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4
					
				 | 引用: 
 左岸要滅台灣連飛彈都省下來了 漲價或是停電 很快經濟就搞垮了 | ||||||||
|  2011-03-28, 10:33 PM
			
			
	#11 |   | 
|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33
					
				 | 承受的了,或承受不了,我覺得那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台灣人承受不了因為電 費上漲,其所導致的高物價的社會。 一度電漲四元,不是只有你家的電費漲而已,而是所有商品的製造成本都會跟著 漲價的,畢竟現在任何的商品,都和用電脫不了關係,生產包裝要用電,生產商品 要用電,一堆四元的成本加進去算,這種物價誰受的了啊。 也因為電價影響實在太大了,所以也只有最便宜的選擇,沒有最安全的選擇了。 如果哪天台灣廢掉能生產最便宜電價的核能廠時,我覺得很多人都可能要先擔心 自己的飯碗在不在了,因為高電價絕對會讓很多產業出走的,畢竟高電價會讓 許多產業的生產成本提高,這會使得他們的利潤變少許多,而為了獲得更好的 利潤時,他們也就只有出走到低電價的地方了。 此文章於 2011-03-28 10:35 PM 被 升龍霸 編輯. | ||
|  2011-03-28, 10:33 PM
			
			
	#12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這個要跟那些說 為何德國能,台灣不能 的 東西 說~  | |
|  2011-03-28, 10:51 PM
			
			
	#13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87
					
				 | 引用: 
 蓋之前難道就沒考慮過相關風險嗎? 既然日本台灣風險較高,但還繼續蓋核電廠 啟不表示在日本台灣核電廠的重要性比其他國家更高嗎? | |
|  2011-03-28, 10:59 PM
			
			
	#14 |   | 
|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渾沌避難所 
					文章: 1,201
					
				 | 問個外行問題~ 挖個大洞讓核電廠蓋在地底下會不會卡安全?   好像礦場也能挖個幾公里深吧? 出了事好歹埋一埋也比亂飄亂流來的好? | 
|  2011-03-28, 11:11 PM
			
			
	#15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13
					
				 | 緩不緩建核電廠有差嗎??  先廢核彈再來説嘴吧...現在想想那些鄉民說不定是被人本之流的人利用霸了... 大家認為會不會有糧食戰爭? 資源戰爭? 在該死的資本主義下獲利的那群投機客把市界稿成甚麼樣子了....下一次的世界大戰應該就是核蛋飛來飛去了吧...核電廠應該只是小咖... 此文章於 2011-03-28 11:12 PM 被 虛心受教 編輯. | 
|  2011-03-28, 11:11 PM
			
			
	#16 |   | 
|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渾沌避難所 
					文章: 1,201
					
				 | 引用: 
 WWIV只剩棍子跟石頭...  | |
|  2011-03-28, 11:15 PM
			
			
	#17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 
					文章: 428
					
				 | 每次看到這種議題,都會想到這段    結果Tony就把它做出來了  但依目前的技術  
				__________________ 小薪的GMail:  小薪的LINE:  小薪是公的不是母的 | 
|  2011-03-28, 11:26 PM
			
			
	#19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0 
					文章: 201
					
				 | 要不要停核能,目前我沒有意見,畢竟核能發電是兩面刃, 有極大的好處,也有極大的後遺症。 http://www.aec.gov.tw/www/service/q..._04_2_print.php 但是請某些沒有知識又沒衛生的人,先看一下上面的網頁, 核能目前只佔台灣發電約18%,再來酸沒有核電,電價會有多貴多貴… 說人家沒有查証就支持廢核,那你查証了、思考過了嗎? | 
|  2011-03-28, 11:54 PM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