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Nicholas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1999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229
我的憾迅 8500LE+L565沒這個問題,
不知道大家的L565是不是也沒這問題?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lkh0624


我的也是
ATI 8500 + L465
我弟的憾迅 8500LE + L465也是一樣

我更慘
S2466N + 8500 一開機DVI根本沒作用
一定要用D-SUB才能看到開機畫面
直到進入WIN XP畫面DVI才會有訊號
所以我只好同時接DVI和D-SUB
進入作業系統之後再切換
     
      
舊 2002-05-22, 01:42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icholas離線中  
att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臺中大里
文章: 66
是的沒有錯都是 79.45 水平 , 79.45 垂直 . 只有在開機時的那 8 到 10秒鐘
, 過了進入作業系統就又正常 46 水平 , 75 垂直 你說怪不怪 , 所以現在我開
機時都切換到 TV 功能上 , 等到機身硬碟燈不亮時在切換到 DVI 功能上......

跟據 INX 17DT 的產品目錄說明 : 水平為 30 - 80 KHz
垂直為 60 - 75 Hz
頻寬 140 MHz
所以說遠超過這螢幕所能承受值
 
舊 2002-05-22, 06:43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tt離線中  
innch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tt
是的沒有錯都是 79.45 水平 , 79.45 垂直 . 只有在開機時的那 8 到 10秒鐘
, 過了進入作業系統就又正常 46 水平 , 75 垂直 你說怪不怪 , 所以現在我開
機時都切換到 TV 功能上 , 等到機身硬碟燈不亮時在切換到 DVI 功能上......

跟據 INX 17DT 的產品目錄說明 : 水平為 30 - 80 KHz
垂直為 60 - 75 Hz
頻寬 140 MHz
所以說遠超過這螢幕所能承受值


你是用ATi 8500 PCI介面的嗎??
我是用ATi 8500 64MB的顯示卡,不會發生這種狀況耶
舊 2002-05-22, 04:30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nnchen離線中  
att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臺中大里
文章: 66
我是 AGP 的不是 PCI 的 , 或許你的卡體質比較好吧
, 而我的卡體質比較差吧 , 好想換一片 IT-4600 問
題比較少 , .....................努力存錢中.............
舊 2002-05-23, 12:35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tt離線中  
innchen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tt
我是 AGP 的不是 PCI 的 , 或許你的卡體質比較好吧
, 而我的卡體質比較差吧 , 好想換一片 IT-4600 問
題比較少 , .....................努力存錢中.............


我有試過WinFast Ti4400
沒問題啦
請問一下你的8500是原廠ATi的嗎
舊 2002-05-23, 12:44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nnchen離線中  
PEER-HSU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1
Cool

大家都先安一ㄍ唷
我是這邊的新人(好不容易才註冊成功說) 歡迎大家多多指教

我是Inx客服部部門的
有關於本公司產品17dt 近日來已經被很熱烈的討論
本公司也已經收到許許多多的回應跟指教
特在此 向大家說明一些情況
dvi介面 是一種很新型的輸出介面模式
基本上 所有廠牌的所有型號的顯示卡 都還沒統一規格
不像vga d-sub就是15pin接頭那麼成熟統一
如果你注意去看 各廠牌顯示卡的dvi插座 都不盡相同
有18p.24p.27p.36p 有的接線甚至無法插進某些顯示卡
我們只能說 目前dvi的相容性及規格統一 都還有待觀察
包含ati廠牌(筆者自己使用7500)都承認.其實很多廠牌也承認
他的顯示卡在相容性方面並不夠好
所以會有不斷的更新driver的動作 提供ati的driver下載點如下
http://www.ati.com/support/driver.html

同時本公司產品 也一直在接受新的dvi顯示卡相容性的挑戰
目前 仍不斷在作修正修改 以配合不斷推陳出新的dvi介面 改進計劃分2部分
第一部份是韌體 當版本由第一批出廠的2.26更新到一定程度時
(例如2.50時). 目前已修改至2.35B
我們會公開邀請用戶寄回螢幕 便於修改韌體(update BIOS)
註:修改BIOS不是driver 無法在客戶端進行
第二部份是硬體 當所有DVI介面有一ㄍ公認的標準時(一定程度)
會公開請用戶寄回修改線路 屆時將公佈於本公司網站
這些都是為了因應不久將來DVI介面的市場變化(相容問題)
所作的權宜措施 而這些修改動作 用戶將不用負擔任何費用
本公司網站 http://www.inx.com.tw
目前線上報修尚未開放 但是以在進行規劃 敬請安心等候

我將會持續上此版版 加入大家的討論行列 歡迎指教唷 ^^
舊 2002-05-23, 02:14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EER-HSU離線中  
jiunnn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730
To PEER-HSU,你好:
首先聲明小弟目前並不是相關業界的人員,
所以有些訊息也許並不如真正從業人員的正確!

但就你所談到的DVI接頭尚未統一規格一事,小弟有些疑問?
據小弟所知的訊息,
如圖:

DVI接頭共分

[DVI-D]:純數位接頭,使用TMDS傳輸數位資料。
目前為了節省成本及因為尚未有大量大尺寸的
數位輸入LCD面板面市,所以都使用單組三通道
的TMDS傳輸,接腳數共需17PIN,在最佳條件下
可提供1280X1024 75Hz或1600X1200 60Hz之輸出。
若是將來更高解析度的數位輸入LCD面板大量面市
之後,則將有二組六通道TMDS的接腳,此時依然可
以使用原來的DVI-D接頭,也就是加入上圖中間六隻
閃紫色的接腳,所需接腳為17+6=23隻接腳,原先
DVI-D接腳數位部分定義有24腳可用,可以提供至少
1920X1080以上的解析度。

[DVI-A]:以DVI接頭連接,從DVI接頭的米字型接腳裡
取出相當於類比D-Sub的訊號接腳,此部份與傳統之D-Sub
類比訊號一樣,只是接頭是DVI-A不是D-Sub。

再來是
[DVI-I]:在一個DVI接頭中同時提供DVI-D及DVI-A兩種
接腳訊號,但並不衝突。

DVI規格如上所述,但為何你說DVI接頭未統一呢?

小弟只知道要使用DVI之TMDS必須支付一筆權利金給
設計出TMDS的公司使用其編/解碼電路(演算法)或
是直接向他們購買TMDS的編/解碼IC。
如果顯示卡是用他們的TMDS編碼IC,LCD也是用他們的
TMDS解碼IC,那是不是就會減少或不會有相容性的問題了?

另外小弟知道走數位傳輸的介面接頭有數種以上,如:
P&D
DFP
DVI
...
它們的接腳、接頭都不同,有些可以相容,有些就不能相容,
是否就是你所謂的DVI未統一的意思?
但就以目前市面可以買的到顯示卡,幾乎已經找不到
DFP或P&D之類了,幾乎都是以DVI接頭為唯一。
就算是sgi 1600SW它用的也是很特殊的36PIN DFP接頭,
而且訊號也不是DVI所用的TMDS,而是LVDS規格。

以上是小弟對於數位接頭的一些淺見,如有錯誤的地方,還請
PEER-HSU兄為小弟解謎一下,先在此多謝了!

....

此文章於 2002-05-23 03:48 AM 被 jiunnn 編輯.
舊 2002-05-23, 03:39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unnn離線中  
Qoo333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148
住"巷子內" 的行家哦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iunnn
To PEER-HSU,你好:
首先聲明小弟目前並不是相關業界的人員,
所以有些訊息也許並不如真正從業人員的正確!

....


住"巷子內" 的行家哦
舊 2002-05-23, 04:35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oo333離線中  
chenS->1438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新竹
文章: 4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iunnn
To PEER-HSU,你好:
首先聲明小弟目前並不是相關業界的人員,
所以有些訊息也許並不如真正從業人員的正確!

但就你所談到的DVI接頭尚未統一規格一事,小弟有些疑問?
據小弟所知的訊息,
如圖:

DVI接頭共分

[DVI-D]:純數位接頭,使用TMDS傳輸數位資料。
目前為了節省成本及因為尚未有大量大尺寸的
數位輸入LCD面板面市,所以都使用單組三通道
的TMDS傳輸,接腳數共需17PIN,在最佳條件下
可提供1280X1024 75Hz或1600X1200 60Hz之輸出。
若是將來更高解析度的數位輸入LCD面板大量面市
之後,則將有二組六通道TMDS的接腳,此時依然可
以使用原來的DVI-D接頭,也就是加入上圖中間六隻
閃紫色的接腳,所需接腳為17+6=23隻接腳,原先
DVI-D接腳數位部分定義有24腳可用,可以提供至少
1920X1080以上的解析度。

[DVI-A]:以DVI接頭連接,從DVI接頭的米字型接腳裡
取出相當於類比D-Sub的訊號接腳,此部份與傳統之D-Sub
類比訊號一樣,只是接頭是DVI-A不是D-Sub。

再來是
[DVI-I]:在一個DVI接頭中同時提供DVI-D及DVI-A兩種
接腳訊號,但並不衝突。

DVI規格如上所述,但為何你說DVI接頭未統一呢?

小弟只知道要使用DVI之TMDS必須支付一筆權利金給
設計出TMDS的公司使用其編/解碼電路(演算法)或
是直接向他們購買TMDS的編/解碼IC。
如果顯示卡是用他們的TMDS編碼IC,LCD也是用他們的
TMDS解碼IC,那是不是就會減少或不會有相容性的問題了?

另外小弟知道走數位傳輸的介面接頭有數種以上,如:
P&D
DFP
DVI
...
它們的接腳、接頭都不同,有些可以相容,有些就不能相容,
是否就是你所謂的DVI未統一的意思?
但就以目前市面可以買的到顯示卡,幾乎已經找不到
DFP或P&D之類了,幾乎都是以DVI接頭為唯一。
就算是sgi 1600SW它用的也是很特殊的36PIN DFP接頭,
而且訊號也不是DVI所用的TMDS,而是LVDS規格。

以上是小弟對於數位接頭的一些淺見,如有錯誤的地方,還請
PEER-HSU兄為小弟解謎一下,先在此多謝了!

....


資料詳盡豐富, 但圖檔一值看不到. 是否可再貼一次 "圖"
舊 2002-05-29, 12:49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S->1438離線中  
jiunnn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73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nS->1438
資料詳盡豐富, 但圖檔一值看不到. 是否可再貼一次 "圖"

YAHOO KIMO不知又動了什麼手腳,
容量稍微大一點的圖又看不到了!

原圖的連結如下:
http://tw.photo.yahoo.com/member/fc...dx=6&id=bha9000

或是直接到我的相簿去看:
http://tw.photo.yahoo.com/bha9000/ab1

....
舊 2002-05-29, 01:12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unnn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