴨講。難道會有人認為德國法國的醫療技術落後嗎?說科學如果在地語文化,就會無法進步,實在是一件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

===========================

現在看起來還蠻有道理的。
舊 2014-10-10, 03:02 A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84 v.2離線中  
ALPHONSE2501
Major Member
 
ALPHONSE25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文章: 158
為何中國科學家至今同諾獎無緣?

引用:
2014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物理和化學獎紛紛揭曉。獲獎的有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科學家。然而,名單中仍是沒有中國科學家的名字。



學者表示,中國官本位的體制和鼓勵「尋求正確答案」的教育使中國科學家至今同諾獎無緣。
中國人可以說有很強的「諾獎情結」。今年諾貝爾獎預測時,預測獲獎的名單****現了四位華人面孔,得到了中國媒體的廣泛報道。報道都特別提到其中兩人是在中國國內受過大學本科教育,改革開放之後出國留學,做出了出色成績。

諾貝爾獎揭曉,四位華裔科學家沒有獲獎。中國媒體報道紛紛表示遺憾。
然而,即使他們四人這次獲得了諾獎,也是在國外研究的成果,不能說是中國科學研究的驕傲。

諾貝爾獎建立100多年來,雖然偶爾也有華裔科學家登上領獎台,但至今沒有一個中國本土的科學家獲此殊榮。這種狀況也不斷引起中國國內的討論和反思。
早在1996年,中國科技界的權威性報紙《中國科技報》就曾發表一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文章作者的結論是,中國未能贏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是中國科學政策上的偏誤造成,即科技政策上「重術輕學」。

在北大校慶100週年的聚會上,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對北大學生說:「獲獎與否關鍵問題是需要一個肥沃的土壤」。

中國土壤的條件顯然不夠。

曾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的經濟學家張煒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中國出不了諾貝爾科學家是體制出了問題。

「中國目前的體制還是沒有以科學家,以科學為本位,而是官本位。無論是資源的分配還是社會上對他們的承認,都是引導著科學家朝官本位的方向走。這就分散了許多科學家的精力。而且,在中國是科學家為官員服務,而不是官員為科學家服務。這是一個最直接的原因」。

他說道,每個中國科學家背後都有好幾個領導在領導著他。申請經費要找這些官員,他要得到這些官員的支持,否則很難做出成果。很多在海外學有成就的科學家回到中國,希望用中國的資源為中國做些事。結果發現要花費很大精力搞人際關係。不得不做一些官員喜歡的工作。被迫參加一些與科學無關的工作。

今天的中國能成功發射衛星,把載人宇宙飛船送入太空,下潛到數千米的深海。不過張煒指出,所有這一切並不是開創性的。而不過是在延續別人的理論,重覆別人的做法而以。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總體的科學發展的水平。


思維方法


中國本土難出諾獎科學家也同中國體制所鼓勵的思維方式有關。

張煒說,中國無論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提倡的都是「尋求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鼓勵學生按照他們的興趣創造性地提出問題。

他問道,如果在政治課,社會教育課等方面都要求學生循規蹈矩的尋找官方正確答案,又如何能想像學生們會在科學課上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呢?


偏見?


中國國內有一種說法,認為諾貝爾獎的評選存在意識形態偏見,也有說諾獎「重歐美輕亞洲」。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學者潘曉松表示,冷戰以來,諾獎的評選一直是跟著政治潮流在動,就是說全球的政治潮流朝哪邊波動,或者加上全球化以後的經濟潮流朝哪邊來動,他的關注點就往哪邊挪。

關注重點會變化並非沒有道理,不過說諾獎評選存在意識形態偏見或重歐輕亞恐怕站不住腳。前蘇聯曾獲得過十多項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而獲得諾獎的也有多名亞洲科學家。今年獲得物理獎的就是三名日本學者。

經濟學者張煒說,對科學家的評定,不敢說完全沒有偏見,但作為一個經濟學家,在國際上討論經濟問題的時候,這種偏見是不大的。諾貝爾獎總體來說,大家普遍認為是公平的。

他說,中國的問題是,從小到大的教育,妨礙創造性地思維。這種做法毀了兩代人。因此從這兩代人中要產生有創意的科學家難度極大。
( 撰寫:李莉)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4-10-10, 03:29 A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PHONSE2501離線中  
pcdvd.02@hotmai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549
拿中國和日本比 ? 根本就是懶覺比雞腿好嗎

如果撇除中國仿冒和學習外來技術的因素,論創新原創性,兩國的技術力至少相差50年,不說別的光光兩國國民素質就差的天差地遠,一個是會隨地大小便甚至被指正還無所謂的,一個則是多禮有自律的國家,兩國差多少你自己去看看.

題外話,樓上有位大大提供的資料我覺得有很對,日本和德國很多大學教科書根本就是本國語言,免去了克服語言隔閡的無意義能量消耗,事實證明了更能專注於專業領域,也能走出自己的路來.
舊 2014-10-10, 03:47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dvd.02@hotmai離線中  
silent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182
引用:
作者oversky.
今天看到新聞說發明紅光 LED 在抱不平。
我還以為這早已拿了過說。

也蠻好奇,是其他顏色的比較容易做出來嗎?

另外還以為諾貝爾獎通常只會頒給比較偏基礎研究或重大發展的啟蒙研究。
舊 2014-10-10, 07:45 A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lent離線中  
暴君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572
光線簡單來說就是人類肉眼可以看見的電磁波的波段,約380nm至780nm之間

藍光也是一種電磁波,而波長在人類肉眼可見範圍內,約450nm–475nm

電磁波長再短一些就是紫光,約380nm–450nm

電磁波長又再短一些,380nm以下的

那就叫做紫外線了,人的肉眼看不見

所以沒有什麼看不見的藍光

如果看不見,那就不是藍光,應該叫紫外線了


反過來說

電磁波波長比較長一些的就是黃光,約570nm–590nm

又再更長一些的則是紅光,約620nm–750nm

波長長到超過人類可視範圍,780nm以上的

那就叫做紅外線了



然後波長愈短的電磁波,通常能量就愈大,照射時也就愈容易對細胞造成傷害

所以波長極短的紫外線可以用來殺死細箘也是因為這種原理

這就是為什麼發光波長集中在藍色波長的白光LED

會有醫師認為比較容易造成眼球的黃斑部受損的原因了

此文章於 2014-10-10 08:35 AM 被 暴君 編輯.
舊 2014-10-10, 08:25 A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暴君離線中  
dami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15
引用:
作者pcdvd.02@hotmai
拿中國和日本比 ? 根本就是懶覺比雞腿好嗎

如果撇除中國仿冒和學習外來技術的因素,論創新原創性,兩國的技術力至少相差50年,不說別的光光兩國國民素質就差的天差地遠,一個是會隨地大小便甚至被指正還無所謂的,一個則是多禮有自律的國家,兩國差多少你自己去看看.

題外話,樓上有位大大提供的資料我覺得有很對,日本和德國很多大學教科書根本就是本國語言,免去了克服語言隔閡的無意義能量消耗,事實證明了更能專注於專業領域,也能走出自己的路來.


日本的家電手機還不是被韓陸打趴
日本男人不是喝完酒後都隨地小便的嗎?
日劇裡面一堆的
所謂有禮很表面吧
他們對二戰侵略還不是不道歉
慰安婦方面也不對台韓道歉
也就是小事有禮
大事失禮
舊 2014-10-10, 09:35 A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mi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