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白河愁
Power Member
 
白河愁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地底世界拉奇雅斯
文章: 561
關於螢幕的雙輸入....

小弟最近為了買一顆具備雙輸入功能的螢幕而苦惱很久
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你需要一顆雙輸入螢幕
你會選擇D-sub*2、D-sub+BNC、還是D-sub+DVI呢?
也希望大家能告訴我為什麼.....小弟感激不盡
     
      
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把你出賣靈魂所得到的力量全施展出來
我將粉碎你的一切,我會贏的!!
舊 2001-07-16, 05:43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白河愁離線中  
JING FENG
Elite Member
 
JING FENG的大頭照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ZOO
文章: 4,171
D-sub+DVI
只因DVI也可以透過轉接頭轉成D-SUB.
而BNC,如果只是從顯示卡透過D-SUB在轉到螢幕的BNC,畫質差異性不大.而可以直接輸出BNC的套件以經可以直接買可以直接輸出DVI的顯示卡了.且未來顯示卡會走向DVI的懷抱.
 
__________________
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就算當下是痛苦
你是自由的,能剝奪你的自由只有自己
只要知道為何而戰,就沒什麼不能忍受
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找尋自己心中的天使,是我一生的課題
會生氣,是因為心裡有不足的地方造成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舊 2001-07-16, 06:15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NG FENG離線中  
afu2323
*停權中*
 
afu232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淡水.蘇澳
文章: 470
如果是我呢 選D-SUB跟BNC吧
用兩個D-SUB就沒辦法玩其他的
D-SUB跟DVI @@ 配件跟卡是天價 又沒幾片卡有
D-SUB跟BNC至少還有希望 哪天找到好線 或五孔對五孔的用~
相信雙螢幕一個是主 一個是副 雖常聽BNC無鳥用 但我仍有希望~~^^
覺得用哪個畫質較優就用它當主.... 我是這樣想啦
舊 2001-07-16, 06:17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fu2323離線中  
JING FENG
Elite Member
 
JING FENG的大頭照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ZOO
文章: 4,171
用兩個D-SUB就沒辦法玩其他的
A:什麼意思.看不懂.

D-SUB跟DVI @@ 配件跟卡是天價 又沒幾片卡有
A:隨便找就有了,ATI VE(3500),ELSA MX400 511(3800)....去看看吧!光生富就有四張有做了.
http://www.senfu.com.tw/listmain.asp?class=顯示卡

D-SUB跟BNC至少還有希望 哪天找到好線 或五孔對五孔的用~
A:請問國內有那裡在賣,可以幫我買嗎?你是不是有特殊管道.有5000元以內的嗎,還要顯示卡喔?

相信雙螢幕一個是主 一個是副 雖常聽BNC無鳥用 但我仍有希望~~^^
覺得用哪個畫質較優就用它當主.... 我是這樣想啦
A:請問你的希望是從那裡建立的.難道你可以自己研發嗎?還是只能靠那C開頭的NVIDA晶片做的顯示卡配BNC套件?

希望你要對你所說的話負責任,不是來放的炮,然後人就走了.又沒有確定的理由來支持.不要誤導別人啦!
雖然我很希望你說的是真的,不過確不是.我也好想買可以輸出BNC對BNC的顯示卡.但是價位真的不能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
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就算當下是痛苦
你是自由的,能剝奪你的自由只有自己
只要知道為何而戰,就沒什麼不能忍受
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找尋自己心中的天使,是我一生的課題
會生氣,是因為心裡有不足的地方造成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此文章於 2001-07-16 07:25 PM 被 JING FENG 編輯.
舊 2001-07-16, 07:14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NG FENG離線中  
afu2323
*停權中*
 
afu232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淡水.蘇澳
文章: 470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JING FENG
[B]用兩個D-SUB就沒辦法玩其他的
A:什麼意思.看不懂.

ㄟ 就是只能玩d-sub bnc跟dvi不能玩不是嗎~

D-SUB跟DVI @@ 配件跟卡是天價 又沒幾片卡有
A:隨便找就有了,ATI VE(3500),ELSA MX400 511(3800)....去看看吧!光生富就有四張有做了.
http://www.senfu.com.tw/listmain.asp?class=顯示卡
不好意思 引用兩位先生文章囉~~^^
http://www.pcdvd.com.tw/forums/show...15&pagenumber=2
Gesctro先生的文章及 Edsel先生
那顆DVI接DVI的P260原來是用3Dlabs的高階顯示卡去頂的......
嗚呼,好像不是我們玩得起的東西,那還是算了。
至於ATI VE,我原本也是興趣濃厚,
不過看來VE果然還是便宜的消費性顯示卡,
Gesctro遇到的奇怪狀況,
錯不見得是PF77,搞不好是ATI的驅動程式......
感謝你,小弟拿P260+Radeon VE的野望可以正式忘記了






相信雙螢幕一個是主 一個是副 雖常聽BNC無鳥用 但我仍有希望~~^^
覺得用哪個畫質較優就用它當主.... 我是這樣想啦
A:請問你的希望是從那裡建立的.難道你可以自己研發嗎?還是只能靠那C開頭的NVIDA晶片做的顯示卡配BNC套件?

是大家都覺得BNC沒用 我說有希望 BNC能提昇畫質 哪天找到一條棒的BNC
提昇畫質 當主的.....
舊 2001-07-16, 10:46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fu2323離線中  
Gesctro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375
RADEON VE的DVI輸出品質不好,
我的經驗覺得純粹是驅動程式寫的不好,
我試過的幾個驅動程式後,
真正我有看到DVI輸出品質的只有7075這版的驅動程式
(7115對我而言等於類比,
7153對我而言等於類比且顏色部份讓我看了之後想把卡丟了)
P.S:差別絕對很明顯,明顯到你怎麼看都會覺得為什麼數位和類比差這麼多

只不過DVI輸出在7075版的驅動程式方面,
要數位品質,可..... 60HZ而已 -.-

晚點去拿張GF3來看看好了,看看會不會好一點...
(不過我覺得會一樣,MATROX的也拿來試好了)

以上的測試都在DVI對DVI的情形下,螢幕是PF77

--
對7153覺得我說的顏色部份,抱懷疑態度的人,
你們可以去下載 ZSNES 模擬器Windows最新版,
下載來後,主程式本身會有一個圖案,
你們可以比照 7115 和 7153 的情況,
我試過的情形是絕對色彩不同,
抑或 NeoRAGEx 這個模擬器的主程式,
下載來後,主程式一樣是一個彩色的圖案,
7115 和 7153 的顏色,我怎麼看都是不同的

再看不出來,你們可以直接當我是白爛,不用理我
舊 2001-07-17, 02:28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esctro離線中  
白河愁
Power Member
 
白河愁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地底世界拉奇雅斯
文章: 56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ING FENG
D-sub+DVI
只因DVI也可以透過轉接頭轉成D-SUB.
而BNC,如果只是從顯示卡透過D-SUB在轉到螢幕的BNC,畫質差異性不大.而可以直接輸出BNC的套件以經可以直接買可以直接輸出DVI的顯示卡了.且未來顯示卡會走向DVI的懷抱.


JING FENG兄:
你說的原因我很能了解....
可是最大的問題是D-SUB+DVI的螢幕以21吋來說,
目前只有一顆IBM的P260。
我沒看過P260的表現,或許不該太過悲觀......
但假設P260=G500的話,那麼可能不能讓我滿意吧。
G500的顏色真的是蠻差的。

afu2323兄:
Canopus的顯示卡,小弟的確曾考慮過...
可是實在是買不下去。
我想你大概不會為了少花點錢而去買canopus的MX加BNC子卡跟BNC線吧
既然要買canopus,至少也得買8800 or X20才行....
後來決定還是算了,我可以為一顆好螢幕花10~15萬元(日幣)
可是顯示卡要這個價格,我真的沒辦法說服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把你出賣靈魂所得到的力量全施展出來
我將粉碎你的一切,我會贏的!!
舊 2001-07-17, 09:04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白河愁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