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6
					
				 | 
				
				淡水人, 你們覺得需要輕軌嗎?
		
	 我覺得不需要 淡水的公車系統很發達 市區班次相當密集 連偏遠山區都有設計路線 有了輕軌之後 道路反而變窄 但是車輛(公車 小客車...)根本不會減少 這不是另外一場災難? 還有 不知道老街是否真的要擺輕軌進去? 如果是這樣 裡面做生意的要進貨載東西根本進不去 而且老實說 老街大部分的房子根本不老 沒什麼好觀賞的  主要就是個賣東西的商圈而已 搞不好弄得生意也很難做... 看來看去似乎對建商炒案子比較有利而已  | |||||||
|  2015-08-12, 08:56 PM
			
			
	#1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5 
					文章: 406
					
				 |    其實我蠻期待輕軌蓋到三芝,可是這種效率........ | ||
|  2015-08-12, 08:59 PM
			
			
	#2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6
					
				 | 引用: 
 sorry ... 我忘了這輕軌跟三芝也有關係..  | |
|  2015-08-12, 09:03 PM
			
			
	#3 |   | 
|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 請詳細參考以下影片 ..... [YOUTUBE]c8yFL9QOXlM[/YOUTUBE] | 
|  2015-08-12, 09:44 PM
			
			
	#4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73
					
				 | 輕軌,就跟淡海大橋一樣,都只是謊言與領不到的支票 一個住淡水二十多年的人留  | 
|  2015-08-12, 09:47 PM
			
			
	#5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假面騎士大本營 
					文章: 1,598
					
				 | 超過半年1.5%左右的進度,平均算下來,大概我再30年退休之後就能期待淡水輕軌開通了... | 
|  2015-08-12, 09:48 PM
			
			
	#6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5 
					文章: 14
					
				 | 引用: 
 那還蠻好的 我還以為要等我慶祝百歲時呢?!!! 不過30年後,懸浮汽車已經應該問世了吧!! 此文章於 2015-08-12 09:52 PM 被 麵疙瘩 編輯. | |
|  2015-08-12, 09:50 PM
			
			
	#7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6
					
				 | 引用: 
 我這邊10年前還可以看到白鷺鷥經常飛來停留 這5年 建商蓋起超高大樓 就再也看不到白鷺鷥 整片原始林地被鏟個精光 當時整地砍樹 一車一車載出去時 心好痛  | |
|  2015-08-12, 10:17 PM
			
			
	#8 |   | 
|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 引用: 
 這是真話 ................. 淡海炒了20多年 20多年嬰兒都當兵回來了 但淡海就一付鬼樣子20多年 <= 以繁榮度來看 大概就沙淪海浴以東比較有人入住 其它建地大樓東一棟西一棟地稀疏 . 入住率也低 . 房價也跌 台灣炒作房產之域. 必是土地掠奪之地 開發 <= 不過是個對外話術罷了 我曾在淡海住2年 + 上個月走訪當地工地2次 | |
|  2015-08-12, 10:23 PM
			
			
	#9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348
					
				 | 引用: 
 想到一個老笑話...   一位台灣的議員到日本找一位高官交流.... 到了日本高官家,發現他家蓋得很豪華,就問那日本高官是怎麼 辦到的,日本高官走到窗前,指著一座橋:看到那座橋了嗎? 我只用了那座橋10%經費就辦到了.... 幾年後,輪日本高官到台灣拜訪那位議員...發現那位議員的家, 比他家還要豪華10倍以上於是問他是怎麼辦到的... 台灣議員走到窗前,指著遠方︰看到那座橋了嗎? 日本人說︰哪兒?根本就沒有橋啊? 台灣人︰那就對了.... | |
|  2015-08-12, 10:33 PM
			
			
	#10 |   |