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效能極限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涉寒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27
Question 請教懂熱學的前輩...

轉自:AthlonOC 揭開散熱鰭片的神秘面紗:基礎熱傳學概念
引用:
但是事實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因為吸/散熱快慢跟熱傳導係數、熱對流係數及溫度梯度有關聯,吸/散熱快慢是不斷在變化的,沒有一個系統會有吸熱快散熱慢的特性,假設一個系統A原本處於向系統B吸取熱快,將熱散到系統C慢的情況下,系統A溫度會不斷的上升,如此A與B間溫度梯度變小,吸熱就會變慢,A與C間溫度梯度則變大,散熱就會變快因此系統A會由吸熱快散熱慢的狀態,逐漸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的狀態,一直到穩態時就會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系統A的溫度不會變化。


前段粉紅色參照後一段黃色,我覺得怪怪的,尤其是這一段:

逐漸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的狀態,一直到穩態時就會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

如果照粉紅色那段的說法,我覺得應該是...

逐漸變成吸熱慢散熱快,一直到穩態時就會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
引用:
散熱器底座對於熱傳是否有影響? 有很多人會人為沒有。其實這是因為現階段鰭片使用的金屬的熱傳導係數較高(鋁、銅),外加厚度不明顯,所以影響不容易看出來。有興趣的人可以做一個實驗,拿一塊鐵塊,高度1公尺,然後在鐵塊周圍用乾毛巾包起來,然後上層再用一散熱鰭片來作散熱。如此一開機,筆者幾乎可以保證,不需要太久就會當機了。為什麼? 因為鐵塊的熱傳導係數雖然也頗高,但是在鐵塊內部還是會有溫度梯度的存在。雖然鐵塊內部可以容納頗多的能量,但是上層的散熱鰭片不能得到較高的溫度梯度,使得熱逸散的能力近乎沒有,而底部的晶片一直在傳送能量給鐵塊,導致兩端的溫差越來越大,終於突破晶片可以忍受的最高溫度而導致當機。而這塊鐵塊就是熱阻。當然也可以把這鐵塊換成寶麗龍,或是空氣,這當機的速度就會越明顯。

他舉例鐵塊的用意,除了熱阻之外,還有什麼呢???是指散熱器底部厚度不能過厚嗎???
引用:
鰭片是否越長越好? 理論上是,但是必須考慮到他的效率問題。因為這跟成本有很大的關聯。然而要如何考慮鰭片效率? 這方面的數學型式頗重,這篇不是學術性的報告,所以筆者只指出他的相關性參數:熱對流係數、鰭片長度、整體面積、熱傳導係數,周長。因為數學模式並不簡單,所以筆者並不想詳細介紹。一般說來長度越長,鰭片效率越差,熱傳導係數越高,鰭片效率越好。

這一段也有點奇怪,前面說鰭片越長越好(理論上),後面又說:「一般說來長度越長,鰭片效率越差。」怪怪的...
我的觀念有點混淆...麻煩懂熱學的前輩指導一下。
     
      

此文章於 2002-12-18 06:44 PM 被 涉寒 編輯.
舊 2002-12-18, 06:3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涉寒離線中  
jeanny
Master Member
 
jeann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新店市中華路74號
文章: 1,859
您的疑問點部分,只是作者語意和您解讀上的差異....基本上沒有啥問題耶....熱終究會平衡....
理論的東西,都是純化環境以後的數據,造成在現實上會有理論好像不等於現實的感覺....所以,別太在意而去糾纏理論,使用的結果是怎樣比較重要.
舉個例子:在慣性定律來說"動者恆動,靜者恆靜",但實際生活上,動的終會停下來....但這並不代表理論錯誤,而是一個經過"純化",一個沒有....熱學也有這種現象存在,如果0.5度和0.6度對您來說沒有太大的差異,那您不需去計較那0.1度....(我只是舉例子)!

至於"散熱器底部厚度不能過厚嗎?"
是對的,厚度有一個最佳厚度,但要看材質,太厚會造成"積熱"(我是用一般說法),熱量積在"底部",而太薄則來不及吸熱,熱量積在"接觸面"上面(底部和和接觸面很接近喔!但在意義上還是有些不一樣)....
至於鰭片長短也是一樣,有一個最佳長度!

只是小小經驗提供,上面說的未必是圭臬,也許有錯,參考可以,勿盡信之!
 

此文章於 2002-12-18 07:16 PM 被 jeanny 編輯.
舊 2002-12-18, 07:12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eanny離線中  
涉寒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27
謝謝前輩指點,那鰭片的長短"實際上"和"理論上"究竟為何???和原作者講的一樣嗎???
舊 2002-12-18, 07:56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涉寒離線中  
hstzek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21
我覺得直接實驗比較快耶
裝上不同高度的鰭片
然後用溫度計測溫
這樣最準啦....^^
而且我覺得還要看每個人的系統散熱阿...
舊 2002-12-18, 08:11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stzeke離線中  
jeanny
Master Member
 
jeann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新店市中華路74號
文章: 1,85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涉寒
謝謝前輩指點,那鰭片的長短"實際上"和"理論上"究竟為何???和原作者講的一樣嗎???

理論上在鰭片愈長導出的熱量愈多,愈短則少,在太空近乎"絕熱"的真空下會如此....但實際上鰭片導出的熱會在途中一路散到空氣中,到一定的距離之後就沒有"熱"好再傳了,而這個一定距離之後的鰭片就沒有作用了....就像您在戶外拿一條十米長的銅條尾端,而前端用瓦斯燒...您大概沒什麼機會被燙到!
至於"短"...不用講了吧.....

對了,別叫我"前輩"好不!一來我沒那麼懂,二來,我很"謙虛"的!
舊 2002-12-18, 08:28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eanny離線中  
tower
Master Member
 
tow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阿克西斯小行星
文章: 2,29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eanny

理論上在鰭片愈長導出的熱量愈多,愈短則少,在太空近乎"絕熱"的真空下會如此....但實際上鰭片導出的熱會在途中一路散到空氣中,到一定的距離之後就沒有"熱"好再傳了,而這個一定距離之後的鰭片就沒有作用了....就像您在戶外拿一條十米長的銅條尾端,而前端用瓦斯燒...您大概沒什麼機會被燙到!
至於"短"...不用講了吧.....

對了,別叫我"前輩"好不!一來我沒那麼懂,二來,我很"謙虛"的!


那以後改叫''大師"好了.....願"原力''與你同在
__________________
中文叫濤兒啦


好爽啊 恭賀Kimi Raikkonen登基
舊 2002-12-18, 09:18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wer離線中  
jeanny
Master Member
 
jeann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新店市中華路74號
文章: 1,85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ower


那以後改叫''大師"好了.....願"原力''與你同在

不行,您不能害我,我很謙虛的!
舊 2002-12-18, 09:40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eanny離線中  
luke929
Master Member
 
luke92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195
其實你引用的關於熱學解說的那一段沒錯
反而是你說的有問題
簡單一點講熱傳導的速率會受到兩物體間的溫度差(原文中所說的溫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較精確)有關,溫度差距越多則傳熱越快
所以當原本A從B吸熱較快,放熱到C較慢
則A的溫度會慢慢升高,造成A從B吸熱的速率變慢(因為AB間溫差變小)
而A放熱到C的速率會變快(AC間溫差變大)
過了一段時間,吸熱和放熱的速率相等
這時ABC的溫度就不會再變了,故熱導速率也不會再變
於是吸熱放熱的速率就趨於穩定,達成穩態

如果照你說的,ABC間溫度差會一直處於改變的狀態
則熱導速率不可能會達到一樣的狀態
舊 2002-12-18, 10:33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ke929離線中  
涉寒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27
可能是我沒寫清楚,我是這樣對照的:(注意我有打""的地方)
A原本處於向系統B"吸取熱快",將"熱散到系統C慢"的情況下

因此系統A會由吸熱快散熱慢的狀態

系統A溫度會不斷的上升,如此A與B間溫度梯度變小,"吸熱就會變慢"
A與C間溫度梯度則變大,"散熱就會變快"


逐漸變成吸熱慢散熱快,一直到穩態時就會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

只是我覺得很奇怪,為何作者原文會連寫兩次『吸散熱速度相等』(排版錯誤???),所以我才會參照前文(粉紅色)的方式作對照,改寫原作者的文章...不知是否有誤???麻煩請大家多多指教,小弟受益匪淺。

此文章於 2002-12-19 12:27 AM 被 涉寒 編輯.
舊 2002-12-19, 12:16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涉寒離線中  
BBCT
Golden Member
 
BBC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米國
文章: 3,826
Talking 其實沒錯!

因此系統A會由吸熱快散熱慢的狀態,
逐漸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的狀態,
一直到穩態時就會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


這段文字其實沒有錯!只是連用了兩個吸散熱速度相讓你覺得怪!
但其實沒有錯!
你改寫成因此系統A會由吸熱快散熱慢的狀態,
逐漸變成吸熱慢散熱快 的狀態,
一直到穩態時就會變成吸散熱速度相等.

這段才怪怪的!不可能變成吸熱慢散熱快又變回吸散熱速度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
←My Flickr
↑米國代購
舊 2002-12-19, 01:08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BCT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