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96
|
1.A7R2是第一片全幅BSI感光元件,實力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高ISO表現非常突出,別忘了他的總像素還比D810高 但D810在超低ISO,特別是ISO 64有超高的動態範圍, 神鬼獵人有些場景是用D810拍的,有興趣可以去查 2.要比較感光元件請勿拿JPG來比,廠商的圖形引擎不同, 設定各異,只看JPG難以真的看出感光元件本質的差異,還 是以DXO最為客觀 3.DXO縮到同樣畫素去比較很合理,A7R2感光元件本來就強 ,贏過D810很正常,總不可能同樣是SONY感光元件,新貨會 比舊貨差吧,更何況新貨是SONY自家要拿來搶市的,但感光元 件好,還得要白平衡,調色,降噪其他影像處理才能得到最後的 成像,看看佳能相對落後的感光元件,卻能靠著不錯的圖像引擎 維持業界龍頭就知道感光元件再好也只是一個小加分而已 引用:
此文章於 2016-05-28 03:29 PM 被 mywang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周家大院
文章: 55
|
尊嚴跟給多少曼尼關係很多
太少就要展現媒體尊嚴 太多就要展現親民特質 傳媒真的很深奧
__________________
■□■□■□■□■□■□■□■□■□■□■□■□■□■□■□■□■□■□■□■□■□■□■ PCDVD 十周年 帳號紀念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00
|
引用:
這個你應該跟我樓上說 ![]() 引用:
那片背照式全片幅CMOS不知道SONY是花多大成本搞出來的東西 全世界目前好像只有SONY肯拿出來,而且只有2台,A7R II、RX1R II 跟傳統非背照式CMOS比起來就是等級不同的東西 所以就算SONY把畫素衝到42MP,仍然各方面都稍微壓過36MP 要知道36MP也是太高,目前主流FF機種還是在18MP~24MP 如果對上12MP的A7S,或是對上18MP~24MP的主流機種,那真的各有勝負 但這台目標是超高畫素的戰場,像50MP的5DS R還有36MP的機種 --- 話說SONY打死不出BSI的APS-C機種,真機車 ![]() 不然就可以看到APS-C上打FF的戲碼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002
|
引用:
已經有了啊,就有不少了認為Nikon D500的表現近D750,甚至超過啊... 記得有看過BSI這玩意只有在高密度下有較好的作用,也就是這些30-40MP以上機種或手機,所以A7s2並沒有看到BSI使用,不過也許時間太趕沒採用,但真假否就只有等A7s3出了看是否有被採用.
__________________
“Suffering is not good for the soul, unless it teaches you how to stop suffering. That is its purpose.” - Seth Speaks: The Eternal Validity of the Soul “Live every day to its fullest, and do not be a slave to your hopes for the future. If you do not learn to enjoy today you will not enjoy the future no matter what it may bring.” - The Seth Material “Desire, wish and expectation rules all actions and are the basis of all realities.” - The Seth Material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00
|
引用:
這個完全就是被廠商騙了 當初SONY說BSI在大感光元件上效用不大,所以APS-C沒採用 可今天拿出BSI FF CMOS正是SONY,標準自打嘴巴 而且是三星先搞出BSI APS-C CMOS,一舉追上、超越A6000 SONY才有這動作的,可惜三星退出相機市場 所以A6300只是改成銅導線,稍微超過NX500就點到為止 能搞出BSI FF尺寸的SONY怎麼可能搞不出BSI APS-C,明顯就是留一手 --- 奈何第一大的Canon擠牙膏功力更深,用落伍規格CMOS照樣賣得嚇嚇叫 每年都展出1.2億畫素的APS-C CMOS...一連展了5~6年之久,就是不賣 --- 看到Nikon D5的成績...對D500一點信心都沒有 現在APS-C最猛的應該是A6300,直追A7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425
|
引用:
D500是 dpreview,有史以來分數最高的相機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8 您的住址: 常被查水表的小房間
文章: 3,005
|
引用:
X-PRO2用的那片,也是銅佈線,沒有輸A6300... http://www.cameralabs.com/reviews/S...esolution.shtml 不過DXO不會測富士的相機就是 ![]() 此文章於 2016-05-28 09:03 PM 被 SMiLEAhPaiN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96
|
D5和D500幾乎可以肯定是不同家的感光元件
D5可能是NIKON自家設計,極有可能是APTINA(現ONSEMI) 生產,雖然低ISO動態範圍表現不佳,但中高ISO表現不錯,仍 然適合高速機的需求,D500應該是SONY的貨,動態範圍和A6300 相差無幾 當SONY自家機身越來越強,他們也宣布最新最好的感光元件將 不再優先給外人用,NIKON原本有外包給SONY,TOSHIBA和 Renesas,結果後兩者早被SONY吞了,造成NIKON危機感非常 重,還是希望其他感光元件廠商能夠在性能稍微制衡一下SONY ,不然真的沒幾年,其他高階相機廠商都會被玩掛 SONY曾經宣稱他們的感光元件技術領先業界五年,不曉得是領 先業界平均水準還是領先第二名就是了,SONY老早就具備更高等 級感光元件穩定量產的能力,但不見得會立即推上市場,這次熊本 地震,雖然SONY很慘,但其他廠商更慘,脖子完全被掐住了 A6300若有IBIS,將更有吸引力,但SONY一直在弱化APS-C 這塊,根本沒有正經的規劃APS-C鏡頭,畢竟全幅利潤高 |
![]()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96
|
可以看這裡啊,富士跟SONY系出一脈,性能半斤八兩
但BASE ISO從200起跳,讓最高動態範圍少了一級左右 http://www.photonstophotos.net/Charts/PDR.htm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00
|
抱歉抱歉...看來APS-C誰第一還很難說
原來D500不同於D5啊...兩台一起發表,對焦也一樣害我誤會了 不過我猜想,DSLR用反光鏡取景時,CMOS可以關閉 不同於MILC需要全時透過CMOS取景 在熱噪問題上,可能還是有些微差異的 此文章於 2016-05-28 09:44 PM 被 SKAP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