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331
|
引用:
古書上面都已經是最先進的醫學知識,西方科學到現在還是常常在修改內容 就連心肺復甦術都還會改版,真是落後!!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5
文章: 10
|
其實中國古代是很高科技又有智慧的
只是現代人比較腦殘看不起古代的東西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3
|
引用:
我舉的一些例子,想表達的是 不管是普世的價值觀,或是行之有年的檢驗方式 都不能被當作絕對正確的科學 專業一點?是要我把行醫期間醫案貼出來嗎...... 中醫專有名詞及理論有多少?我實在沒興趣在這一一提出並解釋 我光是提出中醫最基本的辨證論治理論,有網兄連去了解都不願意 就可以和我"討論"好幾篇了,不知道您在說我躲在象牙塔的同時 對中醫的辨證論治理論有去做了解嗎? 學中醫的人絕不是笨蛋,而你所謂的中醫師只顧賺錢一論 也相當的偏激與偏頗,說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不為過 進入中醫學院的時候,老師就有提過中醫要依照現今西醫體系發表醫學成果是有難度的 原因很多,我也懶得在此著墨太多,對此有興趣的網兄,可以自己查詢GOOGLE大神 常常可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中醫學研究報告 標題可能類似於 中藥方劑桂枝芍藥知母湯對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 內容則是 以桂枝芍藥知母湯給予XX例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服用 經治療多久後,顯效XX例,輕微改善XX例,無效XX例,總有效率XX% 這種醫學發表結果,根本就違反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精神 這只是中藥西用的研究結果罷了...... 我不認為這種形式的成果發表對中醫學有任何的幫助 這也不是傳承中醫學的正確管道 前面幾樓我有簡單提到檢驗中藥方劑的方式 一張方劑要精密研究可以延伸千百種變化 有哪個機構願意承攬下來這種研究 要個別中醫自己研究?真是想太多了 我還是照自己能力所及,照顧好自己的病人就夠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2
|
引用:
中國傳統醫療有句話叫「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中藥養性,下藥除病」 也因此流傳了不少「仙丹」的製作法 像葛洪的《抱朴子》就是當中最有名的古書之一 製作仙丹的材料很多種,鉛、汞、砷等等等 不少王公貴族真的吃下去了,然後就GG了 引用: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3
|
引用:
請重新看清楚我上面所說的 並非是預測病人十幾年後的結果 而是要清楚藥物的副作用,給病人吃了十幾年後,才發現藥物的副作用 是科學的體現?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2
|
引用:
那不是科學,而是神技,這樣的神技在中醫神話裡所在多有。 像《三國志》的魏書.華佗傳就有 佗:「君病深,當破腹服。然君壽亦不過十年,病不能殺君,忍病十歲,壽俱當盡,不只故自刳裂。」 士大夫不耐痛癢,必欲除之。士大夫不耐痛癢,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尋差,十年竟死。 類似的神話超多,有興趣自己翻。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3
|
引用:
引用:
感謝網兄再次完美詮釋差不多先生精神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7
|
引用:
![]()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3
|
引用:
這又提到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觀念 只要能用六經辨證體系辨出證來,就能開立處方 這就是 有是證,用是藥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3
|
引用:
反諷上面網兄的點在於,他自己貼了差不多先生的文章 結果他自己本身也沒做到實事求是的態度,剛好呼應他自己的貼文 如此而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