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7
|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 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爭贏韓、越!中國提案通過 「農曆春節」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https://news.tvbs.com.tw/world/2708680 新華社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舉行會議通過中國提案,正式將農曆春節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使得中國共有44個項目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居全球之冠。 根據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當地時間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第19屆常會,將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提案,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的中文說明,在中國,「春節」標誌著新年的開始,以傳統曆法正月初一為歲首 春節前後,人們展開「一系列社會實踐」,辭舊迎新,祈福納祥,歡慶家庭團圓,促進社區和睦,這一慶祝過程俗稱「過年」。 說明提到,除參加公共慶典外,人們祭祀天地和祖先,並向長輩、親友及鄰里拜年,表達美好祝願。該遺產專案為中國民眾提供了「認同感和持續感」。 新華社報導則說,數千年來,春節不斷維繫和強化著「個人、家庭和國家的情感紐帶,對中華文明的綿延賡續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海外傳播範圍的日趨擴大,春節已成為「世界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中華文化符號」。 報導宣稱,「春節」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增進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搆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同樣也過農曆春節的韓國、越南,長久以來曾因各自主張春節源自本國,與中國引發爭議及民間激辯,尤以韓國為甚 韓國民間先前更曾主張,將「春節」的英文譯法從Chinese New Year(中國新年)改為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引發中國民間強烈不滿,雙方民眾更在網路上爆發激戰。(中央社)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7
|
表皮酥脆油亮!工序超繁瑣 廣東「光皮乳豬」納非物質文化遺產
https://youtu.be/nV-TYiamrx4 廣東燒臘,也是清宮滿漢全席菜色之一,雖說粵港婚宴喜慶必備佳餚,但其實燒臘店都有 烤乳豬在廣東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但最早在西周(約前1046年-前771年)時便已有食用燒豬 烤乳豬也是我從小上茶樓飲茶的回憶之一,不能說吃到吐但去飲茶一定都會點 特點還是大點一盤旁邊還有花生豆,配著類似甜麵醬,酥脆入口即化,也能雙拼 台灣多叫脆皮乳豬,外表作法和這次得非遺的光皮乳豬略有不同,一般烤豬皮會起泡 如果燒烤時用慢火,其間要在豬皮不斷上油和麥芽燒出的豬皮光滑,稱之為「光皮」 而用猛火烤,令豬皮成充滿氣泡的金黃色,即為下圖「麻皮」跟它很像是脆皮燒肉 不同的是烤乳豬主要吃它的皮,燒肉除了麻皮肉也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