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4 您的住址: 四季如夏的地方
文章: 1,796
|
引用:
我不覺得帶著小孩去隨時可能爆發槍戰的地方是好事... ![]() ![]() ![]() 往邪惡點想,難道是要讓警察投鼠忌器?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551
|
引用:
![]() ![]() 我覺得這描述好生動 似乎真的會這樣發展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苗栗
文章: 573
|
引用:
像這樣讓兒童曝露在可能的危險當中,社會觀感恐怕未必是正面的 ![]() 美國社會是很重視家庭價值沒錯,但他們更加關注兒童的權益。 美國社會對於兒童的保護程度,在美國考過駕照的外國人應會對 交通規則當中的校車條款留下深刻印象。 此文章於 2014-05-06 07:28 PM 被 kazama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廢鐵鎮
文章: 392
|
引用:
我產生一個聯想, PCDVD也有上線將近15年有了, 在十年前,或者說在七八區出現起算, 有沒有曾經某位網友,對"臺灣社會"的將來的狀況, 有過相對詳細描述的"預言"過並且PO文在七八區 (太過於"大方向"的那種"不算",至少要有我引言的這篇的描述程度,甚至更細), 然後這幾年,該為網友的預言描述"真的”中了“一大部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1
|
引用:
歷史可以證明 換位子可以換了腦袋 在野是清官 執政變貪官 官場如此 何況老百姓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34
|
這樣以後出門不就要穿防彈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050
|
引用:
我只記得有一個人叫王老師弄了貨櫃屋。 ![]() ![]()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3 您的住址: California, USA
文章: 66
|
引用:
仇恨太誇張了,不滿比較接近事實. 當時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衝突大多是與錢有關. 當獨立戰爭結束後,美英之間的關係就開始恢復了. 除了1812年戰爭, 兩國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 此外當獨立戰爭爆發後,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殖民地人口忠於英國,包括班傑明富蘭克林的私生子威廉富蘭克林. 雖然不是多數,但也不是可以忽視的少數. 另外在戰爭期間,英國宣布從美國主人逃跑的奴隸將在英國統治下獲得自由, 所以很多黑奴或加入英國軍隊,或逃到英國領土(有趣的是南北戰爭時聯邦也用同樣的戰術來對付邦聯). 還有在戰爭開始後,不少美國領導人仍試圖與英國和解, 只因英國政府態度強硬才做罷. 扔雪球和開槍是事實,不過親殖民派論述沒提到的事實是除了雪球群眾還有扔石塊,棍棒和其他物件並辱罵和挑釁英兵射擊他們以及包圍八名士兵的群眾有近四百人. 還有英兵是在被棍棒攻擊後才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開火的,所以這起事件並不是英兵沒有理由或不成比例的攻擊平民. 在事件中因傷重而不治的Patrick Carr的臨終證詞也表示群眾有威脅英兵. 雖然事件剛發生時的確是群情激憤,不久後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關係就開始恢復了. 在事件後幾個月對英兵舉行的審判結果是陪審團接受了由未來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帶領的辯護團的自衛說, 除了兩名士兵被判誤殺其餘被告是無罪釋放. 如果波士頓傾茶事件晚幾年發生的話波士頓大屠殺對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可能不會這麼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4 您的住址: 四季如夏的地方
文章: 1,796
|
引用:
還有更搞笑的西點軍校首任校長Benedict Arnold... ![]() ![]() ![]()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3 您的住址: California, USA
文章: 66
|
引用:
我明白了,謝謝說明. 我覺得如果不是父母相信就算槍戰爆發他們也能保護小孩就是不認為會發生危險. 在媒體報導這麼大的情況下我不認為Fed會有太大的動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