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1,017
					
				 | 
				
				微軟也開發自己的Linux,用於資料中心網路交換器系統
		
	 引用: 
 微軟吃錯藥囉 竟然要開發Linux    現在這位CEO跟以前的大不同 | ||||||||
|  2015-09-21, 08:18 PM
			
			
	#1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我愛彰化不愛髒話 
					文章: 172
					
				 |   n年前不是被抓包過, 自家的某些注重穩定的伺服器是用Linux 這也只是把那套給正式給個名分推出來吧  | 
|  2015-09-21, 08:55 PM
			
			
	#3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8 
					文章: 139
					
				 | Linux本來就是以穩定為主~~一台沒X視窗的E-Mail從單核換到i3上面去~~ 只要把1G網卡跟硬碟拆過去~~全都不用重灌~~裝好就可以馬上上線繼續用~~多方便~~~  | 
|  2015-09-21, 09:25 PM
			
			
	#4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97
					
				 | 有點軟這幾年改進很多 自己的.net framewark Open Source,這件事情在幾年前沒人會相信 會把office 使用月租授權 免費的ide 特別是azure的營收年年成長,Linux市場一定是會參一腳的 
				__________________  ----------------------------------------- | 
|  2015-09-21, 09:38 PM
			
			
	#5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Shattrath City 
					文章: 948
					
				 | 我怎覺得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想付給其他公司權利金的做法? 話說 AWS 也有 Amazon Linux 雖然說用起來和 CentOS 沒兩樣, 但是原因總是不單純 | 
|  2015-09-21, 10:00 PM
			
			
	#6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50
					
				 | 跟CEO是誰完全沒有關係 微軟至少從2002年開始就有在用了 還有很多WINDOWS UPDATA伺服器也是跑在LINUX上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 
|  2015-09-21, 10:07 PM
			
			
	#7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30
					
				 | 這就跟 國內做交換器大廠一樣, 他們的MIS機房也是放3Com 的Switch 是一樣的意思. 穩定嘛..... 
				__________________   | 
|  2015-09-22, 09:18 AM
			
			
	#8 |   | 
|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2 您的住址: 城管局 
					文章: 273
					
				 |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好!你們要王,我告訴你,如果你們要王,你們要知道,你要加稅、你要被欺負,因為王要用厚厚重稅來欺壓你們,你們不要我做王,我讓你們。你們選的王,不是合我心意的 ,你們受盡痛苦!」 | |
|  2015-09-22, 09:44 AM
			
			
	#9 |   | 
|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風城 
					文章: 627
					
				 | 印象中就是之前Windows Update主機是用Linux系統被抓包 雖然說他們要這樣做也是Ok的 但很打自己Windows Server的臉就是了  | 
|  2015-09-22, 10:06 AM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