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7
|
身為一個目前一輩子都是製造業上中下游的過客而言, 其實問題都不再於製造業本體.
問題在於社會對於製造業, 以及金錢回報之於製造業者(勞資雙方)相對於非製造業的差異. 製造業沒有公務體系的穩定. 製造業沒有金融體系的暴利. 基本上就注定了製造業的命運. 環保法規之所以難搞, 是因為公務體系只想簡單做事情, 不想真正去處理以及協助產業. => 白話文: 我能看條文然後慢慢做, 何必去協調不同單位共同處理產業園區的催生完整? 金融以及一些行業的方展, 也是跳脫了"累積"這個概念於社會上穩定人心的作用. 如果還加上很多很灰色幾乎黑色或是因為特殊原因沒人追究的各種爛七八糟暴利. 那... 製造業跟農業大概就是吃土了. 而農業至少還有課本說一些好話, 製造業只有社會政客與任何口舌不斷的抹黑. => 辛苦, 又不是鐵飯碗, 沒有暴利, 又被人嫌到吐口水, 誰要做製造業? 台灣很多製造業都不是靠現在營運工廠來大量獲利的, 多半早期另有土地投資.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價格過低?為了反中去課這麼高關稅不是沒事有事拿石頭砸自己腳?腦長屎嗎
所以三寶希望美國人買貴的太陽能板?越貴越好?反正三寶對綠能也沒興趣 ![]() ![]()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讓你連貴的東西都買不到 ![]() 陸藉稀土製品鎖喉 管制韓電池、航太輸美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8692104 這些企業的產品琳瑯滿目,包括電力變壓器、電池、顯示器、電動車、航空航太設備、醫療設備等,稀土礦物均為這些產品的關鍵原料。 業界人士二十二日透露,變壓器製造商A公司已接獲大陸商務部文件,要求A公司保證,不向美國國防工業與美國軍方輸出含有大陸稀土元素的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與產品。另一家變壓器製造商B公司也收到類似函件。 具體制裁細節尚未公布,但業界研判中方可能祭出「停止出售稀土」的手段。一名政府官員表示,看來中方已開始全面控制所有戰略礦產向第三國出口。 特別是二十七家美國防務公司,已被禁止將重稀土元素作為「兩用商品」(可用於軍事和民用的商品)出口。這封正式信函被解釋為後續的相關行動。 來自大陸方面的警告,引發了南韓政府在二十四日與美國進行「二+二」貿易談判前夕的擔憂。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7
|
美國川普並不是製造業能手, 他底下或許有人但沒有吭聲.
譬如這類產品, 大可以採購後加以整合開發美國綠能以及維護. 然後利用美國聰明的人腦專家來結合地球科學做出更先進的應用. 降低國內電費, 增加供電儲電, 配合特斯拉, 開發AI/儲存/數據中心. 以此類推, 好處多多. 美國因為地形氣候關係, 很多地方的能源普及其實都很危險. 依賴北邊或沿岸區(洛磯山脈延伸向海)等地方提供電力. 當然我也不建議亂來種電, 破壞生態, 所以說需要跟不同專業整合. 以此類推~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如果連三寶自己都搞不懂為什麼要加徵關稅,那為何要阻止一場小丑火燒馬戲棚的表演?
![]() https://edition.cnn.com/2025/04/23/...-trumps-tariffs 紐約 CNN —川普總統到底希望關稅達成什麼目標? 白宮對川普推行關稅政策的最終目標,從未提供過一套清晰一致的敘事 隨著總統在週二下午試圖從與中國的全面貿易戰邊緣退一步,他的反覆立場讓人很難搞清楚他到底想從這一切中得到什麼 因此,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觀察政府實際上在做什麼? 到目前為止,川普的關稅計畫看起來就像是「先把整個街坊點著火,然後自己開著消防車站在外面,看著鄰居排隊來求你滅火」 而除了政府夢幻般的空談——想把製造業帶回美國——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跡象顯示這項戰略還有更深的佈局 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Joseba Martinez說:「政府會說,他們宏觀經濟策略的目標之一是讓美國重新工業化。如果那是目標,那這項經濟政策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 矛盾的關鍵在於:關稅可以是談判桌上的大棒,也可以迫使企業將生產搬回美國,但無法同時兼顧這兩者。一旦你開始談判做交易,這根「大棒」就沒了威力 產業領袖很快就會看穿這點,與其花上數十億重組供應鏈,他們更傾向於爭取豁免。 兩週前,川普對他最強硬的關稅措施實施90天的暫緩,也就正式進入了「來談條件吧」的模式 先是iPhone。根據川普對中國的145%關稅,iPhone價格本來將會翻倍以上。但蘋果執行長庫克打電話給白宮,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隨後便成功爭取到了豁免 其他企業也注意到了這點,於是CEO與說客們開始爭相表達自己的「房子也著火了」的理由,希望能同樣獲得些許「救火水」 週一,Walmart、Target、Lowe’s和Home Depot的執行長們造訪白宮,與白宮官員討論關稅問題 來自美國各大產業的遊說團體也紛紛試圖吸引總統的注意。然而,正如《Politico》本週指出的,許多企業遇上了難題——不是因為川普堅持製造業回流的理念,而是白宮根本沒有建立一個正式的程序,讓企業陳述他們的理由 一位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的商界代表告訴《Politico》:「只有總統一個人能真正批准豁免申請。如果你不是能直接對總統耳語,或是能飛到海湖莊園當面游說的人,那你目前基本上就被排除在程序之外了」 那為什麼這會是個問題?首先,存在的腐敗風險。其次,川普那套民粹主義的關稅敘事(或至少是由早已聲名狼藉、同時為「2025計畫」撰稿的彼得·納瓦羅推銷的版本)已經被戳破。第三:目前這套劇本,看似全是策略,卻沒有明確的終點 川普在4月9日暫停部分關稅後,他的幕僚們迅速批評媒體和批評者不懂重點 高級顧問史蒂芬·米勒在X上寫道:「你們正在見證美國總統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經濟戰略。」 ![]() 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則表示:「你們媒體顯然不懂《交易的藝術》,完全看不出川普總統的操作」 ![]() ![]() 也許吧。又或者是川普政府自己也沒那麼清楚經濟目標是什麼。川普本人在對外釋放的訊號也是自相矛盾 就像他週二下午在橢圓形辦公室告訴記者,他不會對中國「強硬」,儘管他對中國商品課徵145%的關稅 如果媒體感到困惑,也許談判對手們也一樣。根據《彭博社》報導,歐盟的貿易主管上週結束在華府的會談時,對美國的立場仍「毫無頭緒」 與日本的貿易協議原本看似即將達成,卻最終破局。《路透社》則指出,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對美國最新關稅政策的一致性「深感憂慮」 即便政府最終能敲定一連串協議,也只是補救自己放的火罷了,無法抹除關稅政策已經造成的傷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一份令人憂心的報告預測,經濟成長將顯著放緩,尤其是在美國。因為我們正進入一個「過去80年運作的全球經濟體系正在被重置」的時代 總結:貿易戰對生意有害 來聽聽高盛執行長、大衛·所羅門(DJ D-Sol)在 CNBC 的說法: 「不確定性太高,沒有任何生產力可言。這會影響經濟增長,我認為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一點」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0
|
引用:
這句話就是這一波關稅事件以來,我一直想問的...XD 川普說話很直白,所以每次我們每次都知道他正要做什麼,可是還是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麼...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他應該清楚知道要做什麼,
所以當做出來的東西達不到目標, 就很有彈性的更換。 主軸就是 I and only I can make decisions No matter how fxxxxxx ooxx it is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引用:
![]() 三普第一任就是場災難我說無數次,第二任未滿百日已經證明是災難2.0 說出來沒人信,他在跟希嬤選的時候我是支持他,開票幾乎全程跟好跟滿 上任沒多久我就是川黑,他會當選和選民幾乎和假老二一樣都是靠民粹意識型態選上 網路用好用滿側翼網軍陰謀論沒少過只有多,這種人上來全身都是戲,治國?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8
|
引用:
對岸那種範本台灣搞不來 因為台灣一堆都是中小型加工分散得到處都是 要這樣弄其實就是要集中在一塊做大來供應這一區 整個一次就弄好了 簡單 乾淨 省事 何況現在要合規範也是初期成本幾千萬上億投入的事情 更只能這樣幹 但整個放給民營自己弄的台灣 第一步就死了 當年一堆辦個公司只註冊五萬 十萬資本 就在一個小透天一樓開始幹 實際投入可能30w內試著營運一邊做一邊看情況擴大到極限再遷移一直循環 就是再保證就算虧也不會傷到根本而且持續收入有來源下進行 現在要這堆人不能這樣見機行事就是要賭一口氣壓身家看行不行 每個都縮阿 ![]() 然後先整合?就是幾十年來都沒做到的事情了 每個產業每個領域都知道台灣這樣零零散散做事情遲早不行但一直拖到現在 不就是因為 1.不想屈居人下&不想配合誰下來做這個早做一輩子的事情 2.不願不放心把自己資源交給人,要自己下來掌握 3.永遠都談不攏的利益分配 (台灣人自己都到處流傳不要跟人合股辦公司甚至親如兄弟也不要~那全台是有幾個人有這麼粗的手骨下來辦?) 再來就是這種投入成本下來做這個最大的關鍵~值得嗎?? 我相信當年歐美日也都因為這樣只好外移 不用說很可能已經是賠錢賣都賣不贏大陸 泰國 越南製 在這塊土地投入上億資本來做1pcs賺幾塊NTD的東西?? 誰要投資阿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引用:
很誇張的主張打了對折也還是很誇張。 ![]()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ankk chumowu cp03 jeffk LDSKING LDSKING II leeking leeko MyChris River Spinach smoguli Whole Truth wpc0406 YorkHapy 冬之炎陽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爆走企鵝 tvt hill45678 rcack 卜派 polor manoerina afeaanpv SUNGF 感謝網友提供的篡改猴script, 可惜失效了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引用:
現在已經是阿公阿嬤當年邊聽著鄧麗君和鳳飛飛的歌邊做工幫台灣賺了不少外匯,竹科就是這樣起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