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eeMichael
New Member
 
LeeMicha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22
文章: 2
比亞迪4∼6月銷量超過了本田和日産

比亞迪4∼6月銷量超過了本田和日産

2024/08/23PRINTEMAIL

比亞迪的純電動汽車(EV)「海豹」


在2024年4∼6月的世界新車銷售中,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超越了本田和日産汽車,躍居世界第7位。在低價純電動汽車(EV)的拉動下,還在逼近美國大型汽車企業「三巨頭」。規模與日美歐的大型汽車廠商相匹敵,開始打破行業排名。應對影響力急速增長的中國企業的對策已成為當務之急。



日本經濟新聞根據汽車廠商的發佈和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統計了全球銷量。受認證違規問題和純電動汽車需求減少等影響,排名第一的豐田集團(263萬輛)和排在第二位的德國福斯集團(224萬輛)等日美歐汽車製造商大部分銷量下滑。



排在比亞迪之前的日本車企只有豐田



比亞迪銷量為98萬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0%,增長率非常突出。在全球銷量的增量中,海外銷量增長約3倍,達到10.5萬輛,起到拉動作用。按季度計算首次超過全球銷量下降5%至92萬輛的本田。排在比亞迪之前的日本企業只有豐田。






比亞迪2023年4∼6月的銷量為70萬輛,僅排在世界第10位,但在1年內超過了排名靠前的本田、日産和鈴木。還在逼近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之一的福特(114萬輛),進一步打破行業排名的可能性很高。



從中國企業來看,中國大型企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位居第11位,奇瑞汽車排在第15位,存在感正在提高。中國企業擁有與日美歐汽車巨頭匹敵的銷售實力,已開始顛覆汽車製造商構築的供應鏈。



本田在中國轉變擴張路線



在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中國,比亞迪發動價格競爭,拉高了銷量,汽油車有優勢的日本車企陷入了困境。比亞迪6月份的新車銷量比上年同期增加35%,創出了單月的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本田在中國減少了40%,大幅下降。






在中國,日本車企從2000年代開始呼應中國政府的招商,一直主導生産和銷售。本田已決定在中國減産50萬輛,相當於産能的3成。日本企業不得不從擴張路線轉向縮小規模。



中國的影響已經開始向世界擴散。中國汽車出口量1∼6月達到279萬輛,比日本高出78萬輛。在日系車佔8成市佔率的泰國,除鈴木決定退出生産之外,本田也將把産能削減一半。



比亞迪已在泰國啟動海外第一家正式的整車工廠,並計劃在匈牙利和巴西建設工廠。另外,還在討論在墨西哥生産。如果在各國建立純電動汽車供應鏈,對其他汽車企業的打擊將更加明顯。




比亞迪將在可以避免額外關稅的土耳其新建工廠(圖由土耳其總統府提供)


歐洲對中國車徵收額外關稅



美歐擔心對本國産業造成影響,對中國企業提高警惕。美國已將對中國製造的EV的懲罰性關稅提高到100%。加拿大也在討論對中國EV徵收關稅。



歐盟(EU)從7月開始對中國EV實施了暫時性的額外關稅。8月20日公佈了最高36.3%的額外關稅的最終方案。今後將在進行投票等之後做出最終決定。



要阻止比亞迪的勢頭並不容易。比亞迪決定在可以避免歐盟額外關稅的土耳其新建工廠,在當地生産並向歐盟出口,借此應對歐盟關稅。



對於處於劣勢的日本企業來説,今後北美市場的重要性將會增加。中國EV在關稅高的北美市場幾乎沒有銷售業績。由於EV的需求減少,豐田和本田的混合動力車(HV)的人氣正在提高,能否彌補在中國等地的下滑成為焦點。



汽車廠商一直圍繞銷量展開競爭。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成本負擔就將隨之增大,無法開發具有盈利能力的新車。



本田、日産和三菱汽車3家已敲定了就EV展開合作的方針。為了生存,世界範圍內的重組有可能擴大。
     
      
舊 2024-08-23, 02:01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eMichael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