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1,414
					
				 
				 | 
	
	
		
		
		
									  
 引用: 
	
 我覺得齁 直接說, "小朋友, 出門時告知家人去那兒了, 回來時和家人打個招呼,說我回來了 , 因為這樣家人才不會擔心...blabla" 比背半天"出必告,返必面" , 還不知道再講啥好多了 而且還簡單, 這才是問題所在 如你所說的, 有些是不合時宜, 那幹嘛全部背? 「老師,為什麼要背弟子規?」 「你背就對了,問那麼多幹什麼啊!你難道沒有聽過嗎? 不要問弟子規能為你做些什麼,要問你為弟子規做了些什麼!」 此文章於 2015-10-08 05:25 PM 被 以月為影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2
					
				 
				 | 
	
	
		
		
		
									  
		
		 引用: 
	
 正所謂己身不正,何以正人 要教小朋友出門時要告知家人等等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家人本身也有這樣的習慣 相信聽過身教重於言教的人應該不少 家裡其它人若習慣出門會告知給其它人 出去和回來也都會跟人打個招呼 那小朋友自然而然的也會學起來,不是嗎?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說實在的,別扯什麼腦神經之類的事 
				
		
		
		
		
		
		
		
			真要背,有太多古籍可以背,何必要執著在弟子規上 以剛聽到不知那年份的巧連智內容為例: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是建立在父母絕對是對的基礎上 但是父母絕對是對的嗎?不可能 有沒有父母會刻意曲解這段的內容,有可能 論語的內容都還有因材施教,跟罵弟子朽木不可雕也 相對之下,明朝後才冒出來的弟子規跟三字經,內容太過硬性規定,而三字經狀況比較溫和,弟子規可嚴重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67
					
				 
				 | 
	
	
		
		
		
									  
		
		 各位敬愛的至聖先師孔子  在培育"君子"時都先以身作則了 
				
		
		
		
		
		
		
		
		
		
			怎麼到了現代背弟子規就解決了? 古文大家觀點不同 徐志摩也贊成廢古文 要不要順便噴他 教育本來就是長遠之計 國內外教育方式從以前到現在 經歷過多少次改進 到了現在還是不斷精進 難道背弟子規有這麼神奇? 那學校大門都貼有禮義廉恥 看看國家官員就知道效果了 ![]() 此文章於 2015-10-08 05:48 PM 被 aabb 編輯.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 
	
	
		
		
		
									  
		
		 尊敬與尊重是要有分別的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師長? 要是台灣以往的教育有這麼厲害,今天我們大概是第一個上火星的國家...XD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 ![]() ![]() ![]() ![]() ![]() ![]() ![]() ![]() ![]()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南縣關廟~ 
				
				
					文章: 1,384
					
				 
				 | 
	
	
		
		
		
									  
		
		 引用: 
	
 這是對錯好壞的問題,不是行使權力之自由的問題 何況權力其實不在當事人身上,決定的是師長承擔的卻是學生 引用: 
	
 人都移民國外了還會管台灣的教育制度?吃飽太閒? 因為國民太爛了沒本事移民所以政府擺爛是可以被接受的? 引用: 
	
 你叫他孝順就會孝順?那麼簡單就好了 教育是一種引導跟理解,不是灌輸 沒特意叫學生背誦不等於要他違逆父母 有人這樣說嗎?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67
					
				 
				 | 
	
	
		
		
		
									  
		
		 順便說個笑話 
				
		
		
		
		
		
		
		
		
	
	--------------------------------------------------------------------------------------------- 胡適、黃侃這兩位學者,都拿電報說事兒。胡適是極力推崇白話文,而黃侃則摯愛文言文。 黃侃就在課堂上講了,這白話文與文言文誰好誰壞,其實不用多費口舌。比如胡適老婆死了,得發電報通知他,文言文說:妻喪速歸。4個字解決問題,用白話文得說:你老婆死了趕快回來。電報費貴一半。 胡適上課時也被問到拿了電報做例子,說是有一回有個學校請他當教授,因為他對那專業不熟,於是要回一封電報,他讓學生幫著想怎麼用文言文來回,最簡單的回法是:才疏學淺,不能勝任。於是,胡適就說了自己的回法:幹不了,謝謝。他總結說,有人認為白話文打電報費錢,不是同樣省錢嗎?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5 您的住址: 金一十大女支三 
				
				
					文章: 1,282
					
				 
				 | 
	
	
		
		
		
									  
		
		 各位這麼厲害 速速提出點意見 
				
		
		
		
		
		
		
		
		
		
			趁現在要選 告訴下任教育部長 你不照XXXX做 我們就不投你 這樣來的務實 不是只會高喊XX無用 卻提不出一點建設性意見 麻煩那些對弟子規內容這麼深切痛務的朋友 提點有用的建設 你認為小孩背誦甚麼最恰當 這時候就是各位發表胸中高見的機會 看你要引用中外前人先賢還是經典作品 還是最新科學或者理論 只要講的有理 篇幅夠長夠深入 理就在你這 講不出來就乖乖閉嘴 ![]() ----- 自己小孩教的好 背弟子規不影響結果 自己小孩不教 只想靠學校教 背不背誦 背誦甚麼內容 都不影響結果 背個弟子規可以扯到老遠 把問題無限上綱 在下佩服 ![]() 此文章於 2015-10-08 06:13 PM 被 lzarconlony1 編輯.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67
					
				 
				 | 
	
	
		
		
		
									  
		
		 在你面前我們怎敢關公面耍大刀   怕等下又叫我們移民了 
				
		
		
		
		
		
		
		
		
	
	我只知道教育方式 到現在也沒人敢說有最佳方案 你對弟子規的學習 因該去發表國際期刊 讓國外那些阿豆仔了解弟子規好棒棒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 
	
	
		
		
		
									  
		
		 引用: 
	
 你到底以為你是誰? 
				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