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tnt2
Master Member
 
tnt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奧丁
文章: 1,710
集合五顆寶石兩次 剩下1/4人口 是對其他生物做善事

疑?? 是所有生物都減半嗎?
     
      
__________________

浩瀚無垠的宇宙、不停前進的人類、
永無休止的爭鬥。 不管是以往的歷史,
或未來的展望,是已知,是空想,
只有一件事實存在──
「人類永遠無法自歷史的教訓中學得任何教訓」
舊 2019-12-04, 10:53 PM #10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nt2離線中  
SanjaySinghania
Regular Member
 
SanjaySinghani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13
文章: 63
Cool

引用:
作者syntech0307
種性制度 是 種姓階級永世無法變更

但那位網友談的基本上屬於 佛教道教的 因果輪迴觀念
今生種善因,來生得善果,
不會是恆久不變的

「因果輪迴論」實則源自古印度的「吠陀婆羅門」,而不是佛教。
是因為印度的種姓制度導致他們發明這種機制,其中婆羅門、剎帝利(武士貴族政治家)、
吠啥(農民庶民),這三個種姓是“再生族”,是可以永遠輪迴做人的貴族,
婆羅門因為是最高等知識份子、巫師、祭司、僧侶或神職人員,
有特權可以做神仙享受“永生”或選擇再生為貴族。
而首陀羅(奴隸)和一種不列入階級的“賤民”(掃糞收屍)是“一生族”,
今生以後是不能再輪迴做人,頂多只能夠做畜生,或只能做永遠低等或幾乎泯滅的“殘留靈”。
說難聽些,武士和政治家不過是婆羅門「神權家」的作為治理國家和戰爭的工具而已。
他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可以永遠享受高等種姓的特權,根本不需要懂得太多,
懂得多反而成為干涉。這就是種姓制度,政教勾結的好處,
而「輪迴論」就是奴役百姓的整個支撐架構。

資料來源:https://dragonyap.pixnet.net/blog/post/460103934
 
舊 2019-12-05, 08:13 AM #1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njaySinghania離線中  
A10_DDT
Silent Member
 
A10_DD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0
引用:
作者view342
很明顯的我的房客所遇到的問題
都是你沒有辦法回答的
也是你從來沒有聽過的
說真的我也從來沒有聽過
她已經放棄出家準備要隨便找個人嫁了,如果有人要娶她的話

試著講講自己的看法,不過前提是v大接受或同意佛教的觀點,不然講再多也是多費口舌。

感覺那位尼姑前世(不一定只是上一世)跟對方結怨,所以這世因果成熟了來討債,
用正面的看法,也可以說成這世來互相磨練、修行,其他就自行google,不多說了。

大概就兩種做法,
一是遠離那個(群)人或環境,但這通常不容易,就像ptt marvel常看到的,住到鬼屋的人,
旁人都勸趕快搬走,但常因為經濟(房租便宜、綁約)、心理(還撐得下去、沒甚麼)等等,
不願搬家,這也可以對應到前面說的,之前結下不好的因緣變成冤親債主,一句話:「冥冥之中注定」。
二就是在不危及生命的前提下,繼續待在那邊,忍辱負重,同時修練自己的心性,持續修行、學習。

提出另一個觀點,想必很多人也聽過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
當v大跟那位尼姑談話時,是房東跟房客,沒有利害關係,反而有點上對下的關係,
也或許那位尼姑在寺廟中跟其他人相處時,換了一副態度,有或是她某些習慣讓別人不滿,
反正能想像的假設情況很多,跟v大聊天訴苦時,當然只會提到對自己有利的部分。

p大用治療箭傷的譬喻來回應那位尼姑房客的問題,白話解釋一下,
如果有個高人說,就是純粹對方看你不爽,那個小團體要排擠你,這就是答案,
已經回答問題了,但這答案並不能幫助那位尼姑提升自己的心性,更精進修行。

再進一步解釋,對方或那個團體排擠你,原因是甚麼,不需追根究柢,知道了又如何?
如果是那位尼姑自己態度、習慣、做人處事的問題,那她願意因此改善嗎?
如果是對方、整個環境的問題,那她有辦法去改變嗎?
舊 2019-12-05, 10:47 AM #10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10_DDT離線中  
newsnes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1
文章: 9
引用:
作者OFUE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善」?

「善」從字形可分解為「羊入口」
所以「善」是非特定對象的,
看羊入了誰的口,
誰得了益處,
那就對誰是「善」的。

但「羊入了口」,
則「羊」會死,
那麼對「羊」來說是「惡」的。

由以上可得知「善」「惡」為共軛共同體,
但凡行「善事」則必亦為「惡事」,
有「福報」亦有「禍應」、積「陰德」亦積「陽怨」。

若有人發願不飲傷食亡、不財損物失、不輕侮薄辱、不喝受酒害、不言受語傷,
則其人不為「善事」亦不行「惡事」,
是為不「做事」,
其人「不做事」則「無功」亦「無德」,
其人「不作功」大不大?
不大,「功」為「零」而已。

「羊入口」是亂掰的吧?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62g4pvm.html

立基點錯,接下來的長篇大論就毫無價值可言了。
舊 2019-12-05, 03:16 PM #10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wsnes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