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Jose Chin
*停權中*
 
Jose Ch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您的住址: 関内
文章: 246
引用:
作者sclee
我一直認為台灣不是法規的問題,而是法官的認知

這裡有人認為執法過當,不知臨檢這個行為是否違憲?根本連臨檢都不可以施行?

這個判例可以引申,倘若遇到酒測臨檢,在員警未看到前駕駛者馬上載上口罩(記得用N95),然後堅持不脫下來給員警聞有沒有酒氣,理由是"我認為自己沒有酒駕,為什麼要脫口罩給聞?"甚至可以說有感冒,反正目測看不出來就有理由拒絕

其實這是邏輯上的問題,客觀判斷是如何?目測?有沒有酒氣?這些都是主觀的認知,上法院是看酒測儀器顯示的數據,或是抽血檢驗


因此,當事人有沒有酒駕?由於拒測,答案是不知道


脫口罩 並沒有不符比原則...
     
      
舊 2015-02-22, 01:31 A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se Chin離線中  
justin001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68
連執行個酒測都可以有那麼多質疑酒測正當性的聲音
難怪公權力不彰,
新聞上常常播一大堆酒駕撞死人的新聞
等到酒駕又撞死下一位可憐的人時,鄉民又在網路上罵政府不修法
要執行對大多數人有利的臨檢時ggyy; 不執行時,等到又出事時,又在ggyy
鄉民還真難伺候
 
舊 2015-02-22, 01:55 AM #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stin001離線中  
Elros
*停權中*
 
Elro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引用:
作者emh01304
好笑
有哪個在那不許你行使"自身權力"了?
請你行使呀
請你貫徹到底呀
遇臨檢就說對方違反職權法你沒義務配合
直接閃人呀

連自個講的東西都不敢作
一下又警察沒權隨意攔車
一下又不停到時被告妨礙公務
自個在那自掌嘴巴自打臉?
連行使自己口口聲聲在那宣稱的正當權力都不敢?
就只敢在網上作鍵盤鬥士來屁?
難怪還真就只有作鬼島奴才的份

來... 老師跟你說
釋憲535只跟你說你有拒絕警察違法臨檢攔查的權力
可沒賦予你直接闖越欄撿站的權力歐

你可以在欄停後詢問警方理由
如警察無合理理由可拒絕配合後續動作
可沒叫你直接闖越

尤其你是處於開車狀態 車速再慢都有致傷的可能性
而且員警攔查通常會走到車道中開車闖越會被視為攻擊行為
後續警察可以認定你蓄意攻擊 有妨礙公務之嫌

所以主張自己權力也要遵守良善百姓的守則歐

我至少有本案的法官判決跟法規支持我的論點
你有啥? 不就是通篇的唬爛
下面有張圖 自己應該了解自己是什麼等級吧


有沒有說人是鍵盤 結果自己才是鍵盤的八卦

引用:
作者hoba
好啦好啦,就這樣吧,以後看到酒測攔檢的,自認沒喝的就無視直直開過去就好了
如果被鴿子攔下來記得叫他回去看警察職權行使法就行了

好運被拉下車壓制上銬時就別哎執法過當,打打官司看有沒有國賠能領

現在時代進步了,強者我損友當年被春安臨檢時多說了幾句癈話
當場被條子拉下車壓制,被長槍抵住上銬帶回三重分局,還是我去具保的...
這傻B不敢讓家人知道,結果半夜讓警局打電話來我家,把我爹娘吵醒

不是每個人運氣都那麼好的...

那是警察賭你不敢跟他玩
強者我朋友也被警察無故攔過不配合 結果被請到警局

不過人家一路都笑咪咪的配合
(對警察出言不遜跟有肢體接觸很容易會被告妨礙公務歐)
到了警局問警察可不可以讓他打2通電話
他一通打給認識的警局督察市的高階員警 第二通打給認識的記者
結果對方就跟他哈腰賠不是 笑笑說這事就算了

所以別認為警察有多高尚啦 很多也不過是欺善怕惡
前幾天不是才有警察替員警酒駕滅證藏人的新人....

此文章於 2015-02-22 02:18 AM 被 Elros 編輯.
舊 2015-02-22, 02:14 A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lros離線中  
KGB
*停權中*
 
KGB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050
引用:
作者Elros
所以別認為警察有多高尚啦 很多也不過是欺善怕惡
前幾天不是才有警察替員警酒駕滅證藏人的新人.....


嘿嘿

就是有良莠不齊的人事問題,這也是我要堅持程序正義這個底線的原因
舊 2015-02-22, 02:30 AM #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GB離線中  
Elros
*停權中*
 
Elro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母獅的胸前... XD
文章: 928
判決文如下有興趣的自己看

引用: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     102年度交字第293號

一、程序部分:
(一)原告姬明宏不服被告如案由欄所示裁決處分,提起行政訴
訟,聲明撤銷原處分。按民國一0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總
統公佈修正之行政訴訟法,增訂第三章交通裁決事件訴訟
程序,其中第二百三十七條之二規定交通裁決事件,得由
原告住所地、居所地、所在地或違規行為地之地方法院行
政訴訟庭管轄。且於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司法院函定自一
0一年九月六日施行。查本件屬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之一
第一款前段所定「不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八條而提
起之撤銷訴訟」。自應由本院行政訴訟庭管轄,合先敘明

(二)又本件係因原告不服被告所為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八
條之裁決而提起撤銷訴訟,依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
之一,應適用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本院並依同法第二
百三十七條之七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是原告雖合法通
知不到庭,仍逕為裁判,附此敘明。
二、事實概要:原告於一0二年八月十三日晚上十一時二十分許
,駕駛其牌照號碼3325—TS號自用小客車,行經桃園縣楊梅
市○○路○○○號前處,為桃園縣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草湳
派出所員警認原告「有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經警察機關設
有告示執行第三十五條第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拒絕第三十
五條第一項各款測試之檢定」之違規,遂當場舉發並填製桃
警局交字第DB0000000 號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
(下稱舉發通知單),記載應到案日期為一0二年八月二十
八日前,並移送被告處理。原告於一0二年八月十六日到案
陳述不服舉發,經被告查證明確後,認原告前開之違規事實
屬實,爰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第四項、第六
十七條第二項、第六十八條及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
準及處理細則等規定,以壢監裁字第裁53—DB0000000 號裁
決書(下稱原處分)裁處原告罰鍰新臺幣(下同)九萬元,
吊銷普通小型車駕駛執照,三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原告
不服,遂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三、本件原告訴之聲明與主張之理由(略以):
(一)訴之聲明:
1.原處分撤銷。
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舉發員警因業績壓力大,羅織入罪,原告當天開車去中壢
天晟醫院照顧外婆,原告有做酒測,從員警錄影帶可以看
出原告被員警推撞。綜上所述,原告沒有喝酒,員警刺激
原告,更何況偵查不公開,何來公然侮辱等語。
四、被告答辯理由(略以):
(一)訴之聲明:
1.原告之訴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二)依(民國一0二年一月三十日修正一0二年三月一日施行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項:「汽車駕駛
人,駕駛汽車經測試檢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萬五千
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及吊扣其
駕駛執照一年;附載未滿十二歲兒童或因而肇事致人受傷
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二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
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一、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
二、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相類似之管製藥品
」;同條第四項:「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經警察機關
沒有告示執行第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不依指示停車接受
稽查,或拒絕接受第一項測試之檢定者,處九萬元罰鍰,
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吊銷該駕駛執照及施以道路交通
安全講習;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該駕駛執照,
並不得再考領」。同條例第六十七條第二項:「汽車駕駛
人,曾依第二十九條第四項、第三十條第三項、第三十五
條第三項前段、第四項前段、第三十七條第三項、第四十
三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第三款、第四款
後段、第六十二條第四項前段規定吊銷駛執照者,三年內
不得考領駕駛執照;汽車駕駛人駕駛營業大客車,曾依第
三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吊銷駕駛執照者,四年內不得考領駕
駛執照」;第六十八條第一項:「汽車駕駛人,因違反本
條例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之規定,受吊銷駕駛執照處分時
,吊銷其執有各級車類之駕駛執照」。
(三)復經桃園縣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一0二年九月九日楊警分
交字第 0000000000 號函覆(略以):員警在楊梅市中興
路與五守街路檢點(影片位置零分三十秒檢點『停車受檢
、違者受罰』警示燈),以手勢及哨音示意 3325-TS 號
自小客車駕駛人停車受檢,惟該車駕駛人並未理會,將該
車駛至○○路○○○號前始停妥,警員趨前盤查,請其配
合實施吹氣酒測,惟姬君表示無飲酒且無違法情事,拒絕
接受酒測(影片位置六分十三秒我就是拒絕),經員警共
二次告知拒絕酒測罰(影片位置八分九秒、十分),並於
檢附舉發現場(長度二十四分六秒)錄影光碟以為佐證,
舉發程序應屬合法。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經警察機關
設有告示執行第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經員警告知拒絕酒
測罰則,汽車駕駛人「當場」明確表示拒絕接受第一項測
試檢定之行為,已構成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
第四項之處罰要件。即警員完成舉發程序後,原告已離開
「告示執行第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即便原告被帶回警
局後有接受酒測,並無影響之前「拒絕接受第一項測試檢
定之行為」之行為成立。綜上所述,被告依道路交通管理
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第四項裁決,並無違法,請庭上明鑑

五、本院判斷之依據與理由:
(一)一0一年九月六日以後,交通裁決訴訟案件已適用行政訴
訟法,昔日諸多準用刑事訴訟法之下,甚至導致受刑事實
體法拘束的謬誤法理與適用結論,均應揚棄不採,而回歸
行政救濟法制及行政法法理。按行政救濟程序舉證責任之
分配,不論學說或實務早已拋棄早期偏重國家權威性的過
時的行政處分「公定力」理論,而係自行政訴訟當事人法
對等性的觀念出發,認行政救濟程序之舉證責任分配,亦
應採行民事訴訟程序上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參諸行政訴訟
法第一百三十六條明定準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舉
證責任分配之規定,更足證之。換言之,行政訴訟之審理
程序原則上採職權調查主義(行政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參見),並無證據提出責任之觀念,從而所謂舉證責任係
就「客觀舉證責任」而言,其意在經法院審理結果,事實
仍陷於真偽不明時,有將事實不明轉化為終局法律效果,
以及將事實無法證明之不利益分配於當事人間之功能。詳
言之,法院經調查程序並適用自由心證原則,仍無法克竟
確定事實之功能時,當證明度要求愈高,法院之心證愈不
易形成,舉證責任愈有其運作之空間;又限制性等非授與
利益之行政處分因有須符法律保留原則要求之強度,原則
上自應由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證明其合法性,除非法律
明文規定,否則舉證責任不能任意移轉予通常為人民一方
的受處分人負擔。惟為了減輕行政機關於特定事件舉證上
之負擔與困難,法院透過事實上推定、表見證明或當事人
協力義務等立法明定法則之運用,使處分要件事實不致陷
於真偽不明,避免舉證責任裁判過度浮濫,仍不違反舉證
責任分配應抽象預定之法治國原則要求。
(二)按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經測試檢定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
準者,處一萬五千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
管該汽車及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年;附載未滿十二歲兒童或
因而肇事致人受傷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二年;致人重傷
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道路交通管
理處罰條例(下稱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項定有明文。
又按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行經警察機關設有告示執行第
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查,或拒絕接
受第一項測試之檢定者,處九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
該汽車、吊銷該駕駛執照及施以道路交通安全講習;如肇
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該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同條第四項亦有明文。
(三)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四項後段之行為人拒絕接受酒精測試
之檢定者,處九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及吊銷
該駕駛執照,三年內不得考領之規定,係立法者賦予行政
機關之裁罰權,未給予行政機關任何裁量權限,行政機關
即無裁量之空間。又本條項前段所定「駕駛汽車行經警察
機關設有告示執行第一項測試檢定之處所,不依指示停車
接受稽查」,則顯係立法者擬制此類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
查之行為,主觀上「有拒絕接受酒精測試之檢定」之意。
而此處「吊銷駕駛執照,三年內不得考領」之規定,不論
駕駛人所駕車種為何,一律吊銷其持有各級車類之駕駛執
照。本院以為,修正前本條例第六十八條之規定及實務作
法有違比例原則,更有侵害人民工作權或人格自由發展權
之虞。依據修正前本條例第六十八條之規定,造成違規者
如受有吊扣、吊銷駕照處分者,不論其係駕駛何級車類違
規,一律吊扣、銷其所持有【所有各級車類駕照】。實務
依該條實際執行之方式,係採取所謂「兩照制」:騎機車
酒駕,就吊扣機車駕照,不會吊扣汽車駕照,祇有違規者
未同時持有機車、汽車駕照時,才會吊扣其現持有的駕照
。換言之,於現行法令及實務所准許,持有小型車以上車
類駕照者,得駕駛輕型機車,如欲駕駛重型機車,須另行
考領重型機車駕照之現狀下,如駕駛人合法騎乘輕型機車
酒駕違規,如其領有重型機車駕照,即吊扣其重型機車駕
照,如未領有重型機車駕照,即吊扣其自小型車以上之駕
照;至持有較高級汽車駕照,駕駛較低級汽車酒駕違規者
,例如持有職業大貨車駕照,駕駛自小客車酒駕違規,則
吊扣(銷)其職業大貨車駕照。本院以為,一律吊扣、銷
各級汽車之處分,固有避免行為人持較高級汽車駕照,繼
續駕駛較低級汽車之「鑽漏洞」行為,且原處分機關執行
吊扣係命違規者於特定期日前繳送所持有之駕照,執行吊
銷即逕行註記,其執行吊扣(銷)之方式對於原處分機關
簡便有利。惟如此作法,易造成以下明顯不公平之現象,
且有違比例原則,並有侵害人民工作權或人格自由發展權
之虞。以下簡述理由:
1.首先,實務上區分汽、機車兩類執行之所謂「兩照制」,
亦即於分別領有(重型)機車駕照及小型車(以上)駕照
者,駕駛機車違規,祇吊扣(銷)機車駕照,不及於汽車
駕照之作法,反之亦然,固然適用於兩種駕照均持有者,
尚稱合理可行。惟貫徹此種作法,本來在欠缺某車級駕照
,而無照駕駛該車級者,例如僅領有機車駕照者,無照駕
駛小型車以上車種違規,應不執行-亦無從執行-吊扣(
銷)機車駕照處分,而此種行為已依無照駕駛之違規處罰
,惟監理機關卻仍吊扣(銷)其機車駕照,反之亦然。惟
查如此作法不僅明顯有違所謂「兩照制」原則,且相較於
未領有任何車級駕照者,如駕駛機車或違規,即無從執行
吊扣(銷)駕照處分,而領有小型車以上車種駕照者,無
照駕駛機車酒駕違規,卻要吊扣(銷)其所持有之小型車
以上駕照!反之亦然。亦即,就駕駛機車而言,二者均屬
「無照駕駛」,何以執行結果,卻有天壤之別,其間差別
待遇之合理理由何在?有違反憲法平等原則之情。
2.其次,如以持有職業大貨車駕照,但未持有重型機車駕照
而酒駕違規者為例,其除受到無照駕駛之處罰外,何以要
吊扣其職業大貨車駕照?駕駛機車之違規態樣,與是否仍
得駕駛大貨車、聯結車之行為有何必然關係?如此作法顯
係處罰「行為人」,而非處罰「行為」,已有違「處罰行
為」原則,且更易落入國家評價人民品格之違憲危機。又
行政機關如為防止駕駛人持較高級車種駕照,繼續駕駛較
低級車種之「漏洞」,則首應檢討所謂「一人一照」原則
是否妥適,何以換發最高級車種時,就不能持有較低級車
種駕照?再者,即令維持「一人一照」原則,執行吊扣駕
照處分之執行方式,可以於駕照上註記「不得駕駛特定較
低級汽車」之字樣,以明駕駛人係駕駛何種車種違規,遭
吊扣何種車種駕照,如此駕駛人仍得駕駛其他車種,其侵
害人民之方式,顯較一律吊扣(銷)所有駕照之作法為輕
。換言之,不問駕駛何種等級之汽車違規,一律執行吊扣
(銷)所有車種駕照之作法,已有違比例原則中之「必要
性原則」(最小侵害原則)之嫌。
3.最明顯也是最根本的疑義,正是一律吊扣(銷)各級駕照
之規定及作法,嚴重違反(狹義)比例原則。查處以吊扣
(銷)駕照之違規態樣,不一而足,尤其修正前本條例尚
有易處吊扣(銷)駕照之規定,造成不論罰鍰數額大小,
祇要未繳納罰鍰,即易處吊扣(銷)駕照或行照之處分,
一律處以吊扣(銷)各級車類駕照之作法,造成駕自用小
客車違規者,卻連同職業大貨車或聯結車駕照一併吊扣(
銷),造成行為人於吊銷期間內(本案長達三年)竟不能
從事以駕駛為職業之工作,而顯然嚴重侵害人民的工作權
。行政機關不論為處罰或預防,禁止行為人於數年內再駕
駛機車之公益目的,卻選擇以侵害行為人工作權(職業自
由),此受憲法第十五條所保障之基本權利,數年內均無
從駕駛大貨車謀生,無異於「剝奪」其數年的工作權,此
種以「大砲打小鳥」之處分,已有違手段、目的不相當之
(狹義)比例原則。又即便對於非職業駕駛人而言,也有
侵害其在現今工業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駕車權利,而有違
其依憲法第二十二條應受保障之人格自由發展權。酒駕機
車之違規行為,且未造成其他實害結果,竟強制行為人負
擔如此鉅大的不利益,其違反比例原則之情,已不言可喻

(四)惟一0一年五月十八日公佈之大法官釋字第六九九號解釋
,認為上述法律規定均無違憲之情。大法官認為(解釋文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五條第四項前段規定
,汽車駕駛人拒絕接受同條第一項第一款酒精濃度測試之
檢定者,吊銷其駕駛執照。同條例第六十七條第二項前段
復規定,汽車駕駛人曾依第三十五條第四項前段規定吊銷
駕駛執照者,三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又中華民國九十
四年十二月十四日修正公佈之同條例第六十八條另規定,
汽車駕駛人因第三十五條第四項前段規定而受吊銷駕駛執
照處分者,吊銷其持有各級車類之駕駛執照。上開規定與
憲法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尚無牴觸,而與憲法保障人民行
動自由及工作權之意旨無違」。解釋理由書進而認為:「
係爭規定所採手段,具有杜絕此種僥倖心理,促使汽車駕
駛人接受酒測之效果,且尚乏可達成相同效果之較溫和手
段,自應認係爭規定係達成前述立法目的之必要手段。系
爭規定之處罰,固限制駕駛執照持有人受憲法保障之行動
自由,惟駕駛人本有依法配合酒測之義務,且由於酒後駕
駛,不只危及他人及自己之生命、身體、健康、財產,亦
妨害公共安全及交通秩序,是其所限制與所保護之法益間
,尚非顯失均衡。縱對於以駕駛汽車為職業之駕駛人或其
他工作上高度倚賴駕駛汽車為工具者(例如送貨員、餐車
業者)而言,除行動自由外,尚涉工作權之限制,然作為
職業駕駛人,本應更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並具備較一
般駕駛人為高之駕駛品德。故職業駕駛人因違反係爭規定
而受吊銷駕駛執照之處罰者,即不得因工作權而受較輕之
處罰。況在執行時警察亦已先行勸導並告知拒絕之法律效
果,顯見受檢人已有將受此種處罰之認知,仍執意拒絕接
受酒測,是係爭規定之處罰手段尚未過當」。
(五)對於上述合憲解釋,尤其未能正視與釐清實為「兩照制」
(或「多照制」),而非「一照制」之現制;以及執行手
段並非不能採行於駕照上註記「不得駕駛特定較低級汽車
」字樣之侵害較小,合於比例原則之合憲解釋原則。本院
甚感無奈,惟在最終有權機關大法官變更解釋之前,仍僅
能受其拘束。值得且必須一提者,大法官顯然也意識到此
等規定不儘合理之處,因而於理由書最末,以「警告性解
釋」之方式提醒立法者:「係爭規定雖不違反比例原則,
惟立法者宜本其立法裁量,針對不同情況增設分別處理之
規定,使執法者在能實現立法目的之前提下,斟酌個案具
體情節,諸如駕駛人是否曾有酒駕或拒絕酒測之紀錄、拒
絕酒測時所駕駛之車輛種類、所吊銷者是否屬其賴以維持
生活之職業駕駛執照等狀況,而得為妥適之處理。另係爭
條例有關酒後駕車之檢定測試,其檢測方式、檢測程序等
事項,宜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之規範為之,相關機關宜
本此意旨通盤檢討修正有關規定,併此指明」等語。殊不
論大法官此處的「修法指示」形同反證僅因拒測即一律吊
銷駕照三年,且吊銷所有車種駕照之規定,確有違反比例
原則、平等原則,而侵害職業自由、行動自由基本權之違
憲結論,不無與前述合憲結論自相矛盾之處。惟至少立法
者應善體大法官在尊重立法權與保障人民基本權間權衡的
「用心良苦」,宜速回應大法官的「警告」,否則如任憑
「瀕臨違憲邊緣」的此等法律規範現象持續,本條項終有
再經憲法檢驗的一日,屆時其合憲性的正當性就不復存在
了。
(六)解決了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項後段「拒絕接受酒精測試
檢定」及處罰上的合憲性疑慮,尚應檢驗本條項前段所定
「駕駛汽車行經警察機關設有告示執行第一項測試檢定之
處所,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查」擬制主觀上「有拒絕接受
酒精測試檢定」之意,是否合理?蓋原告表明拒絕接受酒
測,因為認為自己並未喝酒,更無酒駕。固然舉發關有現
場告知拒測要件及效果,此為兩造所不爭執。惟警察憑何
攔檢原告並要求配合實施酒測,方為本案爭執重點。交通
警察執行職務,如無法律明文規定,必須以警察職權行使
法為其基本規範,當無疑問。警察職權行使法乃因應釋字
第五三五號解釋意旨所制定之法律。按警察對於已發生危
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得予以攔停並
採行下列措施:一、要求駕駛人或乘客出示相關證件或查
證其身份。二、檢查引擎、車身號碼或其他足資識別之特
徵。三、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警察因前
項交通工具之駕駛人或乘客有異常舉動而合理懷疑其將有
危害行為時,得強制其離車;有事實足認其有犯罪之虞者
,並得檢查交通工具。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八條第一、二項
分別定有明文。至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八條第一項所稱「已
發生危害」係指已生肇事之事實;而所謂「依客觀合理判
斷易生危害」則指危害尚未發生,但評估具體個案之現場
狀況,認有可能發生危害者即屬之,例如以酒駕之合理懷
疑,即車輛有蛇行、忽快忽慢、驟踩煞車等駕車不穩之情
事,或有明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之事實,可合理懷疑
有發生危害之可能性。此種合理懷疑之推斷應個案具體審
查,不能僅以駕駛汽車行經警察機關設有告示執行第一項
測試檢定之處所,不依指示停車接受稽查,即認為駕駛人
有拒絕酒測之主觀意思,至少應允許行為人於當場或事後
以反證推翻此種「擬制」效果,絕不能「視為」拒絕酒測
,否則本條項形同排除警察職權行使法所設「合理懷疑」
的基本門檻,而有違反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虞。
(七)關於合理懷疑的攔檢與盤查門檻與本條項前段操作』上的
調和,湯德宗大法官於釋字第六九九號解釋提出部分協同
暨部分不同意見書說得清楚(略以):「按本院釋字第五
三五號解釋,警察對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
生危害』的交通工具,得予以攔停,實施臨檢。臨檢包括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八條第一項第三款等規定,要求駕駛
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檢定(酒測)。所謂『已發生危害』
,例如駕車肇事;所謂『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例
如車輛蛇行、猛然煞車、車速異常等。無論『已發生危害
』或者『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皆屬具有『相當事
由( probable cause)』或「合理事由』( reasonable
cause),足可懷疑駕駛人有酒駕情形,此時警察始得要
求人民接受酒測。如果警察僅是在所謂易肇事路段設置路
障,對過往車輛一律攔停臨檢,因尚無所謂『已發生危害
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可言,只能請求駕駛人搖下
車窗,配合臨檢。此時駕駛人如拒絕配合搖下車窗,警方
既尚未開始『合法酒測』,拒絕配合臨檢自然不構成『拒
絕酒測』。反之,如駕駛人配合搖下車窗,且警方臨檢後
發現『已生危害』(例如有人車禍受傷)或『依客觀合理
判斷易生危害』(如車內酒氣十足、駕駛人神智不清等)
,即有『相當事由』或『合理事由』,可懷疑駕駛人有酒
駕情事,便得要求其接受酒測」。另李震山大法官於同號
解釋提出的不同意見書亦指出(略以):「係爭規定就警
察機關攔停汽機車而實施酒測之實體與程序要件,未置一
詞,參諸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五號及第五七0號等解釋,應
可認定係爭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項並非實施酒測之授權依
據。既無實施酒測之授權基礎,如何課予人民接受酒測之
義務?從而係爭條例第三十五條第四項拒絕酒測應受處罰
之規定,恐將失所附麗。因此,本件解釋找到警察職權行
使法第八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作為依據,即警察對於已發
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得予以攔
停,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並自行加上『
疑似酒後駕車』要件,作為警察執行酒測的法律依據,從
而認為駕駛人有依法配合酒測之義務。然此舉恐將滋生以
下疑義,首先,係爭規定係針對『未肇事』之拒絕酒測者
而處罰,並不會符合『已發生危害』之要件。其次,實務
上酒測若非採取隨機而係集體攔停方式,受測者往往需排
隊受檢,自非每部受檢車輛皆與『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
害之交通工具』之要件有直接關係,因為該條規定係以『
交通工具』外顯之危險或危害狀態為判斷準據,自難據以
精確判斷駕駛人是否『疑似酒駕』。最後,該條規定並未
賦予警察實施全面交通攔檢之權,至於同法第六條與第七
條則是為一般危害防止攔檢人車查證身份,亦非為維護交
通安全與秩序而設」、「本院於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中已
破除『既然沒有違法行為,何懼臨檢與盤查』官方說詞的
魔咒,以致『目的正當不能證立手段的合法』、『實質正
當法律程序包括實體內容及程序要件』、『公權力要先管
好自己才能取得指導、取締人民的正當性』等實質法治國
的精靈,紛紛從行政威權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警察職
權行使法亦適時順勢地堂堂問世。因此,一般所謂『若非
飲酒,何需拒絕酒測』、『對拒絕酒測者不處以重罰,真
正酒駕時就緩不濟急』、『拒絕酒測的主要動機即是規避
刑罰』、『拒絕酒測者三年內有酒駕之必然性』等臆測,
必須有具說服力的立法事實與數據作為支持,方能成為立
法者之預斷,於釋憲案中並需經嚴謹審查,而非僅以『依
內政部警政署八十八年至九十年間之統計數字卻顯示,酒
後駕車肇事傷亡事件有逐年上升之趨勢』一語,簡單帶過
。這就如同『飢寒起盜心』,所以公權力若不對失業者或
無業者之生活作息採取立即有效的監控措施,等真正發生
犯罪就來不及之類的跳躍式預設,未必具絕對的說服力。
本件解釋既未詳加審查,形同全盤接受,成為得忽略普受
好評之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的煙幕彈,從而未以憲法實質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去審查酒測實體與程序要件,在違憲審
查長途接力賽中漏接一棒,是朝理想邁進中的重挫,影響
不可謂不大」等語。是以員警如僅係設置路檢站,即對過
往車輛一律攔停臨檢,因尚無所謂「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
合理判斷易生危害」可言,只能請求駕駛人搖下車窗,配
合臨檢。此時駕駛人如拒絕配合搖下車窗,警方既尚未有
合理懷疑之「合法酒測」行為,自不能僅以拒絕配合臨檢
即構成「拒絕酒測」。除非在臨檢後發現「已生危害」(
例如有人車禍受傷)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如
車內酒氣十足、駕駛人神智不清等),始得謂有合理懷疑
程度,可懷疑駕駛人有酒駕情事,此時要求其接受酒測,
即通過合理懷疑之門檻。切記絕不能單以行為人若無飲酒
,何需拒絕酒測為由,強制其接受酒測,如此不僅違反「
不自證己罪原則」,亦違反已具國內法效力的公民與政治
權利國際公約第十四條第三項第七款規定:「不得強迫被
告自供或認罪」。
(八)查原告否認有刻意逃避路檢站之情,當日係開車去天晟醫
院照顧外婆,並提出其外婆張鍾園妹之診斷證明書影本為
證(參見本院卷第八頁),而確實是通過路檢站才從照後
鏡看見警察搖指揮棒示意其停車(參見本院卷第三十五頁
),舉發機關桃園縣警察局楊梅分局亦以一0二年九月九
日楊警分交字第 0000000000 號函,不否認原告係「將車
駛至○○路○○○號始停妥」(參見本院卷第七頁),是
足認原告並非強行通過路檢站,經警強制攔查始停車,而
是自行發現警察示意停車隨即停妥,並無逃避情事。
又本
院於一0三年四月十日準備期日勘驗被告提出之現場錄影
光碟顯示(略以):「一分三十五秒至一分五十五秒許,
原告:我為什麼要配合你們啊!就沒喝酒,就沒喝酒。員
警:我們依照警察職權行使法。原告:政府有規定一定要
配合你們嗎?員警:我們設置路檢點,你就必須配合警察
執行。我們依照警察職權行使法,你就是要配合我們。原
告:沒關係,來啊…沒喝酒,就是沒喝酒。七分四十八秒
至八分三十六秒許,員警:先生,你是否願意接受酒測?
員警第一次告知拒絕酒測之處罰並以書面提示原告,過程
中原告仍表示沒有喝酒。八分五十五秒至九分六秒許,員
警:因為我們沒有聞到酒味,我們用量知器跟你確認一下
而已,就這麼簡單。我們要以儀器為標準等情」(參見本
院卷第三十三頁背面以下)。足見原告一再堅稱並未喝酒
,而現場員警亦均不否認「沒有聞到酒味」,卻只知照章
行事,認為未在路檢站前停下車的原告就必須接受酒測,
卻不先查明原告所以未及時停車之原因,僅一味強令原告
必須配合酒測,顯不符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八條規定「已發
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攔停及進而要求配
合酒測之發動門檻。執法機關行使職權最重正當法律程序
,人民對於違法行使之公權力本無遵從屈就之義務,除非
法律明定任何人經警察要求停車即須有強制接受酒測之義
務(但這樣的法律也是通不過比例原則的檢驗的),否則
警察必須主張有如何的合理懷疑駕駛人或車輛有「已發生
危害」,或依客觀情勢合理判斷有易生危害之前提,此方
符法治國家的要求。警察在無任何合理懷疑之前提下攔停
原告並要求酒測,原告本無接受酒精濃度測試檢定之義務
,是即使原告態度愈趨強硬,而有上述楊梅分局回函所載
「終因情緒失控以肢體衝撞原警及辱罵員警政署(單字國
罵)」,其始作甬者也是警察,焉能怪罪無力對抗公權力
之原告?
六、綜上所述,本件舉發警察於無合理懷疑之前提下即強令原告
配合接受酒測,不符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八條規定「已發生危
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合理懷疑為要件,原告自
有拒絕的權利(也只有這樣微薄的權利),即使警察有完整
且明確的踐行事前告知拒絕酒測之處罰效果,被告據此處以
本條例第四項之處罰自有違法。原告訴請撤銷原處分為有理
由,應將原處分予以撤銷,始為合法,爰不經言詞辯論,判
決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七、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
料經本院審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無再予論述回應
之必要,附此敘明。
八、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用為三百元,應由被告負擔,爰確定第一
審訴訟費用額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
條之七、第九十八條第一項前段、第二百三十七條之八第一項,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2 月 29 日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法 官 錢 建 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
訴狀並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未表
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
狀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並應繳納上訴費新臺
幣750元。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劉 宗 源

真的說敗訴不意外啦

你警察都自己承認對方是自己停下來 而非刻意闖越
這還能說啥?

要欄撿連基本的指揮都沒有
看到人家通過才出來揮指揮棒
到底是哪國的欄撿是這樣做的啊?
舊 2015-02-22, 02:35 A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lros離線中  
我愛E奶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95
要討論一下有人喝了點酒身上卻聞不到酒味嗎? XDDD

這樣條子要怎抓他?
舊 2015-02-22, 03:41 A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我愛E奶離線中  
傲世笑紅塵
Regular Member
 
傲世笑紅塵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Alantic Ocean
文章: 81
引用:
作者ademon
權力越大,所受的制約本來就該越來
權力越小,所受的制約應該要越小

所以沒有公權力的公民可以對政府提出任何質疑
而有公權力的警察當然必須提出他執行公權力的必要性


如果必要性連自己都沒辦法說服(警方也同意對方沒有喝酒的跡象)
卻硬要執行酒測,這就叫做濫權

如果當個警察可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用公權侵害任何人的權益
這和二戰德國的蓋世太保有什麼兩樣?


現在鬼島是沒有公權力的公民要求有公權力的警察,
...去加強取締酒駕對無辜百姓造成的危害,
這叫讓百姓在外時有免於被撞恐懼的自由…
而現在…老話一句,
關說和無賴訟棍那麼多...到底有誰在怕公權力了?
怎麼每次上新聞的都是天大地大的冥袋在譙警察…
蓋世太保? 哈...鬼島的警察根本演變成怕事只想吃蓋飯吃到飽了…

還有,
到底是警察淹滅證據害人的多還是被酒駕撞扁的人多…
濫警察就算很多…關那些在外面執行公務攔檢的警察什麼事了?
不是最愛扯什麼比例原則嗎? 比到哪裡去了?

受不了…現在變成我在鬼打牆…再談下去我會神經錯亂...
舊 2015-02-22, 08:16 A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傲世笑紅塵離線中  
傲世笑紅塵
Regular Member
 
傲世笑紅塵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Alantic Ocean
文章: 81
鬼島內這一週的酒駕新聞

現在到底是檢討攔檢符不符合什麼鳥程序正義的時機,

還是繼續看著這堆人自撞還是撞人的時機...
舊 2015-02-22, 08:32 A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傲世笑紅塵離線中  
暴君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572
引用:
作者傲世笑紅塵
鬼島內這一週的酒駕新聞 (https://www.google.com.tw/webhp?sou...A7%95&tbs=qdr:w)
現在到底是檢討攔檢符不符合什麼鳥程序正義的時機,
還是繼續看著這堆人自撞還是撞人的時機...

你口中的"鳥程序正義"正是現代民主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態度
你不該輕蔑程序正義的重要性
唯有透過程序正義,才能避免專斷獨裁
程序正義是守護自由民主的底限

舉個最近有名的例子
為什麼30秒黑箱服貿這麼多人反對? 就算開始時大家並不清楚內容有多少利弊
就是因為整個過程違反了程序正義
任何一個有民主意識人,都不會容許擁有至高權力的國家機器,無視程序正義,無視議會,只由少數人來操作

此文章於 2015-02-22 09:50 AM 被 暴君 編輯.
舊 2015-02-22, 09:46 A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暴君離線中  
ademon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4
文章: 1
引用:
作者傲世笑紅塵
現在鬼島是沒有公權力的公民要求有公權力的警察,
...去加強取締酒駕對無辜百姓造成的危害,
這叫讓百姓在外時有免於被撞恐懼的自由…
而現在…老話一句,
關說和無賴訟棍那麼多...到底有誰在怕公權力了?
怎麼每次上新聞的都是天大地大的冥袋在譙警察…
蓋世太保? 哈...鬼島的警察根本演變成怕事只想吃蓋飯吃到飽了…

還有,
到底是警察淹滅證據害人的多還是被酒駕撞扁的人多…
濫警察就算很多…關那些在外面執行公務攔檢的警察什麼事了?
不是最愛扯什麼比例原則嗎? 比到哪裡去了?

受不了…現在變成我在鬼打牆…再談下去我會神經錯亂...


取締酒駕不代表可以隨便抓人酒測

員警酒測前明知對方沒有任何酒駕的嫌疑
還硬要酒測,便是違法濫權
舊 2015-02-22, 11:46 A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mon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