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1,175
|
車廂內感覺有點窄
軌距跟北捷不一樣嗎?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394
|
引用:
這是中運量 跟文湖線類似 內部設計比文湖線好多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235
|
很可能是中運量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引用:
台北捷運本來就有中運量、高運量的分別 環狀線是中運量的系統架構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Philips LCD 前
文章: 211
|
維基上的資料
北捷只要是鋼軌的系統都是採用標準軌 個人還滿討厭文湖線各車廂獨立不相通的設計 此文章於 2014-07-19 10:31 PM 被 puremax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17
|
感覺還不錯
適含 中永和 板橋 三重 新莊 五股 新店間的通勤 車內設計看起來不錯 不過連接部分兩旁那格子不知道是幹嘛的@@ 監視器有點突出 車門旁的扶手還不錯 妥善利用空間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092
|
只要不要做那種連軌道 也不能互通的鐵鬼 就就甘心了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622
|
引用:
環狀線是首次中運量用鐵軌,應該是和現有台北捷運的都不通用 目前台北捷運中運量也只有一條,就是木柵-內湖,原本龐巴迪是要以文山線作為起頭來標這條環狀線,結果後除了啟用後問題一堆,也沒標到環狀線
__________________
已關閉簽名檔 此文章於 2014-07-19 10:44 PM 被 dmwc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4
文章: 286
|
分兩種軌道
運量較低為什麼不選擇減少車廂? 一樣選用高運量軌道 未來搭乘人數成長 加車廂就能解決 現在多弄一個中運量軌道 未來搭乘人數成長 可能要靠加班次、加車頭及車廂才能解決 車頭跟車廂的價差應該是好幾倍吧 ![]() 不是很懂 有沒有專業的人解講一下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y 2013
文章: 0
|
無人駕駛列車若地震來時會自動停駛嗎? 還是得靠行控中心的人員來操控讓列車停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