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1,311
|
引用:
先說了兩種到底差在那, 偶也不知道, 所以偶花了一點時間去 google 了一下, 得到以下三類的資訊. 1. 以 wikipedia 來說, 這兩者沒有分別, 搜尋 Quantum Mechanics 或者 Quantum Physics 都是到同一個主題. Quantum Mechanics 2. 同時偶也用了 google 的字典搜尋功能, 分別找尋了兩者的定義, Quantum mechanics Quantum Physics 基本上就本討論所出現的內容來說, 根本人所能理解的範圍來說, 這兩個的解釋也是一樣的. 3. 偶也用了 google 最基本的搜尋功能, 同時搜尋了 "Quantum Physics"#"Quantum mechanics"#"difference" 來看看有沒有類似的相關討論. 偶看到的以針對這兩者不同做討論的有兩則. http://www.physicsforums.com/archiv...p/t-113809.html http://www.physicsforums.com/archiv...hp/t-90002.html 根據這兩篇討論, 這兩者則是在廣泛的使用中, 有沒有差別, 要看使用的人本身有沒有意圖要用來意指不同的內容, 不管事在深度上還是廣度上的意義, 而事實上也是有人並不在乎這兩者的分別, 而是把重點放在實際的內容上面. 綜觀以上基本的搜尋, 還有目前本版討論的內容來看, 爭辯 Quantum Physics, Quantum mechanics 有什麼不同是沒什麼意義的, 因為根本還沒有人在內容上, 有敘述到有需要分辨兩者不同的需要. 有些人提出兩者不同也只是想說類似, "物理" 跟 "基礎物理" 不一樣, 但是根據本討論沒有意義, 因為本討論的的內容其實大概兩者都還夠不上, 差不多就 wiki 裡面兩者沒有分別的水平而已. 所以偶認為對兩者意義不同有很強認知的人, 應該以實際的討論的 "內容" 來做出到底所指的不同處在哪, 不然其實不管同與不同, 都是在 "打嘴砲" 而已, 對於本討論的 Quantum Physics 或者 Quantum mechanics 來說沒有任何內容上的意義. 此文章於 2008-03-19 02:14 AM 被 Cudacke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猛然看到自己的名字,還真是嚇了一跳…(記得我雖然想過但沒有在這一串發文啊?)
高深的討論我插不上嘴,但有一件低淺的事有少許意見: 請不要動不動就說哪一個學說死了之類話的好嗎… 不知道是不是現在流行,偶而總是會看到這種口吻,感覺總不是很好… 牛頓力學,雖然我們也都知道它的侷限性;但在某個範圍之內,還是可以應用的很好的,不然我們中、小學教它是教心酸的嗎…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看得更遠」。雖然是一句出處不明的話,但我仍認為,這是一個科學研究者、愛好者亟需補足的心理要素… 以上。 請繼續。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
又要花時間回答問題了:
我舉出Quantum physics 跟 Quantum Mechanics 不同. 不是在嚴格比較這兩個英文的不同. 我是說授課的內容不同. 用常見的 Quantum physics 的教科書來說好了 我舉底下幾本: Richard L. Liboff : Introductory Quantum Mechanics Stephen Gasiorowicz : Quantum Physics John J. Brehm and William J. Mullin :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以上都是常見的大學教量子物理的常用書. 有這些書的人去翻翻看, 然後量子力學的常用書是 J. J. Sakurai : 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R. Shankar :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這些書中有不少章節內容是重複的, 但是切入點是不同的. 比方說 同樣都是 介紹Angular Momentum, 我幾乎沒見過有大學部老師教 CG coefficients的. 又或者time-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 也甚少見到老師在大學部裡教. 即便這些都屬於量子的理論. 但是教學上還有分成程度的. 所以很自然的看到問題時, 還是會說 喔那是量物的問題 或者說喔那是量力中學到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1,311
|
引用:
所以說根據你目前所指的差別, 就是 "物理" 與 "基礎物理" 的差別, 但是對於目前實際上討論的內容來說, Quantum Mechanics, 還是 Quantum Physics 沒有意義. PS, 就連你舉例的其中一本 Quantum Physics 的書, "Richard L. Liboff : Introductory Quantum Mechanics" 本身書名都不是用 Quantum Physics. 所以說明了以目前這兩個字眼在此的使用狀況來說, 除非為文者已經提供足夠的 "內容", 足以表達他用這兩個字眼意義上的不同的需求, 不然單單討論這兩個字眼的同或異是沒有意義的.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LCL
文章: 400
|
引用:
沒限制?這句話問題很大... ![]()
__________________
Magia -arrange ver - 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 ED https://www.evernote.com/shard/s160/sh/ee1f2191-2d41-4a57-92fb-df839033d0ab/29d0879e95296b63bf01054f12eae6ee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
引用:
其他的恕刪 就以這段好了, 你應該不會不認同說 : 理論終究還是要靠實驗來驗證吧 ? 我的訴求就是這個, 不管你的理論是如何, 最終仍須要實驗來證實的. 假若你的理論中 沒有可以被觀測到的項目. 那麼要實驗學者如何可以觀測 ? 不能被觀測如何能被信服 ? 我不認為你所謂的名聞遐邇的物理學家 作的事情跟我的看法有何不同. 當然不能否認的, 有時是因為實驗還不能達到足以驗證科學家的想法的階段. 但那樣的理論有哪一個是得到諾貝爾獎的呢 ? 有哪一個是被篤信為全然無誤的呢 ? 我以為是沒有. 可否請您舉出一個例子來呢 ? 也許我的"嘴砲"兩個字是過頭了點. 但是科學講求實事求是的. 一字一句得要有事實的佐證才行. 我其實只要簡單的問說 你能不能提出一種方法讓我們能觀測到現今宇宙外的宇宙 ? 如果你不能其它人也不能 而理論本身也不能. 那這樣的理論要誰來承認 ? 當然, 有不少理論在提出當時也是因為實驗精度不足而無法證實的. 但理論的本身有提出一些可行的證實方法供後人驗證的不是嗎 ? 事實上 現今的宇宙大小 隨著實驗儀器的進步與理論的推波助瀾, 每幾年就會有些修正. 在這樣的情況下, 你能如此肯定的告訴我 460 億年就是宇宙的大小嗎 ? 來看看這句話好了 ""而且平行宇宙並非是嘴砲,目前的觀測證據支持空間無限大,這不只是理論的支持,還有觀測證據的支持。"" 目前的實驗證據支持空間無限大, 但這樣就表示有平行宇宙了 ? 這是我沒有慧根嗎 ? 還是說有平行宇宙的觀測證據? 可以給個期刊索引嗎 ? 我並沒有否認你說的 狹義相對論中不能引入引力場 的論述. 事實上有看過 John Wheeler的Gravitation 這本書的人都知道. 裡面有一個章節就從數學的角度介紹了. 為什麼在狹義相對論中引入重力這個場會導致失敗(很抱歉我也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恰當). 但你似乎表現得很理解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 所以我趁機提問說, 如果廣義相對論認為兩個星球(A與B)相對遠離的速度超過光速是必然 那麼A星球上的人能夠知道有這麼樣的一個B星球存在嗎 ? 它們(A與B)該要如何相互溝通 ? 好比我們都說 離地球越遠的星球 遠離的速度越快.(<== 這句話經常會聽到) 目前有任何觀測上的證據指出, 天空中的哪一個星體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遠離地球了嗎 ? 他的編號是 ? 如果目前還沒發現, 則雖然理論上是可以存在的. 請你不要就當作是必然. 磁單極在理論上也是可以存在的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找到 所以也沒有人說磁單極是必然存在的. 我並不是要來找查 我只是就我微薄的所學 提出我的見解. 畢竟 重力理論尚未完備. 沒有任何一種說法是嚴格上正確無誤的. 任何試圖解釋重力的理論本身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套用常見的術語 這些都是 Research in Progress. PS: 您也可以給個期刊索引讓我去看看吧. 可能我的認知離這個領域的最新進展太遙遠了. 歡迎您的討論 我有錯誤的認知也請不吝指正. 此文章於 2008-03-19 03:31 AM 被 奶油銓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4
|
引用:
只針對這一段來回,其他恕刪。 superluminal space expansion是由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式子及紅位移的觀察結果導出來的結論,而你所提的「無從溝通,所以無從證實」的問題,事實上只說明了一件事:在遙遠的宇宙有一個點,superluminal space expansion理論說因為空間的擴張讓那個點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遠離我們,所以我們並沒有辦法對那個點作出觀察﹝要注意的是是因為空間的擴張才超越光速,並不是物體本身以超光速在移動﹞。你的問題可以合理地提出一個結論並闡述:我們永遠那邊是不是真有一個星體。但是你的問題並沒有辦法從數學上去說明superluminal space expansion這個理論哪裡不對。因為重點不是那邊有沒有星體,而是空間本身是不是在擴張。 此外,個人覺得拿magnetic monopole來做為例子說明「理論上是可以存在,但是因為沒有實驗證明,所以不能說是必然存在」是不太恰當的。如我上面所述,superluminal space expansion並不是一個單從假設出發去構築出來的理論。廣義相對論說明了宇宙本身不是靜止的,加上紅位移的星體遠離觀察,從這兩者可以驗證的基礎出發才有了superluminal space expansion的結論,只是這結論帶有「無法觀察」的原罪而已。而magnetic monopole則是在目前仍不完整的粒子理論中一個很方面的概念,目前的粒子理論並不是說理論上有magnetic monopole存在,而是如果確實存在的話,剛好可以填補目前粒子理論所欠缺的不完整的部分。這兩者之間,我想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
![]() 引用:
對嘛 所以妳們為什麼不能就直接的告訴 refe兄, 廣義相對論不能解決他問的那個問題. (就是我說的兩個星體相互遠離的速度超過光速時, 根本無從得知對方是否存在這件事情, 這樣簡化的問題根本就在狹義相對論的適用範圍裡)這樣不是簡單明瞭嗎 ? 我並沒有質疑你一再重複的superluminal space expansion 有錯誤.我對廣義相對論只有粗淺的了解, 如果因為空間擴張這樣真的導致了宇宙中某個孤立的星球相對於任一個慣性作標系的速度大過光速, 這樣狹義相對論不就是垮台了嗎 ? 這樣的設想不就是從廣義相對論出發然後直接扼殺了狹義相對論嗎 ? 這有超出狹義相對論的適用範圍嗎 ? 我想沒有吧. 另外你也提到是空間擴張超過光速, 但星球本身相對於慣性座標系的移動則沒有. 那這樣又為什麼會有 兩星球遠離的速度超過光速的解釋呢 ? 我的論述是: 兩個各自相對於慣性座標系速度小於光速的質點A與B 自A上面觀測B的運動速度恆不大於光速. <== 這個論述不需要引入廣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足以. 但這樣不就跟橡皮筋的例子有所牴觸了嗎 ? 例子很難有完美無瑕的. 請多包涵. 我腦子裡想拿來對比的例子有不少. 但是我的所學還是不足. 無法舉出合適的例子 貽笑大方了. 應是要說的話 一般教科書上用來舉重力造成空間扭曲的例子都是用重球放在沙發上的圖例, 又或者介紹原子模型都會用 行星模型 這些不也都不完美嗎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24
|
引用:
說到重點了,事實上就是他所提的問題超出了狹義相對論的範圍。原因就在於前面Adsmt兄前面提過的狹義相對論沒有考量到重力。重力會造成空間曲率的改變,所以遠方星體的座標系跟我們的座標系都不是慣性的,用一句話來總括狹義相對論跟廣義相對論的差別就是:狹義相對論處理的對象是inertial frame of refererence,廣義相對論處理的對象則是accelerated frame of reference﹝座標系在加速而非慣性﹞。也因此狹義相對論並沒有垮台,而是狹義相對論只是廣義相對論的特例而已,如同牛頓力學是相對論的特例一樣﹝或許說approximation會比特例好一點﹞。而在處理這個問題上,因為問題牽涉到大尺度的重力因素,狹義相對論不足以解釋而已。 引用:
同上,座標系本身就不是慣性的,在廣義相對論裡物體相對於本身所處座標系的運動也是不會超過光速的。造成擴張速度超過光速的原因不是物體本身的運動,而是不同座標系加速的不同。而因為擴張速度超越光速所以我們在自己的點上也就不會有觀測到「超光速」這件事,因為根本什麼都觀測不到。這是相對論裡面對「事件」的定義,一個事件是要能觀測到、能被觀測者轉換為用自己的座標系來分析的東西,它在自己的座標系裡的物理意義才能被確定,相對來說,既然觀測不到,那在觀測者的座標系裡自然不會有「超光速」這種違反狹義相對論的東西存在。這就是廣義相對論最大的突破,把觀測者拿掉,完全從一個全知的觀點,僅以重力來分析整個宇宙。 引用:
其實我提出magnetic monopole不是恰當的例子這一點不是想探討任何一個thought experiment或model能多貼近事實的問題,而只是想在「為了填補新理論不足的部分所以加入一個新的、未被證實的概念」﹝magnetic monopole屬於這一種﹞,以及「這理論是建基在現有事實及理論上,只是它所推導出來的結果現階段沒有實驗能證實」﹝superluminal space expansion屬於這一種﹞這兩點之間作一個區別罷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嗯~ 多謝解說, 只是"所有可能那麼多個"就是我的疑惑, 因為可能性真的是多到爆了. 任一可被機率描述的事件幾乎都在這個範疇. 而不同可能性下去延伸的宇宙也肯定不同. 例如, 樂透開獎, 可能出現的結果, 可能有(42選七)這麼多種, 而不同種結果對後續世界的 變化也會不同(例如 頭獎得主不同, 他們的後續發展也絕不一致) 時間延伸下去, 各種現象加承 其實就算是有限,那也該會幾乎是近於無限大的數字了. 忽然想到 火影忍者 佐助的老哥 宇智波 鼬 跟 他 講的一句話 : "每個人都活在他認知的世界裡." 或許一百年後, 人類會發現現在對宇宙的理論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