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土砲] 客製化HTPC慨念實驗機 - GBPC
自從上次asus辦的比賽之後,跟大家交流後,腦海裡又開始慢慢建構出另一套HTPC的初步想法,另一套不同思維的HTPC
作為一個什麼都要自己動手的惡搞份子,腦子裡總會有用不到的惡搞想法,有了idea就想去實現他 不過已經有了一台桌機的我,實在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再弄一台,因緣際會下,某個被我勸敗喇叭成功的"大戶"丟消息過來 「ㄟ壞蛋,喇叭買好了,我手上只有舊筆電,幫我再弄台HTPC來啊」 於是就有這台機器的產生,所謂的GBPC就是該大戶冠名贊助,在眾多考量跟溝通下,先決定系統跟外殼,其他細節再慢慢備料處理 系統的部分: CPU: Intel Pentium G530 MB : AsRock B75M-ITX RAM: Kingston LoVo DDR3 1600 1.35V SSD: Intel G2 80G PSU: 定製150W EI + 土砲雙線性電源版 + 雜牌12V DC/DC電源版 Cooler: Coolermaster M4 Case: 淘寶雜牌ITX小殼 先來談談系統的選用,之所以這次不選用最常用的asus主機版,最大的原因在於 「我在台灣買不到我想用的版子」 在我心目中,最好拿來惡搞的版子有三張,E35M1-I, E35M1-I DELUXE & E45M1-I DELUXE,可惜的是我在台灣都買不到 雖然能在淘寶上買的到,但是幫朋友弄的機器還是有保固的考量,後來只好轉向Intel系統,這時候能選好買的版子就剩幾張 P8H61-I , H61N-USB3 , B75M-ITX , Z77M-ITX P8H61-I我本身就在使用,本來是有考慮要follow,後來有新chipest的版子出來,所以放棄 H61N-USB3曾經列為第一考量,有完整的數位輸出,卡在USB3.0的晶片跟新版子出來,後來放棄 Z77M-ITX 單純因為太貴,覺得用不到超頻就直接不考慮(不過如果有考慮多功能這張倒不錯) B75M-ITX就這樣中選了,買來之後才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的美好 囧 1. 少上很多的ESD DIODES (EX: HDMI USB) 2. USB沒上FUSE or 多組5V Device共用沒作獨立的保護 3. 沒預留S/PDIF輸出的針腳,導致想作五種數位輸出的計畫失敗(HDMI/Coaxial/Toslink/USB3.0/USB2.0 with linear power) 這些小缺點當然不影響正常使用,就當作我個人的吹毛求玼吧@@" CPU的選用,單純是以價位及低耗電的考量;Cooler的選用,最主要的考量就是裝不裝的下,再來追求最大的被動散熱效果 原本Cooler的首選是Thermalright AXP-140,實際上機時,鰭片上用來卡風扇的突出,會卡到機殼的上蓋,需要破壞性修改 第二選擇是Cogage MST-140,可惜的是備料當天在光華沒找到貨,不然這張應該能裝的進去 最後會選擇Coolermaster M4實在是有些意外,因為剛好在找料的時候看到這顆,又剛好能連風扇一起裝,所以就選他了 廢話到一段落,來看看整體照吧...什麼都一拜一拜,也很剛好的卡到PCIe槽,所以想再外接音效卡也沒辦法 電源的部分,之前曾有自製線性電源+DC/DC電源版的經驗,所以這次就打算延用,剛好看到這片多功能的雙電源PCB板 現在一堆人在瘋USB DAC接獨立供電的USB HUB,甚至是貴貴的USB獨立電源的分接線,號稱能有更好更乾淨的表現 說穿了就是「分離供電」這點,那何不也來再弄個線性供電給USB單獨使用,省去一堆有的沒的麻煩東西 12V供電使用LT1083,鎖在底版作散熱;5V供電使用LT1085,雖然1083的特性比較好,但USB 2A就十分夠用,所以用1085 12V的輸入電容使用KMH 10000uF 25V,輸出使用KY 3300uF 16V並鉭質10uF 16V+0.1u金屬膜 5V的輸入電容使用KY 3300uF 25V,輸出使用Sanyo 1000uF 6V並鉭質10uF 16V+ 0.1u金屬膜 電容使用上有點略為over spec,但該大戶表示:你覺得比較好就儘量用,預算上沒有問題...= =+ 這張是電源模組大合體,USB由前面版輸出,再用BEAD切開DGND跟電源的GND 旁邊的EI是去洛陽街定製的,為了弄這顆EI跑了好幾趟,不過說到底其實都是我在耍蠢= =" 原本預定的是10V 10A+5V 2A,考量到的是LDO要是壓差太高,單靠鎖底版可能會不夠用,所以去壓低輸入的電壓 結果電源模組在上電工作後,負載上升後照成壓降過高,LT1083/1085都失去工作的範圍(需要壓差1.25V) 不得以,只好再跑一趟,請店家重新再繞,改成12V 10A/6V 2A,由於一開始就使用150W的Z11鐵芯,所以只要重繞就好 AC輸入端,考量到電源供電是個嚴重的共擾源,所以再加了一顆台達的EMI濾波,125V 3A 為了挖開這個孔,搞爆我一隻迷你電鑽,結果估算的孔位不夠偏,會卡到版上的電容,所以又鑽洞重磨掉1mm的位移 囧rz 挖這個孔堪稱本機器最累人的地方;上面的開關是原本的孔,我本來是打算用來接RCA頭,作為同軸輸出,現在變AC開關 然後就可以通通裝在一起,搞定所有問題後,還真的讓人有想哭的衝動QQ 使用一起正常,唯獨是散熱的問題沒能完全克服,整台機器用久之後會有不低的溫度,所以採用降頻跑16倍頻及降電壓 用TAT4.2跑單核50% LOADING,模擬普通使用最高25%的上限,跑12小時後,會出現79度的高溫...= =" 12.5%的LOADING下,平均大慨69度;單純放音樂放六小時後,平均62度,考量我房間很熱這點,這溫度勉強可以接受了 整咖機殼組合起來的樣子 這咖從淘寶買回來的ITX小殼,最薄的地方為3mm的鋁殼,最後的面版約8~10mm,算很紮實,而且買起來也不貴 整機組完後重量不輕,大約10KG左右,那顆EI就供獻快一半的重量,帶出門跟朋友交流都很累人 囧rz 最後跟之前的土砲作品來個大合照吧,趁現在都還在我手上的時候 從最早的PA02小綜擴,前陣子的偉良DAC+E4合體機,到這陣子一直在忙的GBPC,剛好是一整套西裝XD GBPC現在只能算初步的硬體完成而已,其他軟體的調整還需要慢慢整理,不過已經有還算可以的表現了 在交機之前,也許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再作修改也說不定...= =+ Thanks for reading, if you have any problem, please let me know.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血淚史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8 您的住址: इन्द्र(शक्र) w/ शची
文章: 837
|
小壞蛋大的這篇文
可以看出您的用心 不支持不行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505
|
推~~~D3都不玩了原來是在搞這玩意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桃中
文章: 1,028
|
好文一定要推一下!!!~
真佩服能自己搞出一套,真讚!!!!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
原來現在有綠殼散熱片的金士頓
之前都只看到藍殼的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 ![]() ![]() ![]() ![]() ![]() ![]() ![]() ![]() ![]()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 ![]() ![]()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綠殼KST是低電壓版本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看得我自己也好想去買台鑽頭來弄個HTPC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10 您的住址: 謠指部
文章: 388
|
引用:
買個二手鑽台比較好用 (2K~3K就能買到) 唯一的問題是很佔空間 像小弟是因為懶,明明是為了改造機殼而買 結果都用來幫朋友挖木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