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10
|
引用:
拜託~當初政府遷台看到日本遺留下來的才傻眼吧,日本住址才是世界最瞎,台灣現在的設計已經很棒了,你說路名瞎,剛遷台能怎麼取,難道像基隆一樣用信一信二信三?難道這種就不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關內
文章: 1,072
|
引用:
信一二三四有什麼蝦,美國還不是叫第幾大道 馬囧天龍國英文路名還抄美國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87
|
引用:
照數字排才符合邏輯,找到一街要找二街就不難.如果加上井字規劃,直覺就會知道要找的路就在隔壁而已.有跑外務的都知道.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6
|
其實我覺得用開店類別來命名最實在
譬如過去家具街 牛肉麵街 書店街 等等.... 我以前剛來台北的時候 也是靠這樣來混 此文章於 2014-09-29 06:13 AM 被 yaohoung2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2
文章: 182
|
看圖還以為樓主想順便暗諷一下台灣馬路的品質...
細看一下其實還蠻平的就是。 此文章於 2014-09-29 06:15 AM 被 silent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3 您的住址: 府城
文章: 9
|
引用:
據說日本的導航機輸入電話號碼.....就會引導你到目的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光之幻境
文章: 1,303
|
引用:
開店類別是會換的啊, 例如光華商場,最早的時候可不是賣電腦的。 而且同行業聚集地也常不會只有一處, 例如台北市婚紗街,是該指中山北路,還是要指愛國東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光之幻境
文章: 1,303
|
引用:
台北市路名瞎不瞎跟剛不剛遷臺哪有什麼關係? 會取一些中國大陸的地名是刻意設計的, 看看WIKI就知道了: 『臺灣光復後的1946年,台北市政府以剷除日本色彩、便利記憶、紀念民族英雄、宣示三民主義與顯示政府首長為原則擬定改正街路名稱,新擬定的路名多數為清代使用的舊稱,一部分延續日治時期日本色彩較輕的町名(如位於蓬萊町內的蓬萊街,今撫順街),以及三民路、博愛路等訓示路名。 1947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將改不到兩年的台北街道名稱全部改為以中國大陸地名為主的街名,並由街廓範圍,改以線型道路為範圍。[5]命名的方式,以上述分界的經緯道路,將台北分為四大區,放大投射為整個大陸,依其原有大陸地名位置置用於相同區位的台北街道名。這些地名包含大陸之省份、大都市、名山大川(以路名為主)、城市史蹟(以街名為主),例如:東門外街依其東方位置改為徐州路,下奎府中街依其北部位置改為承德街(今承德路),八甲街依其西南方位置改名為桂林街(今桂林路),龍山街依其南方位置改名為廣州街。』 所以,改這種中國地名的路名可是經過規劃的, 但不知道是當時公務員吃飽太閒想找事做、還是為了討好中央政府, 才會把改沒多久的路名又再重新取一次。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您的住址: 晚上黑壓壓一片的那區
文章: 99
|
引用:
自己國家首都的道路名稱幾乎是別人國家的省稱 省會 地球上 有另外一個例子? 哪個比較瞎?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整篇看下來,你最瞎 ![]() ![]() ![]()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