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樂軟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企鵝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22
回到主題:
以前買過便宜的片子 含運費合台幣約在600以內.
    

這是Jazz&Blue的片子,喜歡與否看個人音樂性. 只是台灣要賣二倍實在....所以才提出來
     
      
舊 2003-02-17, 02:59 AM #1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企鵝離線中  
企鵝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2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矮子喬登
傳統的stereo其實是一種比較"能夠"符合現場(不論是live 或錄音室)效果的方式.依不同的硬體設備.適當的調整.可以適度的重現錄音當時的情境.而multichannel的方式基本上與錄音現場的情況就有所出入.雖然目的上與stereo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重現真實的聲音.但是其硬體設備的需求與stereo並不盡相同.是否能符合其規範又是一個問題.而stereo行之有年.至少.就目前為止.應該是比較普及且平易近人的方式.

這點可能要與喬登兄討論一下
錄音室一般是32軌以上收音,再由錄音師經過混音輸出為立體聲的,錄製成母帶.
那母帶為什麼不是32 channnel呢? ,因為用戶沒有32個喇叭,取樣出的容量會超大,商品化也有固難,而立體聲可在實際應用得到合適的點.

stereo與multichannel兩者其實個人不太喜歡直接用二分法去斷定那個是最佳的.而討論不是Yes或No的問題.而是了解到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應用環境.

Stereo在環境有適當的空間(就是家庭劇院夠大時30平方公尺以上),也可產生不錯的音場空間感,但小空間時就沒有效果, 而multichannel為補足小空間無法產生的空間應音場而設,但也會產生太明顯的方向感,所以大家才反射板,吸音板,無所不用,只為達成最佳 "音樂劇場空間自然迴繞" 的感覺.
 
舊 2003-02-17, 11:16 AM #1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企鵝離線中  
矮子喬登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03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企鵝
這點可能要與喬登兄討論一下
錄音室一般是32軌以上收音,再由錄音師經過混音輸出為立體聲的,錄製成母帶.
那母帶為什麼不是32 channnel呢? ,因為用戶沒有32個喇叭,取樣出的容量會超大,商品化也有固難,而立體聲可在實際應用得到合適的點.

stereo與multichannel兩者其實個人不太喜歡直接用二分法去斷定那個是最佳的.而討論不是Yes或No的問題.而是了解到如何建立適合自己的應用環境.

Stereo在環境有適當的空間(就是家庭劇院夠大時30平方公尺以上),也可產生不錯的音場空間感,但小空間時就沒有效果, 而multichannel為補足小空間無法產生的空間應音場而設,但也會產生太明顯的方向感,所以大家才反射板,吸音板,無所不用,只為達成最佳 "音樂劇場空間自然迴繞" 的感覺.
企鵝兄.依據小弟的了解.32軌並不是指32聲道.也不表示有32支mic的收音.而是指分頻點的數目.然後再分別調整各個頻率.然後混成stereo.
當然.stereo與multichannel視個人喜好.並無所謂對錯的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前音響界也發展過多聲道的設備.5年級的朋友或許還記得.民國60年左右.當時四聲道是很時髦又流行的玩意兒.當時山水.海頓可是頂有名的牌子呢!
不過.流行過後.免不了遭到淘汰的命運.當然.這個與sacd的multichannel不能相提並論.不過.stereo依然是主流.
multichannel或許是為了重現更"真實"的音樂表現而設立.但是否與小空間有關?這點小弟持保留態度.小空間除了低頻的重現為其天限外.不見得音場的重建會比大空間來得差.事實上.越是大空間.為了控制適當的殘響時間.對於直接音.反射音.繞射音所下的功夫.吸音.擴散.場地的整建.其複雜的程度可能遠超過您.我所能想像的程度.
而小弟的意思.最主要在於現場的重建.音源主要來自於前方.這一點是與stereo符合的.至於multichannel當然出發點也是一樣的.不過其器材.規格的限制與費用.可能比stereo要高出不少.所以.現階段來說.同樣以sacd為訊源.stereo要比multichannel來得實際且可行.當然.科技的進步一日千里.也許.不久的未來.multichannel的流行是指日可待的.
舊 2003-02-17, 01:57 PM #1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矮子喬登離線中  
矮子喬登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03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osmoboy
這點我倒有點不同的看法。我也覺得音響的最高境界是「重現演奏當時的情境」,問題是:聆聽者的位置該擺在哪裡呢?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聆聽音樂會或演唱會的經驗,也都知道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票價越貴,所以我們應該可以假設「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聆聽效果越好」。不過在現實生活裡,再怎麼靠近也得有個幾公尺的距離,才不會干擾樂團跟指揮的運作,如果以最前排的位置來說,聲音的來源大部分都來自前方,所以說「兩聲道播放最接近坐在最前排聆聽的效果」是合理的。

但接下來問題來了,「最前排聆聽的效果」是否等於「最佳聆聽的效果」呢?如果聽眾是坐在指揮跟樂團之間,或甚至直接坐在樂團裡面,這種在現實生活不可能存在的位置的話,聆聽效果是否會比坐在最前排聆聽來得好呢?如果不會,那當然就沒什麼好說的;但如果會的話,那這種效果很明顯就不是兩聲道音響所能處理,而是非得使用 Multichannel 不可的。所以我一點也不覺得 Multichannel 的方式與錄音現場的情況有什麼出入,問題只在於「聽點」不同而已。

下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哪裡才是最佳的聆聽點?我想這純粹是個人喜好的問題,有人喜歡遠觀,有人喜歡身歷其境,不能因為過去的玩家都用兩聲道方式聆聽,就否定多聲道的價值。再說,過去都用兩聲道聆聽的主因是大部分的 CD 訊號都是兩聲道的,強迫灌水成多聲道確實毫無意義,如果訊號已經是多聲道,卻硬要再濃縮成兩聲道,好像也不合常理。至於到底哪一種規格會勝出,現在預測似乎還嫌早,但從最近發行的 SACD 跟 DVD-Audio 都紛紛加入多聲道訊號來看,Multichannel 暫時似乎是佔了上風。

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是比較喜歡「身歷其境」的,所以我對 SACD 的投資會集中在 SACD Surround,如果真的要聽 SACD Stereo 的話,先用 CD upsampling 頂著就是。最後想請教一下:您週遭的朋友在聆聽有 5.1ch 訊號的 DVD-Audio 時,是否還是一律切回兩聲道 Stereo 模式聆聽呢?

P.S. 小弟知識淺薄,確實沒聽過 Naxos 這兩張 SACD,可否提供一下其基本資料(編號、指揮、演奏者等),等我訂的「The Penguin Guide to Compact Discs and Dvds Yearbook, 2002/2003」到了之後再來查查看到底是錄音失敗還是演奏者搞砸了。當然,如果有哪位網友能夠先分享書中的內容就更是感激不盡了。
1.在國外.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不一定越貴喔.而且""假設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聆聽效果越好""這點個人也持保留態度.
2.當然.個人的喜好不同.所以聽覺這種很主觀的意見實在也沒什麼好討論的.至於stereo與multichannel的問題.上一篇與企鵝兄的討論中小弟已經把想法說出來了.如果說.錄音的技術上原本就是以multichannel的方式錄製.而硬體設備又能夠符合要求.當然也會有佳作的出現.但是.現今能夠買到的軟體.似乎原來就不是以multi的方式錄製的.remix出multi的效果恐怕也很難說好或不好.至於以cd 升頻的技術來處理.恐怕與sacd的效果又差上一點.這點可能Ken.W.兄比較清楚.畢竟.升頻的聲音我聽得不多.而且.恐怕是負面的意見佔多一點.
3.週遭的朋友幾乎沒有以dvd audio為訊源聽音樂的.包括小弟在內.雖然軟體也買了幾張.但是.真正滿意的還是只有pioneer送的那張.
4.naxos這兩張是滾石代理的.
舊 2003-02-17, 02:27 PM #1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矮子喬登離線中  
企鵝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2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矮子喬登
企鵝兄.依據小弟的了解.32軌並不是指32聲道.也不表示有32支mic的收音.而是指分頻點的數目.然後再分別調整各個頻率.然後混成stereo.
....


喬登兄:
分頻點的數目,好像有點疑問,沒有什麼錯誤,但也不完全對,再請教錄音室朋友看看好了.

不過回到SACD中的HD層的問題.
請教喬登兄 或其他網兄,SACD片子 是
  1. multichannel片子(內含Stereo資料) 播放多聲道
  2. Stereo片子播放二聲道
這二項只考慮前方二主聲道時何者流量值較高呢?
或是使用上聲音的感覺如何呢?

該層目前來說都是只有DVD-5 =4.7GB , 而multichannel片子因為含有Stereo資料區,理論上可存放的空間應該比Stereo小才對 ,目前手上SACD only又是STEREO的只有以下這片(這種超低規格的SACD還真的很少) 全部時間:39分26秒


而一般有無資料在讀取面大概都可看得出來,但也有的看不出來的或是滿檔片子.
看這片的資料項,實在看不出資料區段.而且該片也沒有CD層阻擋. 看SACD only multichannel片子也是看不出資料區塊.


不知道是否有網兄了解這方面流量問題.
謝謝

如果Stereo可以取得較高的流量的話,那反而重音質的人應該以Stereo取向才對

此文章於 2003-02-17 06:21 PM 被 企鵝 編輯.
舊 2003-02-17, 06:13 PM #1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企鵝離線中  
cosmoboy
Major Member
 
cosmobo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企鵝
另外請教有人知道目前SACD的所有總Title最完整的資料嗎?


查了好久,終於找到一個超級完整的資料庫,從古典到爵士到流行音樂都有,請大家掌聲鼓勵鼓勵 ---- 製作這個網站的人員吧!

http://www.sacdinfo.com/titles.php
舊 2003-02-17, 09:00 PM #1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smoboy離線中  
Ken.W.
Elite Member
 
Ken.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AV Home
文章: 5,97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osmoboy
查了好久,終於找到一個超級完整的資料庫,從古典到爵士到流行音樂都有,請大家掌聲鼓勵鼓勵 ---- 製作這個網站的人員吧!

http://www.sacdinfo.com/titles.php

我來先幫您拍拍手.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後續已看完,確定不再跟我有關,我當然閃人
了.我都閃人了,2005/3/26晚上後別再無聊針
對我回文,我怎麼回啊!當然如果你想趁機自己玩
爽的,那當然我也阻止不了你.
請過去偶爾發簡訊問我問題的,別再發簡訊了,我
已不在此園地幫忙.因為我已無法看到與回覆.失
聯網友要找小弟,若不知如何聯絡,也請一併見諒.
==============
不斷疑問,不斷求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知識才是力量.AV這條路是我無悔的選擇.
舊 2003-02-17, 09:31 PM #1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W.離線中  
cosmoboy
Major Member
 
cosmobo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矮子喬登
1.在國外.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不一定越貴喔.而且""假設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聆聽效果越好""這點個人也持保留態度.
2.當然.個人的喜好不同.所以聽覺這種很主觀的意見實在也沒什麼好討論的.至於stereo與multichannel的問題.上一篇與企鵝兄的討論中小弟已經把想法說出來了.如果說.錄音的技術上原本就是以multichannel的方式錄製.而硬體設備又能夠符合要求.當然也會有佳作的出現.但是.現今能夠買到的軟體.似乎原來就不是以multi的方式錄製的.remix出multi的效果恐怕也很難說好或不好.至於以cd 升頻的技術來處理.恐怕與sacd的效果又差上一點.這點可能Ken.W.兄比較清楚.畢竟.升頻的聲音我聽得不多.而且.恐怕是負面的意見佔多一點.
3.週遭的朋友幾乎沒有以dvd audio為訊源聽音樂的.包括小弟在內.雖然軟體也買了幾張.但是.真正滿意的還是只有pioneer送的那張.
4.naxos這兩張是滾石代理的.


不是我喜歡吐嘈,不過在之前網友發表的 DSD (SACD) 錄音記實裡面,就明白揭示了二十幾支收音麥克風的存在,這樣的錄音方式應該稱得上 multichannel 吧?

http://forum.1bits.com/showthread.p...threadid=171492

那兩張 Naxos SACD 我都找到了:

5.110001SACD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s for Double Orchestra RV 582, RV 581
London Mozart Players/David Juritz

8.555776SACD
Holst: The Planets, The Mystic Trumpeter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David Lloyd-Jones

其中「四季」的 DVD-Audio 版 (5.1ch) 得過 TAS Golden Ear Awards,SACD 版在網路上也沒啥惡評,不知到底差在哪裡?「行星組曲」的 CD 版就風評不佳,SACD 版當然很難起死回生,更糟的是,它是 SACD Stereo 而非 SACD Surround!拿這兩張 CD 來批評 SACD Surround 似乎不是很恰當。

經過這一次搜尋,更堅定我重押 SACD Surround 的決心。因為一種新規格的成功,一定要靠軟硬體廠商的全力配合,當初 CD 取代 LP 唱片,讓唱片大廠海削一筆,家庭劇院的出現,讓視聽廠商吃飽喝足,現在大家都想靠 SACD / DVD-Audio 再狠撈一票,因此到底是「吃」兩支喇叭的 SACD Stereo 還是「吃」六支喇叭的 SACD Surround 會勝出,其實不難推測。現在花大錢買 SACD stereo 唱片,等到廠商推出 SACD Surround 撈錢版時還要再破費一次,實在太划不來了。

P.S. 如果原始錄音就只有 Stereo 的話,那。。。。那就聽價格不到三分之一的 CD 不就好了嗎?
舊 2003-02-17, 10:15 PM #1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smoboy離線中  
企鵝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2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osmoboy
查了好久,終於找到一個超級完整的資料庫,從古典到爵士到流行音樂都有,請大家掌聲鼓勵鼓勵 ---- 製作這個網站的人員吧!

http://www.sacdinfo.com/titles.php


謝謝cosmoboy兄找到這麼完整的資料
以前在Superaudio-cd上有 Excel的檔案可下載,但現在不見了.

哇! 848個Title了 , SACD發片速度真快.

當然也有寫信給sacdinfo 鼓勵鼓勵! (因為去要了moniker/password )
感謝!
舊 2003-02-17, 11:38 PM #1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企鵝離線中  
矮子喬登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1,03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osmoboy
不是我喜歡吐嘈,不過在之前網友發表的 DSD (SACD) 錄音記實裡面,就明白揭示了二十幾支收音麥克風的存在,這樣的錄音方式應該稱得上 multichannel 吧?

http://forum.1bits.com/showthread.p...threadid=171492

那兩張 Naxos SACD 我都找到了:

5.110001SACD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s for Double Orchestra RV 582, RV 581
London Mozart Players/David Juritz

8.555776SACD
Holst: The Planets, The Mystic Trumpeter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David Lloyd-Jones

其中「四季」的 DVD-Audio 版 (5.1ch) 得過 TAS Golden Ear Awards,SACD 版在網路上也沒啥惡評,不知到底差在哪裡?「行星組曲」的 CD 版就風評不佳,SACD 版當然很難起死回生,更糟的是,它是 SACD Stereo 而非 SACD Surround!拿這兩張 CD 來批評 SACD Surround 似乎不是很恰當。

經過這一次搜尋,更堅定我重押 SACD Surround 的決心。因為一種新規格的成功,一定要靠軟硬體廠商的全力配合,當初 CD 取代 LP 唱片,讓唱片大廠海削一筆,家庭劇院的出現,讓視聽廠商吃飽喝足,現在大家都想靠 SACD / DVD-Audio 再狠撈一票,因此到底是「吃」兩支喇叭的 SACD Stereo 還是「吃」六支喇叭的 SACD Surround 會勝出,其實不難推測。現在花大錢買 SACD stereo 唱片,等到廠商推出 SACD Surround 撈錢版時還要再破費一次,實在太划不來了。

P.S. 如果原始錄音就只有 Stereo 的話,那。。。。那就聽價格不到三分之一的 CD 不就好了嗎?
1.看來.企鵝兄似乎比較懂得我說的意思.二十幾隻mic並不代表著我們所聽到的聲音就是二十幾個聲道.而我們所聆聽的位置.依然是在那二十幾隻mic的位置之外.並不是身歷那二十幾隻mic中.如果你是在台下或周圍的觀眾席中聆聽.前方以外的聲音依然是反射.繞射.折射所組成的音場.而不是直接音.以前方的一個樂團在演奏來說.當你聽到有任何樂器從左右.後方包圍著你的時候.那裡是沒有實體樂器的存在的.
2.你確定這兩張是stereo的嗎?建議謹慎查清楚比較好.
3.錄音界有一種人頭型的無指向性mic.全場只有一隻mic.但是錄音效果絕佳.我剛好有幾張這種錄音的cd.不過它們可不是mono的.
4.我再重申一遍.個人無意評論stereo or multi的好壞.因為這牽涉到個人的喜好問題.答案相當的主觀.只是就兩者之間的差異性作一比較.勿在此問題上做文章.
5.目前多數的sacd不都是remix的嗎?
舊 2003-02-18, 02:31 AM #1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矮子喬登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