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老兵.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33
引用:
作者celest
感覺您好像已經用有色眼光在看我了?

但其實我對政黨沒什麼感覺,也從不區分

在我眼中就只是一個又一個的人

重點難道不在要對人民有同理心,要有正確的遠見

並做對人民做真正有益有建設性的事?

你這樣講完全沒錯,不過在我看來誰做對事誰做錯事再清楚也不過了,沒有什麼模糊的空間

你有和我不同的想法,我只是說我個人的看法,也只能互相尊重
     
      
舊 2015-12-31, 11:17 A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兵.離線中  
celest
Advance Member
 
cele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終南山
文章: 437
引用:
作者老兵.
我又不認識你,很難做判別,純粹說我個人的感想罷了,十年後可以再來看這串
我有說彼此信仰不同沒法說對錯

我是不會和長輩說話像平輩,沒辦法,受儒家教化太深,不過我當是基本禮貌而已



我所謂的像平輩,就是平鋪直述,該說的一定說而已


彼此不認識,的確很難判別

所以指稱是百分之百的鄉愿這句話,是不是說得太滿了?

如您所提到的

「預言正確與否決定一個人的眼光和見識,看來再正確也不過」

我也只是形容身邊一直存在的某種現象

和其結果證實究竟誰的眼光和見識才正確

與經歷這反覆過程所帶給我的個人感想

沒到信仰的程度,談的也都是社會不是黨派

說到底與您提到的其他事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舊 2015-12-31, 12:16 PM #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elest離線中  
老兵.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33
引用:
作者celest
我所謂的像平輩,就是平鋪直述,該說的一定說而已


彼此不認識,的確很難判別

所以指稱是百分之百的鄉愿這句話,是不是說得太滿了?

如您所提到的

「預言正確與否決定一個人的眼光和見識,看來再正確也不過」

我也只是形容身邊一直存在的某種現象

和其結果證實究竟誰的眼光和見識才正確

與經歷這反覆過程所帶給我的個人感想

沒到信仰的程度,談的也都是社會不是黨派

說到底與您提到的其他事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青菜哩啦,哩歡喜丟厚

此文章於 2015-12-31 12:32 PM 被 老兵. 編輯.
舊 2015-12-31, 12:31 P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兵.離線中  
celest
Advance Member
 
cele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終南山
文章: 437
引用:
作者老兵.
青菜哩啦,哩歡喜丟厚


依哇看來,係哩歡喜丟厚吧
舊 2015-12-31, 12:43 PM #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elest離線中  
chenyuan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您的住址: ~永恆的回憶~
文章: 260
您誤解了。
首先,您要瞭解背景,就不會有這種疑問。
古時候的學問是貴族之學,並不是給一般平民、奴隸學的。
用現在的話來說,您的父親、長輩不是行政院長就是國防部長、總統姐妹…等,這些統治階層在當時算是掌握最多知識及國家資源的人。

但後來,典籍下放到平民階層,並不是所有平民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都像古時貴族一樣,都是全國頂尖者,難免夾雜不清,讓學生產生誤解;平民的親屬每個都受過良好教育就更難了、更不用說都當到統治階層。所以,會有如您所述為老不尊、學問不如己,是否要敬老尊賢的情況發生。

先人的智慧,因時空差異恐未能放諸四海而皆准,就連螺絲起子也有大小規格之分不是。
現今您可以把當它是個工具,用在合適的地方,而不是被當時其義所限。
__________________
                                    
比我強的人都在努力了,我有什麼資格說放棄?
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此文章於 2015-12-31 01:14 PM 被 chenyuan 編輯.
舊 2015-12-31, 01:05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yuan離線中  
MUS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PCDVD 02梯
文章: 578
引用:
作者csid
我個人認為你對知識的定義稍嫌狹隘了點,待人處事經驗本身就是知識的一環,
並非只有科學理論和技能才是知識,何故強求將之分開呢?
在現今,待人處事經驗一定需要透過長者才能學習嗎?有許多人在網路或書上分享他們的經驗,甚至有所謂人際關係專家,這些人都是長者嗎?他們的知識是否就不受用呢?


因為呼應你的這一段, 在現今只講到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 並沒有人生經歷.
這裡定義是你的定義, 也是你提到的狹隘
引用:
現今則不同了,有嚴謹的科學體系,知識可以靠各種途徑傳播,唾手可得,
今天你生活上遇到不明的事物,跑跑圖書館,上網GOOGLE幾乎都可以解決,
甚至有專家你出錢他就願意給你諮詢。老人的重要性變得不如以往,
所以開版的會質疑敬老尊賢這四個字是很正常的。


硬要說待人處事是知識的一環那也行, 開天闢地以來除了本能外都是知識有待學習, 但不是你所謂"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可以得到.
有些事情是靠時間揣摩歷練而非直接學習, 時間到了自然也了解.
李清照寫的"為賦新辭強說愁"正是如此, 學得其形卻不得其要是很常見的事情.

引用:
我並非不敬老,而是認為比起敬老,尊賢更加的重要,
我前文說了,敬老是我拿出最低限度的禮貌待人處事,要有自己的原則而不是愚敬,
我唯一不尊敬的就是沒有表現出身為長者應有的內涵的老人,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說身處某個位置就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身為長者若做不到,則談何尊重呢?

敬老是態度, 你在公車捷運上讓座是一種態度, 而不會在讓座前就質疑對方有沒有年齡該有的內涵.
尊賢比起敬老更重要沒錯, 這點絕對同意你.
__________________
^^A 請多指教~
舊 2015-12-31, 01:29 P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US離線中  
佛朗多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0
老人不長進該不該被看不起?

若你老爸辛苦當粗工每天扛水泥
把你養大讓你念書取得碩博士學位
等你老爸老了的時候, 相信你老爸看起來會更加不長進
但難道你會因此看不起他嗎?
要敬老是相信對方很可能曾為社會付出過大半輩子勞力體力與精力
不是啥時針分針一天呈現幾次九十度的問題
你乾脆問雞兔同籠問題好了

再者原Po提到的那個老師
不知道是不是數學老師
如果不是的話沒啥好鞭的
理工出身的人永遠無法理解這社會對數學恐懼加無知的人有多少?
更無法理解李家同所說,
為何現在大學生有人會認為1/2 +2/3=3/5

此文章於 2015-12-31 02:39 PM 被 佛朗多 編輯.
舊 2015-12-31, 02:30 P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佛朗多離線中  
老兵.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5
文章: 33
引用:
作者佛朗多
老人不長進該不該被看不起?

若你老爸辛苦當粗工每天扛水泥
把你養大讓你念書取得碩博士學位
等你老爸老了的時候, 相信你老爸看起來會更加不長進
但難道你會因此看不起他嗎?
要敬老是相信對方很可能曾為社會付出過大半輩子勞力體力與精力
不是啥時針分針一天呈現幾次九十度的問題
你乾脆問雞兔同籠問題好了

再者原Po提到的那個老師
不知道是不是數學老師
如果不是的話沒啥好鞭的
理工出身的人永遠無法理解這社會對數學恐懼加無知的人有多少?
更無法理解李家同所說,
為何現在大學生有人會認為1/2 +2/3=3/5

那是老師啊現在那問題看起來更像常識,他們可多的是自認菁英現在月領高額月退俸和年節獎金的人

你任意引申了,我也沒說非看不起老人不可啊,我只是說不能只憑恃自己年紀大是長輩或老師就倚老賣老,什麼講的都對都比年輕人厲害。老人或長者也可以有自知之明一些不需要賣弄權威和地位來壓人讓人信服。

當然這有點難就是了,尤其對深受儒家或中國傳統文化教化的東亞人來說

此文章於 2015-12-31 03:02 PM 被 老兵. 編輯.
舊 2015-12-31, 03:00 P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兵.離線中  
celest
Advance Member
 
cele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終南山
文章: 437
 
因為身在台灣而「深受儒家或中國傳統文化教化的東亞人」

一定會有,但或許根本不如一般以為的那麼多.....

全球資訊這麼發達大家每天都能輕鬆接觸到各種東西方知識

懂得融會東西方優點於一身不受特定思維拘束的人也比比皆是吧
 

此文章於 2015-12-31 03:17 PM 被 celest 編輯.
舊 2015-12-31, 03:14 P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elest離線中  
csid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51
引用:
作者MUS
因為呼應你的這一段, 在現今只講到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 並沒有人生經歷.
這裡定義是你的定義, 也是你提到的狹隘


硬要說待人處事是知識的一環那也行, 開天闢地以來除了本能外都是知識有待學習, 但不是你所謂"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可以得到.
有些事情是靠時間揣摩歷練而非直接學習, 時間到了自然也了解.
李清照寫的"為賦新辭強說愁"正是如此, 學得其形卻不得其要是很常見的事情.


敬老是態度, 你在公車捷運上讓座是一種態度, 而不會在讓座前就質疑對方有沒有年齡該有的內涵.
尊賢比起敬老更重要沒錯, 這點絕對同意你.


你搞錯了一點,這不是定義啊?科學, Google, 圖書館和專家只是舉例罷了,
對於現代知識傳播途徑你是要我所有細項一一列出來不成?舉一反三你會吧?
不是只有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叫定義...

待人處事的經驗,你遇到的任何人分享的經驗都可以成為你的人生導師,
為何一定就是老人?

而時間到了就會理解的事物,那也是你自己去體驗,和知識、和其他長者又何干?
能不能理解是自身的問題,其他書本,google,長者說破嘴也無法幫你。
如果說一個知識不能傳播,只能鎖在老人手中,那他一點用處也沒有,
這裡根本無法體現老人的重要性。

讓座只是社會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觀念而已,
就像對孕婦,身障者,行動不便者讓座一樣,和敬不敬重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不會莫名地敬重孕婦,身障者,行動不便者。

此文章於 2015-12-31 06:25 PM 被 csid 編輯.
舊 2015-12-31, 06:22 P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si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