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egis43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231
美洲將取代中東 成為世界能源中心

新頭殼newtalk 2011.08.16洪聖斐/編譯報導


20世紀以來全球產業對中東的能源依賴,即將出現轉變。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昨日報導,美洲將於2020年代成為全球的能源中心。


地理學家們早就知道,美洲富藏碳氫化合物、油母頁岩和極大的油層。美國所蘊藏的非常規石油(unconventional oil)超過2兆桶,加拿大更高達2兆4千億桶,南美洲也有2兆桶,遠比中東所蘊藏的1兆2千億桶還要多。


非常規石油的開採並不容易,也很昂貴。然而從2000年代初期起,能源業者已經大幅解決這個問題。不到10年的光景,業者從油母頁岩取得的天然氣佔全美天然氣的比例,已經從15%提升到20%。預計在2040年,這個比例將會過半。從前美國人擔心的是無法滿足國內天然氣的需求,如今他們要煩惱的是,這些過剩的天然氣要賣給誰。


過去20年來,專家預測美國外海的石油產量勢必減少,但現在看來卻不是這樣。而油母頁岩的石油產量,也因技術改良而增加。據估計,未來幾年內單在北美大平原和德州就能日產150萬桶石油,約等於當前美國石油消耗量的8%。目前正在墨西哥灣進行的石油鑽探,也帶來日產200萬桶的希望。


除了美國以外,巴西也可望能從深海油田得到日產2百萬桶的產能,加拿大也可望從油沙中取得同樣多的產量。此外,美國的油母質(kerogen)加熱取油的技術如果能達到商業化的程度,還可能使美國每日增加300萬到700萬桶石油。


中東政權更迭,使當地各產油國的產量下滑。利比亞原本日產350萬桶石油;1969年格達費(Muammar al-Qaddafi)推翻國王衣德理斯一世(King Idris)後,30年來日產不到200萬桶。伊朗在巴勒維王朝時期,曾經日產600萬桶石油,1979年革命時代下挫到日產200萬桶,儘管該國政府多年來力圖恢復往日雄風,但到最近幾年,也只能日產400萬桶。伊拉克在海珊(Saddam Hussein)當政時,曾經日產350萬桶石油,但多年動亂後,如今也只能日產270萬桶石油。


如今的阿拉伯之春,使問題更加複雜。阿拉伯世界日產2千1百萬桶石油,供應全球1/4總需求的產能受到波及。此時美洲的產量大增,也意味著中東的獨裁國家難以再利用油價抵抗來自國內外的壓力。


美洲的石油產能增加,也有其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上的意義。美國豐沛的天然氣供應,已經把油氣大國伊朗、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甩在後面,使其他天然氣大國難以再利用這些資源來逼迫歐洲和亞洲各國在外交上就範。美國的能源業者也可以提供技術,協助歐洲各國和中國開採他們的非正規石油,讓他們免於受到莫斯科和波斯灣各國的勒索。換言之,美洲將會重新登上能源領袖的寶座。
-------------------------------------------------------------------------------------------

看來大約2020年,美國就會重新奪回第一能源大國的寶座。
中東也會變成世界最大火藥庫,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依然還是會是農糧與軍事大國。
中國想要超越美國看來是難上加難呀…。
真佩服林肯、傑弗遜、老羅斯福呀,居然為美國打下了這麼恐怖的基礎…。
     
      
舊 2011-08-17, 04:4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egis43210離線中  
applebread
Major Member
 
applebre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記得美國早就知道這些東西

但就是故意先買別人的,等別人用光再用自己的…
 
舊 2011-08-17, 04:53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bread離線中  
silly_rabbit
Junior Member
 
silly_rabbi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森林裡
文章: 805
我好奇的是這篇文章的可信度到底是多少?

首先, 中東政權更迭跟石油產能真有那麼大的關係嗎?
中東油量產能下降主要的原因不是出在油田存量下降造成油內雜質變多嗎?

再來, 美國採集天然氣現在最普遍的做法是把水灌入地層把天然氣擠出來的採集.
youtube上已經有很多影片說這種做法造成井水/自來水的天然氣含量高到打開水龍頭就能拿火柴引燃.
更不用說之前的BP海外油井意外. 美國民眾對開採油井的反抗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解決的...

最後..
石化燃料的依賴性還有多久. 2020年的主要能源是否還是石化燃料也是個未知數..
舊 2011-08-17, 05:06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lly_rabbit現在在線上  
SUNGF
Junior Member
 
SUNGF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943
http://tw.myblog.yahoo.com/jw!9bpGe6GRGBYzfU6WxkVHzsD6qMwB/article?mid=282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7598

油頁岩開採 污染非常嚴重 成本非常高

只有在高油價時代值得採用 但跟環保背道而馳

就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的情況看來

正常油頁岩開採的污染 大約等同或略小於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海底採油漏油污染是意外

油頁岩開採污染是正常

唯一差別是油頁岩開採污染 荒地森林 &動物

海底採油漏油污染海洋 立即污染漁業 & 人類
__________________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因為我是和人類不同的生物啊。雖然降低身份當了卑下的軍人,但其實我是閃亮星星中的高等生命,到了二十九歲就會自動倒退越來越年輕。然後等到了十八歲又會自動停止返老還童,逐漸增加歲數,等再到二十九歲為止。一直這樣重複著。

——by奧利比·波布蘭《銀河英雄傳說》

偉大的人將火種傳給後人...大尾的人將他據為己有

(從M01偷來的簽名檔)
舊 2011-08-17, 08:33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NGF現在在線上  
pcwalk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331
我才想說台灣這種品質差的油礦有希望了!
引用:
作者SUNGF
http://tw.myblog.yahoo.com/jw!9bpGe6GRGBYzfU6WxkVHzsD6qMwB/article?mid=282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7598

油頁岩開採 污染非常嚴重 成本非常高

只有在高油價時代值得採用 但跟環保背道而馳

就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的情況看來

正常油頁岩開採的污染 大約等同或略小於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海底採油漏油污染是意外

油頁岩開採污染是正常

唯一差別是油頁岩開採污染 荒地森林 &動物

海底採油漏油污染海洋 立即污染漁業 & 人類
舊 2011-08-17, 08:44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walker離線中  
a84343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433
引用:
作者silly_rabbit
我好奇的是這篇文章的可信度到底是多少?


大概是某公司的美xxx開發基金準備要上場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1-08-17, 08:49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843433離線中  
Lavion
Basic Member
 
Lavi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14
以往是美國為了資源攻打其他國家,

未來是許多資源即將枯竭的國家群起而攻,

奪取美國資源的局面...
舊 2011-08-17, 09:20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vion離線中  
88space88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196
引用:
作者Lavion
以往是美國為了資源攻打其他國家,
未來是許多資源即將枯竭的國家群起而攻,
奪取美國資源的局面...


很抱歉, 最後還是沒人敢打牠, 因為牠是欠債大國..
(戰事開打後,牠說:喔,我欠你十兆美金是吧? 這張14個零的拿去給你們幾個鄰國分一分,多的不用找了就當你的跑腿小費(比照辛巴威幣14個零的"大鈔"))
舊 2011-08-17, 11:34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88space88離線中  
喵喵咪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0
您的住址: 空中飛人?
文章: 5
除非中國跟美國戰起來打贏......中國才有可能當世界第一
舊 2011-08-17, 12:02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喵喵咪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