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DVD 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udioart
Basic Member
 
audioar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2
S端子

在電視機內有一個電路叫色度解碼器,作用是負責將接收到的視頻信號分解成色度信號和亮度信號兩部分,然後將這兩部分信號分別輸出到電視機的顯像管上。色度解碼器的品質優劣,對整個電視機的畫面效果影響很大。質量差的色度解碼器,會使電視機的顏色還原不正確,產生偏色現象,甚至會在兩個色聲的邊界上產生爬行移動的線條,其色度解碼器的質量往往不甚理想。因此,現在許多質量的DVD,內置色度解碼器,以使輸出的畫面少受電視機品質的影響。這樣做的好處是,在影DVD內就將視頻信號中的色度信號和亮度信號分離開,然后再通過S端子線輸送到電視機。但這時,電視機上原有的色度解碼器就不起作用了。

   但應該注意的是,即使用S端子線,影碟機播放的畫面質量並不一定就會提高,這是因為現在許多著名品牌的大尺寸電視都已採用高品質的色度解碼器,使用數碼延遲線、CCD延時線和數碼梳狀濾波器等先進技術,其解碼效果比一般DVD的色度解碼器要好。在這種情況下,使用S端子線反而效果不好。
     
      
舊 2002-06-27, 07:04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udioart離線中  
BUGATTI
Advance Member
 
BUGATT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傳說中的台北市正中央
文章: 395
受教了!!!
 
舊 2002-06-27, 10:19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UGATTI離線中  
Runner
*停權中*
 
Runn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YVR
文章: 778
Question


您確定您寫的是正確的嗎?
照您寫的也適用於AV及色差端子哦,
反正都是類比訊號
舊 2002-06-27, 09:23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unner離線中  
audioart
Basic Member
 
audioar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2
不敢,只是我想有些文章可以解決大家的疑惑....


彩色圖像的記錄,有很多種不同的格式,一般常見的有 RGB,YUV,CMYK 等.RGB 是 直接訴求於人眼對色彩的感應是以三原色 RGB 為基礎;YUV 訴求的是人眼視覺對 於亮度的敏感程度大於對彩度的敏感程度,因而將彩色畫面訊號分為 Y 與 UV 兩 部份分別記錄,Y 代表的是亮度,明暗的程度,UV 代表的是彩度,色彩鮮豔的程度. 常用格式中 Y:UV 記錄的比重通常 1:1 or 2:1;至於 CMYK,這是印刷用的格式, 屬於減色的表示法,與 RGB&YUV 又不相同.

  在 PC 上的圖像處理,基本上是以 RGB 為主,因為 RGB 的概念很單純,處理及顯 示也容易,不過缺點是人眼對這三個顏色的感應能力並不是相同的,最敏感的是 G 次之是 R,最弱的是 B,所以如果以同樣比重記錄這三原色,儲存空間的利用效率 並不理想.

  而在 TV 界中,打從彩色電視規格的制定,就是以 YUV/YIQ 的格式來處理並記錄 彩色電視圖像,一般可以把 UV 視作表示彩度的 C,所以就是所謂 Y C 方式的記 錄法,這種記錄法的制定,除了善加利用人眼的視覺特性之外,也有回溯相容的用 意在,因為如果忽略 C 訊號,那麼剩下的 Y 訊號就跟之前的黑白電視訊號相同, 所以彩色電視廣播黑白電視一樣可以接受並顯示,反之亦然.

  因此電視畫面的記錄與傳輸格式,都脫離不了 YC 格式,電視的廣播是以 YIQ 方 式為主(YIQ 方式更進一步壓榨人類視覺特性來減少傳輸頻寬,細節請參閱彩色電 視相關資料),VHS 錄影帶與 LD 以 YC 混合的方式記錄,S-VHS 以 YC 分離的方 式記錄,DVD-Video 則是以 YUV 4:2:0 的方式記錄.

  傳輸端子也是如此,AV 端子傳輸的是 YC 混合的訊號,S 端子傳輸的是 YC 分離 的訊號,而色差端子,則是將 C 訊號再細分成 Pb Pr,傳輸的是 Y Cb Cr 三個訊 號,等於是 YUV 三個訊號.色差端子之所以會在 DVD-Video 上成為下一代傳輸端 子的標準,主要是因為 DVD-Video 的記錄方式就是以 YUV 格式,色差端子與之相 符,加上色差端子以三條訊號線個別傳輸 YUV 訊號,又以傳輸特性較佳的接頭(RCA or BNC)與接線(三線分離)傳輸,比起只以兩條訊號線傳輸 Y U+V 訊號,而且接頭 與接線積集度較高,傳輸特性較差的 S 端子,更適合新一代的數位影像記錄媒體的 應用,像是 DVD-Video,DV,D-VHS 等等.(此處的應用是只最終輸出到螢幕上顯示時 的應用,如果是單純的訊號傳輸,那麼自然以維持原數位格式的數位傳輸最好,這方 面通常以 IEEE1394 端子為標準)

  至於 RGB 端子,就不屬於 YC 格式的傳輸端子,算是特例.RGB 端子顧名思義就是 傳輸 RGB 訊號的端子,事實上所謂 RGB 端子算是一個統稱,因為不只一種傳輸端 子是用 RGB 訊號傳輸,像是 PC 上一般稱做 VGA 端子的 15Pin HD D-SUB 端子, 俗稱 BNC 端子的 5BNC RGB 端子,電視上用的 SCART 端子,還有 PS/PS2 及 SONY 系電視專用的 PS AV-Multi RGB 端子等,都屬於 RGB 端子之列.如果單論給電視 用的 RGB 端子,那麼就屬後兩者 SCART&AV-Multi 端子兩種,其中 SCART 是業 界標準,PS AV-Multi 是 SONY 自己內部產品的規格.在電視上,因為 RGB 格式並 非畫面記錄與傳輸的主流,加上提出之際並沒有什麼可以凸顯 SCART 端子優於 AV 或 S 端子的記錄媒體或應用,所以成本較高的 SCART 端子普及率不比 AV 或 S 端子,沒有成為普遍的主流.

  PS2 會搭載色差端子,主要是因為 PS2 同時還兼具 DVD-Video Player 的功能所 致,在遊戲用途上,PS2 仍然是以 RGB 格式來做圖像處理,此時以色差端子來做輸 出,固然可以受惠於色差端子不差的傳輸效果,不過意義不大,差別有限,RGB 端子 (SCART or AV-Multi)就比較適合,考慮到有 SCART 端子的電視很少,所以最佳的 搭配應該會是 PS/PS2 配有 AV-Multi 端子的 SONY 電視(自家產品特性也比較一 致).次之的話就是以色差端子搭配有色差端子的電視,再來是 S,AV,最後是 RF.

  RGB 跟色差哪個好? 很難說,特性不同造成不同應用時互有高低,不過對於 PS2 來說,AV-Multi RGB 端子的總和分數應該會比較高,限制就是非得搭配 SONY 的 電視不可,色差的選擇就多得多.
舊 2002-06-29, 08:02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udioart離線中  
audioart
Basic Member
 
audioar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2
不敢,只是我想有些文章可以解決大家的疑惑....


彩色圖像的記錄,有很多種不同的格式,一般常見的有 RGB,YUV,CMYK 等.RGB 是 直接訴求於人眼對色彩的感應是以三原色 RGB 為基礎;YUV 訴求的是人眼視覺對 於亮度的敏感程度大於對彩度的敏感程度,因而將彩色畫面訊號分為 Y 與 UV 兩 部份分別記錄,Y 代表的是亮度,明暗的程度,UV 代表的是彩度,色彩鮮豔的程度. 常用格式中 Y:UV 記錄的比重通常 1:1 or 2:1;至於 CMYK,這是印刷用的格式, 屬於減色的表示法,與 RGB&YUV 又不相同.

  在 PC 上的圖像處理,基本上是以 RGB 為主,因為 RGB 的概念很單純,處理及顯 示也容易,不過缺點是人眼對這三個顏色的感應能力並不是相同的,最敏感的是 G 次之是 R,最弱的是 B,所以如果以同樣比重記錄這三原色,儲存空間的利用效率 並不理想.

  而在 TV 界中,打從彩色電視規格的制定,就是以 YUV/YIQ 的格式來處理並記錄 彩色電視圖像,一般可以把 UV 視作表示彩度的 C,所以就是所謂 Y C 方式的記 錄法,這種記錄法的制定,除了善加利用人眼的視覺特性之外,也有回溯相容的用 意在,因為如果忽略 C 訊號,那麼剩下的 Y 訊號就跟之前的黑白電視訊號相同, 所以彩色電視廣播黑白電視一樣可以接受並顯示,反之亦然.

  因此電視畫面的記錄與傳輸格式,都脫離不了 YC 格式,電視的廣播是以 YIQ 方 式為主(YIQ 方式更進一步壓榨人類視覺特性來減少傳輸頻寬,細節請參閱彩色電 視相關資料),VHS 錄影帶與 LD 以 YC 混合的方式記錄,S-VHS 以 YC 分離的方 式記錄,DVD-Video 則是以 YUV 4:2:0 的方式記錄.

  傳輸端子也是如此,AV 端子傳輸的是 YC 混合的訊號,S 端子傳輸的是 YC 分離 的訊號,而色差端子,則是將 C 訊號再細分成 Pb Pr,傳輸的是 Y Cb Cr 三個訊 號,等於是 YUV 三個訊號.色差端子之所以會在 DVD-Video 上成為下一代傳輸端 子的標準,主要是因為 DVD-Video 的記錄方式就是以 YUV 格式,色差端子與之相 符,加上色差端子以三條訊號線個別傳輸 YUV 訊號,又以傳輸特性較佳的接頭(RCA or BNC)與接線(三線分離)傳輸,比起只以兩條訊號線傳輸 Y U+V 訊號,而且接頭 與接線積集度較高,傳輸特性較差的 S 端子,更適合新一代的數位影像記錄媒體的 應用,像是 DVD-Video,DV,D-VHS 等等.(此處的應用是只最終輸出到螢幕上顯示時 的應用,如果是單純的訊號傳輸,那麼自然以維持原數位格式的數位傳輸最好,這方 面通常以 IEEE1394 端子為標準)

  至於 RGB 端子,就不屬於 YC 格式的傳輸端子,算是特例.RGB 端子顧名思義就是 傳輸 RGB 訊號的端子,事實上所謂 RGB 端子算是一個統稱,因為不只一種傳輸端 子是用 RGB 訊號傳輸,像是 PC 上一般稱做 VGA 端子的 15Pin HD D-SUB 端子, 俗稱 BNC 端子的 5BNC RGB 端子,電視上用的 SCART 端子,還有 PS/PS2 及 SONY 系電視專用的 PS AV-Multi RGB 端子等,都屬於 RGB 端子之列.如果單論給電視 用的 RGB 端子,那麼就屬後兩者 SCART&AV-Multi 端子兩種,其中 SCART 是業 界標準,PS AV-Multi 是 SONY 自己內部產品的規格.在電視上,因為 RGB 格式並 非畫面記錄與傳輸的主流,加上提出之際並沒有什麼可以凸顯 SCART 端子優於 AV 或 S 端子的記錄媒體或應用,所以成本較高的 SCART 端子普及率不比 AV 或 S 端子,沒有成為普遍的主流.

  PS2 會搭載色差端子,主要是因為 PS2 同時還兼具 DVD-Video Player 的功能所 致,在遊戲用途上,PS2 仍然是以 RGB 格式來做圖像處理,此時以色差端子來做輸 出,固然可以受惠於色差端子不差的傳輸效果,不過意義不大,差別有限,RGB 端子 (SCART or AV-Multi)就比較適合,考慮到有 SCART 端子的電視很少,所以最佳的 搭配應該會是 PS/PS2 配有 AV-Multi 端子的 SONY 電視(自家產品特性也比較一 致).次之的話就是以色差端子搭配有色差端子的電視,再來是 S,AV,最後是 RF.

  RGB 跟色差哪個好? 很難說,特性不同造成不同應用時互有高低,不過對於 PS2 來說,AV-Multi RGB 端子的總和分數應該會比較高,限制就是非得搭配 SONY 的 電視不可,色差的選擇就多得多.
舊 2002-06-29, 08:12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udioart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4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