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引用:
某些軟體可以把整首曲子給cache起來再播放, (要錢的...) 理論上jitter可以更少, 也比較不受系統的干擾 (I/O , cpu usage之類的) 或許還原能力是一樣, 但播放出來是有差異的 (注意我說我是差異, 不是優劣)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2,353
|
我覺得,若有哪一套軟體讓人覺得真的MP3會變成FLAC的話,那就去用,但是fb2k就是沒那種能力,不需要幫他加身價,有一天我用 fb2k播音樂時,感覺這聲音好像跟從前聽的不一樣喔?可是我想到的是我的耳機大概有 run 開了,而不是fb2k那一天突然有神力幫我把 FLAC弄成多棒的聲音~
聽音樂,自己爽比較重要!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引用:
是播放 CD,還是播放硬碟上的數位音訊檔案?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0
文章: 1,748
|
我自己最近常用千千靜聽和foobar
覺得foobar聲音比較好 千千贏在歌詞很強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332
|
![]() 引用:
cache起來一樣會受系統干擾...尤其是I/O和CPU usage... 在Vista/Win7下面只要一般無損音樂重複聽的話資料就已經會被很多地方 cache起來了,不需要特別去開RAM來自己做cache浪費資源. 看看軟體RAMDISK速度爆快但是只要CPU usage一高一樣會卡住不動, PC本來就是複雜的環境真要不受干擾只有整個獨立出來變成數位播放器, 不過在下相信就算這樣還是會有人覺得播放器的電源不夠好,電路不夠簡單 ,線材不夠高級....等等一堆,這種issue只要遇到"人"都是無解...Orz
__________________
Es muss sein!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引用:
當然在這裡說的一定是"減少"影響而不是"沒"影響 這世界上有任何無干擾的影音傳輸嗎~ 有時候失真也不見得是壞事, 如果是壞事那真空管全都抓去打槍了 ![]() 最近近了USB DAC的非同步傳輸, 聲音真的有變化 所以其實我的電腦訊源光是USB這一關就被嚴重影響了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引用:
關於 oScARSh 提到的論述,業界人士與 foobar2000 作者 Peter 的回答: Load song into RAM, I know a program exists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引用: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 是這樣子的話 那可能SSD才是另外比較好的選擇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引用:
單純播放下,SSD 無法提升、改善數位音訊。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622
|
引用:
如果是這樣解讀,那應該誤解很大,除了程式可以執行預先載入,OS 也會執行 Cache 但如果這麼簡單就可以改變音色,那最簡單的測試就是同一首歌聽兩次,理論上第二次 OS Cache 後便不須讀取硬碟,音色會改變,但實際上沒有聽過有人反應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
已關閉簽名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