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0
文章: 761
|
![]() 我之前Poet了一篇文章"有LCD的朋友,麻煩測試一下"
我的SGI 1600sw + ATi VE (DVI)看此圖時,灰諧表現的極差! 今天晚上一時興起,把舊的G400接上,再瀏覽此圖 ,嚇我一跳,灰諧表現很棒,左上角亦無破碎的方塊(破碎的方塊原本應該是灰色霧狀), 而右邊的漸層也沒有明顯的直條狀,表現近似CRT了 不過,字體的清晰度,DVI仍是最優的(接DSUB的字體.真的糊糊的) 撥放DVD,則DVI較優,色彩表現很不錯(應該是ATi的關係) 這時問題來了,接上DVI灰諧表現更差? 我之前post的文章中,有一位網友是SGI 1600sw + Matrox G550(DVI), 瀏覽圖的表現,也是不好, 而我到我同學的INX 15" LCD + TNT2(D-SUB)瀏覽此圖, 也沒有左邊破碎的方塊與右邊直狀的灰線 至於其他的LCD接DVI,我就沒試過了 (EIZO+DVI不知道會不會有相同的狀況?) 這個問題漫麻煩的,因為當我做網頁影像處理時, 陰影的部分,完全失敗(根本是一塊灰色的), 還有其他的種種麻煩... 不過撥放DVD,卻沒發現到類似的狀況 so..,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實在想不透,也想解決此問題 有沒有大大可以解釋的? 謝謝~ 此文章於 2002-05-13 10:34 AM 被 Marty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0
文章: 761
|
對了..,因為SGI 1600sw是24bit面板,
而我的ATi VE只有16與32bit的選項,想說是不是我的DVI無法輸出24Bit的關係 到ATi網站search的結果,他寫著: NOTE: 24 and 32 bit modes produce the same number of colors - 16.7 million. They differ onl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video memory (3 bytes per pixel for 24 bit, 4 bytes per pixel for 32 bit). http://www.ati.com/support/infobase/3240.html (而我用G400 D-SUB使用24Bit與32Bit看起來並無什麼差異)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推倒幫????
文章: 1,970
|
引用:
現在有沒有....24BIT的VGA卡...好像都沒看過... ![]()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730
|
To Marty:
我想我找到問題了,底下參考參考。 看到你的標題後,我昨天晚上也做了一些實驗,今天上班時也把辦公室的電腦拿來測試一番。 結論如下: 我的ELSA 921DVI以D-Sub接sgi 1600SW時(32bits),灰階看起來好像沒有方塊,但實際上看此圖時,會有種很模糊的感覺,也就是在顯示卡的DAC電路及MultiLink的ADC電路中把差距很小的訊號差忽略掉了。使得畫面看起來模模糊糊的,所以白色色塊變成不明顯。 而以DVI-D接sgi 1600SW時(也是32bits),左上方果然很明顯出現白色方塊,而且該有顏色的地方就是有顏色,應該沒顏色的地方就是沒顏色,數位訊號是不會作假的。不過後來我使用「顯示器內容」的「進階」選項來調整顯示器的「亮度」及「對比」卻可以得到比你的原圖更平順的灰階表現,不僅沒有色塊而且更漂亮! 而辦公室ATI VE以DVI-D接L365(32bits)來看此圖時,除了沒有白色色塊外,與sgi 1600SW的表現一樣。我想這與顯示卡的預設值有關吧?因為當調整了「亮度」與「對比」後,也是出現白色色塊! 大致就這樣了,你再試試吧!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0
文章: 761
|
嗯..,感謝您的建議..,我試試看...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0
文章: 761
|
謝謝jiunnn的指引...,我調完了之後,改善很多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