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AV Home
文章: 5,974
|
引用:
小弟認為: 1.其實家中喇叭劇院聆聽的擺位與sacd等多聲道音樂擺位還是有很多共通之處, 套句資深玩家的一段話: 多聲道主要目前用途有AV/Home Theater的多聲道電影鑑聽 和DTS-CD,DVD-Audio,SACD等多聲道音樂的聆聽, 其中,多聲道音樂(Multi Channel Music) 的要求又比電影為高, 因為電影大多注重在劇情和畫面上,而音樂聆聽時, 一些缺點會容易被發現,所以能對應多聲道音樂,電影自然不成問題. 要對應最標準且兩者兼備的理想擺位方式, 也有標準的"ITU-R"擺位法, 這是國際電訊標準協會的發表, 全名是 " ITU-R BS.775-1" Title是"Multi-channel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with and without accompanying picture" 2.您上面所提除了超高音部份外,其他啦叭特點與擺位,家中劇院啦叭特點與擺法 也是如此. ![]()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後續已看完,確定不再跟我有關,我當然閃人 了.我都閃人了,2005/3/26晚上後別再無聊針 對我回文,我怎麼回啊!當然如果你想趁機自己玩 爽的,那當然我也阻止不了你. 請過去偶爾發簡訊問我問題的,別再發簡訊了,我 已不在此園地幫忙.因為我已無法看到與回覆.失 聯網友要找小弟,若不知如何聯絡,也請一併見諒. ============== 不斷疑問,不斷求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知識才是力量.AV這條路是我無悔的選擇.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AV Home
文章: 5,974
|
引用:
小弟個人看法: 1.幸好sacd現在還不能在電腦上撥放,否則很多問題將接踵而來. 2.multichannel與純stereo的音訊總流量應該是相同的,所以 a.multichannel各聲道均分了總流量 b.如上所言,很多原始錄音本來就是兩聲道,做成多聲道只是重新混音,因此 部分本來兩聲道的音訊被重新混進其他非前置兩聲道中,厚實度減弱可以預期 c.多聲道的前置若涉及重新混音,聆聽時用stereo聽multichannel,又需再經由 downmix處理,過程中可能造成些許的音訊流失 這些原因都會造成企鵝兄提的現象. ![]()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後續已看完,確定不再跟我有關,我當然閃人 了.我都閃人了,2005/3/26晚上後別再無聊針 對我回文,我怎麼回啊!當然如果你想趁機自己玩 爽的,那當然我也阻止不了你. 請過去偶爾發簡訊問我問題的,別再發簡訊了,我 已不在此園地幫忙.因為我已無法看到與回覆.失 聯網友要找小弟,若不知如何聯絡,也請一併見諒. ============== 不斷疑問,不斷求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知識才是力量.AV這條路是我無悔的選擇.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22
|
引用:
或許如Ken.W.兄所言, 不過從去年初還可看到不少Stereo的,但最近看到的multichannel似乎佔有絕對多數.stereo有愈來愈少的趨勢,依市場而言,似乎大部份人偏愛"包圍感" 最好如DVD一樣,同一版本出兩種型式的,到時就可尬一下了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AV Home
文章: 5,974
|
引用:
wait a minute,企鵝兄您這段話讓我產生了些許疑問: 1.您上面所謂的 "就算multichannel以Stereo播放也是一樣" 到底是播放sacd中的multichannel音軌時設成兩聲道播放(我本來以為您是 這個意思),還是播放裡面另一個非一般cd的stereo音軌(dsd音軌) ?? 2.因為到目前為止我看過內含multichannel音軌的sacd都會有sacd的stereo 音軌,這個音軌只要是訊源本來就是兩聲道那它應該就是"原來"的兩聲道(相關 dsd錄音編碼處理後),此時與將多聲道downmix來播放的stereo是不一樣的. 所以即使日後多聲道sacd會佔多數,可是裡面還是會保留原來的stereo音軌才對 喔,因此其實只要有多聲道音軌的sacd就可以直接與裡面的兩聲道(非cd音軌)直 接尬一下了,而且也不需要sacd兩聲道與多聲道分開發售了. ![]()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後續已看完,確定不再跟我有關,我當然閃人 了.我都閃人了,2005/3/26晚上後別再無聊針 對我回文,我怎麼回啊!當然如果你想趁機自己玩 爽的,那當然我也阻止不了你. 請過去偶爾發簡訊問我問題的,別再發簡訊了,我 已不在此園地幫忙.因為我已無法看到與回覆.失 聯網友要找小弟,若不知如何聯絡,也請一併見諒. ============== 不斷疑問,不斷求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知識才是力量.AV這條路是我無悔的選擇. 此文章於 2003-02-16 10:31 PM 被 Ken.W.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22
|
Ken.W.兄:
當然現在都是排除CD那層 ,只談SACD那一層 我是說一般SACD Player中可設定 Mutich或2 channel, 如果設定 2channel的話那不論放入的片子是何種型式的均只有STEREO發聲.而如果設為Mutilch時就自動判別片子為mutilchannel時才會多聲道,如果是Stereo時則只有兩聲道發聲. 以下不知道有沒有錯 multichannel的片子雖然可在2 channel的機器上撥放,但實際上讀取是multichannel中的STEREO的部份音軌容量. ![]() 但是片子只是STEREO的話其SACD片層不是如上圖位置,其整面SACD層是extra data+Stereo二項,而其Stereo容量空間比multichannel中的STEREO來得大 ,我再找一下好了 ,而extra data就是告知機器該片型態資訊,STEREO或multichannel的片子. 剛剛又仔細的看一下 http://consumers.umusic.com/sacd/faq.html#8 中的 8. Why aren't all SACDs offered in Surround sound? 這應該是與Remix無關. 舊母帶只能有Stereo的型式,自己開始感覺有點錯亂了. 此文章於 2003-02-17 01:41 AM 被 企鵝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AV Home
文章: 5,974
|
企鵝兄:
1.我上面要不厭其煩的標註stereo音軌主要是近來我遇到一些在我用詞 上做文章的人,所以只防小人不防您啦.不過您還是沒有解決我的疑問,因為 您談的都是輸出聲道數的設定,我想知道的是您是否有比較過裡面的stereo 音軌與多聲道音軌(or downmix成兩聲道) ? 因為您本來貼的是 "雖然multichannel也可播放Stereo的模式, 但一直存在的疑問是multichannel輸出的聲音流量(Bite/sec)好像比Stereo 小一點, 雖有包圍感, 但聲音的厚度一直沒有Stereo來的好. 不知 喬登兄或其他網兄 是否有此感覺. (就算multichannel以Stereo播放也是一樣)" 您提的是Stereo的模式. 2.理論上sacd音軌一定是記錄在hd層上,至於stereo音軌的記錄區是否僅限 於您貼的multi/stereo圖的區域,我也不肯定.如果,stereo記錄區域只要在hd 層上,那麼您說的 "其Stereo容量空間比multichannel中的STEREO來得大 " 就有可能,不過還得看記錄時間而訂. ![]()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後續已看完,確定不再跟我有關,我當然閃人 了.我都閃人了,2005/3/26晚上後別再無聊針 對我回文,我怎麼回啊!當然如果你想趁機自己玩 爽的,那當然我也阻止不了你. 請過去偶爾發簡訊問我問題的,別再發簡訊了,我 已不在此園地幫忙.因為我已無法看到與回覆.失 聯網友要找小弟,若不知如何聯絡,也請一併見諒. ============== 不斷疑問,不斷求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知識才是力量.AV這條路是我無悔的選擇.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39
|
引用:
這點我倒有點不同的看法。我也覺得音響的最高境界是「重現演奏當時的情境」,問題是:聆聽者的位置該擺在哪裡呢?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聆聽音樂會或演唱會的經驗,也都知道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票價越貴,所以我們應該可以假設「越靠近演奏者的位置聆聽效果越好」。不過在現實生活裡,再怎麼靠近也得有個幾公尺的距離,才不會干擾樂團跟指揮的運作,如果以最前排的位置來說,聲音的來源大部分都來自前方,所以說「兩聲道播放最接近坐在最前排聆聽的效果」是合理的。 但接下來問題來了,「最前排聆聽的效果」是否等於「最佳聆聽的效果」呢?如果聽眾是坐在指揮跟樂團之間,或甚至直接坐在樂團裡面,這種在現實生活不可能存在的位置的話,聆聽效果是否會比坐在最前排聆聽來得好呢?如果不會,那當然就沒什麼好說的;但如果會的話,那這種效果很明顯就不是兩聲道音響所能處理,而是非得使用 Multichannel 不可的。所以我一點也不覺得 Multichannel 的方式與錄音現場的情況有什麼出入,問題只在於「聽點」不同而已。 下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哪裡才是最佳的聆聽點?我想這純粹是個人喜好的問題,有人喜歡遠觀,有人喜歡身歷其境,不能因為過去的玩家都用兩聲道方式聆聽,就否定多聲道的價值。再說,過去都用兩聲道聆聽的主因是大部分的 CD 訊號都是兩聲道的,強迫灌水成多聲道確實毫無意義,如果訊號已經是多聲道,卻硬要再濃縮成兩聲道,好像也不合常理。至於到底哪一種規格會勝出,現在預測似乎還嫌早,但從最近發行的 SACD 跟 DVD-Audio 都紛紛加入多聲道訊號來看,Multichannel 暫時似乎是佔了上風。 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是比較喜歡「身歷其境」的,所以我對 SACD 的投資會集中在 SACD Surround,如果真的要聽 SACD Stereo 的話,先用 CD upsampling 頂著就是。最後想請教一下:您週遭的朋友在聆聽有 5.1ch 訊號的 DVD-Audio 時,是否還是一律切回兩聲道 Stereo 模式聆聽呢? P.S. 小弟知識淺薄,確實沒聽過 Naxos 這兩張 SACD,可否提供一下其基本資料(編號、指揮、演奏者等),等我訂的「The Penguin Guide to Compact Discs and Dvds Yearbook, 2002/2003」到了之後再來查查看到底是錄音失敗還是演奏者搞砸了。當然,如果有哪位網友能夠先分享書中的內容就更是感激不盡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AV Home
文章: 5,974
|
引用:
另外,"這應該是與Remix無關"這句話是否因為我上面曾提過的重新混音成 多聲道?? 我上面有關重新混音的觀點只是針對您本來提到的多聲道所謂聲音較不厚實的可能 原因發表小弟的觀點.至於是否所有原本訊源是stereo的都能夠被重新remix成多聲 道乃至於其不能被製成多聲道的原因就並非小弟當初所論述的了. 最後根據您貼的原文說明,小弟也提供自己看的意思給您參考: 小弟個人覺得原文只是說明是否remix成多聲道還得看原始訊源記錄的母帶 種類(or材質)而定,在某些情況下原始母帶只能對應於高解晰的sacd兩聲道轉 換,不過原因為何,原文並沒有論述. ![]()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後續已看完,確定不再跟我有關,我當然閃人 了.我都閃人了,2005/3/26晚上後別再無聊針 對我回文,我怎麼回啊!當然如果你想趁機自己玩 爽的,那當然我也阻止不了你. 請過去偶爾發簡訊問我問題的,別再發簡訊了,我 已不在此園地幫忙.因為我已無法看到與回覆.失 聯網友要找小弟,若不知如何聯絡,也請一併見諒. ============== 不斷疑問,不斷求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知識才是力量.AV這條路是我無悔的選擇.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39
|
回覆: 請教現在台北縣市那裡還有這些片子?
引用:
今天去光華合友,發現這些片子又補得差不多了,連 600 元的天涯歌女都有,只是好幾張都是 SACD Stereo,實在不是很想買。照這個樣子看來,台灣 SACD 的市場其實才剛起步,再怎麼「熱賣」、「搶購」,也還沒辦法讓總代理把庫存消化完畢哩。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22
|
Ken.W.兄:
仔細再看一遍確實好像與您所說不同樣二件事,可能是我誤解您說的意思了. 雖然SACD在1999年就有了規格. 但可能技術問題太深了,一般說明又簡略帶過.實在有點"瞎子摸象" 以前測過multichannel片子強迫使用Stereo播放,與mutil播放,前方兩聲道厚度差異不大.但是如果Stereo的片子時,其前方兩聲道的厚度及深度都優於multichannel片子. http://www.superaudio-cd.com/technology4.html 中也說明了 Stereo and Multi-channel on one disc. Direct Stream Transfer (DST) loss-less coding makes it possible to store 70-80 minutes of both stereo and multi-channel DSD content on a disc. 而最早買的一片Live Recordings at Red Rose Music, Volume 1 只有Stereo模式 雖是立體聲但其厚度味道依然不錯.(這片也有人不是很喜歡) 目前手上大概有三四片是Stereo的片子,但還是覺得很不錯,但如果多樂器演奏的片子在multichannel片子上就比較有豐富的音場感. 同理DVD-Audio片子(Pionner測試片) 2聲道是192KHz/24Bit及 6聲道是96KHz/24Bit也有這種類似的感覺. 個人沒有完全排斥Stereo的SACD片子.因為各有優勢. 也有人一定要Stereo的SACD片子,原因可能機器或偏好或其他問題. 不過如cosmoboy兄所言.聆聽者希望自己存在那個位置上.而獨唱無和聲的其實Stereo的片子不會減少您對其音樂性的評價的.當然有和聲或多人型態的multichannel確實也感收到不同音場效果. 這次的環球代理的SACD短期應該都還有,不過我還是分批列入下個月再買其他的,以免買了當"展示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