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9 您的住址: 厝漢當然是龜在厝裡
文章: 223
|
引用:
我看不明白 你想表達說的意思耶~~~~~~~~~~~~~~
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你努力,都不一定會成功的世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1
|
引用:
那不能說是科技進步 只能說是偷工減料 以前隨便一台手提錄放音機的線路板大大一片整個都是電子元件 現在的機器線路板大概比百元鈔票還小 上面都是積體元件 聲音怎麼會好 有的人喜歡聽pm3 內容已經不知道壓縮到哪了 那根本就是有聲音而已 能算聽音樂嗎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流浪中.....
文章: 3,571
|
引用:
也不算是偷工減料啦 畢竟市場占多數的往往是便宜的機種 廠商也是要賺錢的 現在新入門的音響玩家很多跟他講 前級後級 AB類放大 都可能還不懂哩 更別提要去計算空間殘響 音波擴散 一類的問題 用CD一片一片換都嫌麻煩了 其它更講究的東西就不太能指望了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引用:
純類比儲存方式還有什麼呢 黑膠? 錄音帶? CD的PCM已經是用數位儲存了, 要放音出來一定有走過DAC ...說實在的目前應該還沒有可以把數位音訊"放"出來的方式吧 錄音一定是類比, 錄成檔案一定有走ADC, 然後可能有混音, 後製之間大量的失真或處理 , 再放出來一定又再走一次DAC, 放音一定是類比 這個方式已經可能有20年以上了 如果再更早我就不清楚了, 因為我可能還沒出生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春日山城
文章: 288
|
引用:
再加上廉價的幾百元耳機... 既然這樣的條件都能接受了,還強調啥音響配備? 有人會在意嗎?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33
|
引用:
不就跟論壇打屁消磨時間一樣啊 難不成有人期望在七八區習得深厚學問嗎?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1 您的住址: M的左端
文章: 96
|
引用:
拿故宮收藏的XXX國寶古董櫃. 跟大賣場$199的收納櫃PK哪個比較好用. 應該也是$199的會完勝.......................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2
|
引用:
哈哈哈 深度贊同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1 您的住址: M的左端
文章: 96
|
順便說一下.
現在的新品的音響. 單價如果不到3000美金以上的. 絕大部分 都是中國做的. 很多歐美音響的品牌. 都已經賣給大陸了. 或是跨國合作.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1 您的住址: M的左端
文章: 96
|
引用:
一般人. 看當年玩PC的阿宅. 大概也是差不多的感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