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98
|
有關重低音一問.........
各位大大:
請問買超重低音要注意什麼地方呢? 音質方面我總覺得重低音只是"震動"的很利害! 不知道還要聽什麼地方呢? 還有重低音還會有什麼外加配備嗎? 請各位老大解惑吧..............!
__________________
antony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Taipei
文章: 1,024
|
下沉度,速度,量感...注意這幾點吧!
再來就是得自己調整與擺位了....
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堅強而牽強,或許我就是這樣的人 My Home Theater System Main:AR-9 Center:AR-4C Surround:AR-Edge Subwoofer:M&K VX-760 Display:BENQ SH4241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內湖麥當勞
文章: 1,416
|
你的空間大小&預算多少
這是搭配上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There is only one speed...mine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98
|
我的空間大蓋是10坪....不過我是想知道選購重低音是要注意哪些地方而不是要各位大大推薦.(我想知道這方面的知識)
請各位老大幫幫忙吧!
__________________
antony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中壢
文章: 1,963
|
就如S2K兄所說的~~下沉度,速度,量感~~
10坪大概要用到12吋的重低音才夠吧!! |
![]() |
![]() |
Moderator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文章: 2,489
|
舊文轉貼~作者(忘了...)
第一、量感充足: 既然超低音的主要任務是補足音樂或音效較低頻段部份的能量,剛才已經說過,大部分的喇叭在100Hz以下的低頻在份量上是較為缺乏的,再加上人類的生理結構對於低頻原本就沒有對高頻來得敏感,因此超低音在這個頻段低頻的「量」是否足夠,就是稱職與否的首要條件。 第二、速度快捷: 人類聽覺對於低頻的敏感程度其實要遠低於中頻及高頻,對於超低音與各喇叭所要銜接的約100Hz左右的頻率來說,不太容易清楚分辨出超低音與其餘喇叭在音色上的差異;但是,當我們為系統加上一支超低音以後,卻常常會發現聲音似乎有點「怪怪的」,總覺得超低音與主喇叭不能很自然地連接在一起,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很簡單,許多超低音的速度都太慢了,跟不上其他喇叭的腳步,每次都拖著一條轟隆隆的尾巴,當然很容易讓人「抓到」超低音在出聲,想不去注意這個破綻都很困難,在此種狀況下效果自然不免會受到影響。 第三、身強體壯: 這一點就不必多說了,超低音在AV系統中必須要唱得比音響系統中還要大聲,而且影片裡面各種低頻音效有時候持續的時間還相當長,假如超低音的筋骨不夠強壯,那麼不是你聽起來無法盡興就是超低音無法承受。要怎樣檢驗超低音是否強壯呢?敲敲看音箱是否夠紮實,鬆垮垮的音箱就算開大聲也會震成一團;另外,看看超低音的單體振膜強度是否足夠,也是重點之一。 主動式與被動式超低音 這個問題很簡單,超低音喇叭必須靠喇叭單體前後動作,推動空氣才可以發出聲音,喇叭單體當然要使用擴大機才能讓它動作。什麼是主動式超低音呢?就是超低音本身廠方附有專用的擴大機,當顧客購買的時候價格已經包含擴大機部份了。被動式設計的超低音沒有擴大機的超低音,它的組成結構就是箱體、超低音單體及必須要有的分頻網路(分音器)等等,廠方並沒有設計專用的擴大機來推它,用家必須另外再找擴大機來搭配(以使用一般AV擴大機而言)。 哪一種超低音比較好呢?從使用搭配的角度來看,主動式超低音有原廠專屬的擴大機,理論上是針對這支超低音的特性做調整的,搭配上自然會比自己找擴大機要穩當一些。另外,大部分環繞擴大機設計上都是配合主動式超低音使用的(只有一組超低音的前級訊號輸出),而且主動式超低音上面通常還會有分頻點、音量及相位等調整鈕,在使用上會比被動式來得更方便。在AV環境使用超低音,還是主動式比較順手,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的超低音也都已經採用主動式設計了。有些主動式超低音會將它的電子分音器另外獨立成一台機器,功率擴大的部份則仍然在箱體內,像上一期超低音專輯中Mirage最大的BPSS-210就是這樣,新鮮人可不要誤以為它的「擴大機」怎麼這麼小一部。 各種超低音的音箱結構 用最概括的分類方式來說,超低音的音箱結構可以分為密閉式與反射式兩大類,它們又有許多種不同的變型,實在很難一一舉例。所謂密閉式就是音箱本身內部的空間是密閉的,內部的空氣與外界不相通;反射式設計在外表看起來有反射管道,超低音單體除了往前推動的空氣之外,它的背波也會藉由反射管傳出來。一般說來,在體積及擴大機功率相近的情況下,反射式設計通常會有較好的低頻延伸,密閉式由於內部空氣的制動作用,反應速度會比較快,有類似機械性「彈簧」的功用。但是要留意的是:剛才所說的都是理論,實際上影響的因素很多,超低音表現怎樣,還是要實際聽過才知道。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98
|
感謝CHIANG 老大:
小弟真是上了一課...原來是這樣子阿! 回家可要努力地......"橋"...........一下位置啦! 非常感謝!!
__________________
antony |
![]() |
![]() |
Moderator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文章: 2,489
|
引用:
您客氣了...大家教學相長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653
|
強哥最近都跑出來偷貼文章...怪怪的...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0 您的住址: 台中縣
文章: 980
|
要達到這些標準,除了身體因素之外,錢也要花的不少,可能要買MK或威力登的重低音會比較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