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我也可以不引言,然後在下面放兩句酸的,就說其實我不是在講你,說白點就是強辯而已,我也沒指名道姓哦∼∼

現在車廠就是往小排氣量+增壓去走,增壓引擎要不要缸內直噴是選項不是必要,許多超跑也紛紛導入Hybrid,這些動作都是為了迎合法規降低碳排量,不然不是不能上市,就是要繳交空污懲罰稅∼∼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0-07-27, 01:42 PM #1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FD3STYPER
Master Member
 
FD3STY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引用:
作者P&W
我也可以不引言,然後在下面放兩句酸的,就說其實我不是在講你,說白點就是強辯而已,我也沒指名道姓哦∼∼

現在車廠就是往小排氣量+增壓去走,增壓引擎要不要缸內直噴是選項不是必要,許多超跑也紛紛導入Hybrid,這些動作都是為了迎合法規降低碳排量,不然不是不能上市,就是要繳交空污懲罰稅∼∼


我們就內燃機討論, 我直接斷言,

1. 目前國內四行程內燃機就是不行, 不行就是不行不用廢話.

2. 馬力效率當然有關!
舉例, HD4890 200W, 一堆是廢熱, HD5850耗電比他少, 但有更大效能,
燒掉更多功率產出效能未必高, 這完全是裝置的能力問題.

3. 對, 台灣根本沒有車市的規模經濟, 所以全部進口最好, 這是真的!
同樣的錢我可以買到日規像樣東西, 而不用屈就台規低劣產品.

4. 終於了解, 不是嗆在業界幾十年講話就能聽.
 
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此文章於 2010-07-27 01:53 PM 被 FD3STYPER 編輯.
舊 2010-07-27, 01:52 PM #1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D3STYPER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mrzard
您的意思是國內自主可以開發出同等於義德日法大車廠水準的引擎,只是沒有規模經濟嗎?
我以為我國的技術根本就無法與這些大廠較量,光是鍛冶就落後他國不少

您所謂的系統商,是國內哪家?


台灣的廠商整合之後湊一湊,不只能作引擎還能作變速箱,本來就有很多代工了,要作到某種程度以上,我想是絕對沒問題,但是要跟大廠比較,這需要時間來開發,至少跟對岸比較是輕鬆完勝,如果台灣市場夠大,不要官商勾結、商人內鬥那樣嚴重,這些事情早就不是問題了∼∼

汽車系統商都是國外的,台灣的系統商僅到機車階段,有些廠大家也很耳熟能詳阿,像是Bosch、Delphi等等,至於冶金的部份可以直接買國外的生產線,但是開發到德國廠水準,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鍛冶一直都不是問題,買設備與技術就有了,主要還是在開發設計水準與經驗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0-07-27, 01:54 PM #1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titanic
Elite Member
 
titani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R.O.C
文章: 5,636
引用:
作者ca6963
酸?
我有直接指名道姓引言去酸誰嗎?
很多事都是可以找的到證據出來,
有人提了油耗跟能源局的就是有差,結果我被你說成"打嘴砲"?
你說要馬力大就是要多進氣多油耗才壓得出來,我提缸內直噴你又說那個不是仙丹,
那VW的1.4FSI賣心酸的啊?
至少我說的事,我都可以找的到實際的例子可以一起討論,
酸? 酸在哪?

反正您要自我感覺良好就繼續吧
pass by......
red cross bless you
舊 2010-07-27, 01:54 PM #1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itanic離線中  
FD3STYPER
Master Member
 
FD3STY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引用:
作者titanic
反正您要自我感覺良好就繼續吧
pass by......
red cross bless you


難道一言堂, 嗆國產就要支持? 不會做引擎沒啥好丟臉,
但難過的是一堆人盲從支持.

如果台灣車市墮落到熊貓車那種東西都可以賣得好, 那真的神奇到家!
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舊 2010-07-27, 01:59 PM #1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D3STYPER離線中  
FD3STYPER
Master Member
 
FD3STY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引用:
作者mrzard
您的意思是國內自主可以開發出同等於義德日法大車廠水準的引擎,只是沒有規模經濟嗎?
我以為我國的技術根本就無法與這些大廠較量,光是鍛冶就落後他國不少

您所謂的系統商,是國內哪家?


可能有人在業界加上老闆很有錢, 非常偉大.

所以覺得有錢就辦的到.

連4B10, 4B11, 4B12都要進口, 台灣就鎖鎖螺絲啪啪車台( 還機器人啪的 ),
再重新糊個四不像車頭,
也算汽車工業.

顆顆.........
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舊 2010-07-27, 02:02 PM #1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D3STYPER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1.你連國內市場生態都不瞭解,這不是斷言而是亂蓋

2.引擎效率高低在於噴多少油作多少功,馬力要做大根本沒啥了不起的,增壓值打高或是讓最大馬力更晚出現,問題是你噴1CC的油產生了多大馬力與扭力,以Luxgen 2.2T兩噸的重量來說,至少比Previa 2.4強多了,不但更加便宜幾十萬,配備更加豐富,還多了渦輪大扭力更好開,油耗還很相近,那這樣算是誰的引擎技術差?∼∼

Previa 2.4 美規油耗
平均11.2km/l,市區9.6km/l,高速公路13.9km/ltr
(相當於歐規平均9.74km/l,市區8.35km/l,高速公路12km/ltr)

Luxgen 2.2T 歐規油耗
平均油耗 9.5 km/l,市區油耗 7.39 km/l,高速油耗 11.27 km/l

3.你要這樣想是你的事情,不是外國月亮就比較圓的,日本也是有一堆爛貨的∼∼

4.我在業界沒幹那樣久,不過我覺得你崇洋媚外,完全看不起台灣人∼∼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0-07-27, 02:13 PM #1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FD3STYPER
難道一言堂, 嗆國產就要支持? 不會做引擎沒啥好丟臉,
但難過的是一堆人盲從支持.

如果台灣車市墮落到熊貓車那種東西都可以賣得好, 那真的神奇到家!


盲目批評才叫做離譜,我並非熊貓車的支持者,我僅針對Luxgen回應而已∼∼

你可以批評大陸車有多爛隨你,不過Luxgen MPV從數據跟實駕經驗確實表現不差,內裝質感也比許多日本塑膠內裝車好多了,至少從我的角度來看算是很漂亮的第一砲,但是絕對不是嘴砲∼∼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0-07-27, 02:20 PM #1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mrzard
Power Member
 
mrzar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512
引用:
作者P&W
台灣的廠商整合之後湊一湊,不只能作引擎還能作變速箱,本來就有很多代工了,要作到某種程度以上,我想是絕對沒問題,但是要跟大廠比較,這需要時間來開發,至少跟對岸比較是輕鬆完勝,如果台灣市場夠大,不要官商勾結、商人內鬥那樣嚴重,這些事情早就不是問題了∼∼

汽車系統商都是國外的,台灣的系統商僅到機車階段,有些廠大家也很耳熟能詳阿,像是Bosch、Delphi等等,至於冶金的部份可以直接買國外的生產線,但是開發到德國廠水準,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鍛冶一直都不是問題,買設備與技術就有了,主要還是在開發設計水準與經驗不足∼∼


我覺得會做和做出來有沒有競爭力差很多耶
這樣好像考試要及格很簡單,但但要擠進前三名要付出代價和足夠的運氣

你也說開發設計水準不足,但華擎這麼多年開發下來還是無法突破(變速箱....唉)高負載,機車廠看似也無法有大突破(濕式離合器,高馬力淨重比)

鍛冶技術沒辦法如你說的有產線和技術就能提搞出名堂,
好比礦物機油,每處油田的天然物(雜質)都不同,一樣的設備不同的來源調出來的產品就是不一樣,礦產也是如此,後續加工要考量的更多

你所舉的系統商很有名,但它們會下單給我們?
換個角度問,我們現有的國產引擎、變速箱、底盤設計有競爭力嗎?(現階段)

我的看法是:重要零件我們能做,也能出口(有競爭力),但僅限於小型機具或輕工業使用
到了汽車、飛機、坦克或造船業等級,我們根本沒有那個技術,
而這個技術用錢也燒不出來
鍛冶技術是重工業的基礎,有錢,還不一定買的到!
舊 2010-07-27, 02:28 PM #1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rzard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mrzard
我覺得會做和做出來有沒有競爭力差很多耶
這樣好像考試要及格很簡單,但但要擠進前三名要付出代價和足夠的運氣

你也說開發設計水準不足,但華擎這麼多年開發下來還是無法突破(變速箱....唉)高負載,機車廠看似也無法有大突破(濕式離合器,高馬力淨重比)

鍛冶技術沒辦法如你說的有產線和技術就能提搞出名堂,
好比礦物機油,每處油田的天然物(雜質)都不同,一樣的設備不同的來源調出來的產品就是不一樣,礦產也是如此,後續加工要考量的更多

你所舉的系統商很有名,但它們會下單給我們?
換個角度問,我們現有的國產引擎、變速箱、底盤設計有競爭力嗎?(現階段)

我的看法是:重要零件我們能做,也能出口(有競爭力),但僅限於小型機具或輕工業使用
到了汽車、飛機、坦克或造船業等級,我們根本沒有那個技術,
而這個技術用錢也燒不出來
鍛冶技術是重工業的基礎,有錢,還不一定買...


1.機車的市場我不熟,所以你跟我討論機車市場,我只能說我不熟,我只熟引擎結構,機車變速箱我也只能說略通∼∼

2.系統商是要賣不是要買,不是來跟台灣採購,而是這些系統商是協助車廠或是引擎廠開發的,就是要燒錢而已,全世界除了日商愛用日本電裝、日立等等系統以外,大多都是跟這兩間買的,有的可能只買零件自己開發,也可以請他們包下整套系統∼∼

3.軍用與民用整個位階不一樣,原則上台灣也不在管制範圍內,要買設備也沒那樣困難,要造車台灣不是沒那個技術,造飛機材料就要跟國外買了,造坦克看你是哪種等級的坦克,如果是M1確實造不出來,要跟國外買複合裝甲引擎等等,如果是T72應該不是太大問題,造船也是要看哪種船,遊艇商船絕對沒問題,軍艦應該只有電子設備跟武裝有問題,潛艇就真的有難度了,因為毫無經驗可言∼∼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0-07-27, 02:42 PM #1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0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